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4767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38190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4767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压强4767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压强4767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压强4767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476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476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仪器材料: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鸡蛋、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注射器、钩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5)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

2、欲;()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大气压强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实验: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纸片会掉下来。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教

3、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有的学生认为纸片会掉下来,有的认为不会,有的思考、犹豫,不知会有什么情况.学生观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实验: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实验:瓶吞蛋。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什么会牢牢地吸在气球上呢?学生讨论、回答:硬纸片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空气对塑料瓶有压力;鸡蛋被空气压了进去。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结构,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

4、压强,简称大气压。学生观看图片,听教师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学生回答:这些现象都是由大气压引起的;硬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瓶子被压扁,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用吸管吸汽水;墨水被吸到钢笔里。二、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学生回答: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很大,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学生纷纷猜测大气压强的大小,但是都不知道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

5、挂钩的吸盘或注射器下挂钩码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的压力,估测大气压的值。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实验,把两个吸盘对着挤压,尽量把里边的空气挤出来。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不容易拉开(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用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测出吸盘的面积,可以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教师: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但是我们怎样才可以确切地测定大气压的值呢?教师投影托里拆利实验并进行讲解。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了解实验的过程步骤,理解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原理和结论。学生利用0水银g进行计算,推出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引导学生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

6、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教师投影气压计学生讨论得出:因为p=,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无关.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银槽。教师:究竟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换用比杯子长的各种不同长度的试管(或容器)进行“覆杯实验(例如可以用矿泉水瓶、大饮料瓶等)。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发现大气压能支持很高的水柱。教师向学生讲解,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高达10以上.学生根据大气压强等于水柱产生的压强,即0=水g进行计算。三、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图,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学生观看图片,认真听讲.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提出问题:当大气压降低时,常伴有多云天气,这是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四、课堂小结(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2)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的大小.五、课后作业三维目标六、课外活动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