小学科学课教(学)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384608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课教(学)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摆的研究【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准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重中轻镙帽各一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

2、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二、用摆做实验: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4、集体汇报。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5、小结。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

3、道的?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展推测。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白天和黑夜 3. 昼夜交替教学容分析 本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昼夜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主要教学容有:一、从同一地区白天和黑夜的现象入手引发学生思维。二、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昼夜的成因。三、推算昼夜区域和某地时间。四、列举历史上比拟著名的集中昼夜成因观点,进展人类探索昼夜成因的科学史教育。预期教学效果 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

4、转的结果。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难点:根据条件推算出某地的时间课 题 声音的强弱和上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声音有上下、强弱、悦耳和嘈杂的不同。2、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3、知道声音的上下与什么有关。4、使学生了解噪声危害身体安康,懂得要保护环境。重难点 能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有强弱上下之分,并了解声音的上下与什么有关。教学准备1、能反映出各种各样声音的挂图或录音、录像。 2、大鼓、哨子、竖笛、橡皮筋、二胡、盛有不同理水的烧杯。教学目

5、标:过程与方法: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个科学探究过程;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对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能够做实验、查资料等方法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教学流程:1、引入(1)(出示标题)看了标题,你能猜一猜这个单元我们要研究什么容吗?(2)听一听,周围有没有声音,都是些什么声音?2、准备阶段(1)利用周围的物体制造声音,把你制造声音的方法记录在活动记录上。(2)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3)置身于这样一个声音王国里,你想研究什么问题?3、假设阶段:根据平时的识和经历

6、,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假设。4、实验阶段(1)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汇报验证结论,通过再实验,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反思:说一说你的研究都经历了哪些过程?5、验证阶段(1)提问:我们能“看见声音吗?(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空气是会流动的吗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有依据地对空气具有流动性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实验进展验证,会记录。2、能借助烟雾观察空气的流动,并能描述。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流动的与流动的常见原因。2、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3、了解风的成因。4、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利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科学给人类带来好处。教学准备1证明空气的

7、流动:气球,塑料袋,纸,扇子,小风车,蜡烛,火柴。2热空气比冷空气轻:1大小一样的两个纸袋,支架,横杆,蜡烛,火柴。2有关孔明灯,热气球的多媒体课件。3寻找空气流动的路径:透明水槽,线香,火柴。教学过程1探究空气是否会流动1对“空气是否流动作出假设。2证明空气会流动的实验:让学生用气球,塑料袋等做实验,把重点放在热风车实验上。3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说明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常见原因;把手放在烛火周围不同位置有什么感受。2探究热空气上升的原因1出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讨论:两只纸袋有哪些一样的地方?点燃蜡烛后两只纸袋又有什么不同?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演示实验,分析结果,形成“热空气比同

8、体积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的结论,同时实验也证明冷空气会下降。3使用孔明灯,热气球的多媒体课件,同时提出“它们是什么,“是谁创造的,“利用了什么原理等问题,简介孔明灯,热气球创造或开展史。4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进一步认识冷空气会下降:观察翻开的冰箱,会看见什么现象?冰糕冒出的“白烟3.探究空气流动的路径1想像: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室和倒扣在桌面上的水槽里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空气看不见,怎样才能知道它流动的路径呢?2出示实验器材,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法。3分组实验,同时提出观察与记录要求。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9、: 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外表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场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历,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

10、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场,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

11、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教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场局部,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答复,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

12、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答复,假设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终究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2.1光和影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4、从不同

13、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过程与方法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展记录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的态度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窗帘的教室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形的小木块、铅笔、尺子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1)谁玩过影子的游戏?我们怎

14、样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亲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条件?3在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的根底上,学生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3、关于“光源的教学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2引导学生进展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4、影子的特点1)在刚刚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吗?2)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现自学科学书第25页,看看是否明白实验的方法、步骤、要求。3教师着重提示、演示第一个实验4分组实验,先在屏上画下影子,最后再画到课本上相应的地方5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5、回忆和总结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今天学了光的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规律?2再做一做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七、板书设计2.1光和影影子产生的条件:不仅需要、挡光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影子的特点: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关系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关系2.2下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