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379794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常州外国语学校 朱 惠审稿:常州市朝阳中学 吴国旺单元概述本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学会这种读书的方法,就会走进较高的阅读境界。本单元的课文可读性很强,多出于名家之手,风格不一。有幽默风趣的送行,有明快的语言中包含着悲情的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有厚重深沉的台阶,有以轻松笔调写白日梦的呼兰河传(节选)。详细读完会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在本单元中要做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研究

2、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对话,从而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热爱生活。单元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对疑难问题展开自主探究,从而获得对问题的基本认识。2、 能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蕴涵其中的思想。3、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间百态,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感悟真善美热爱生活。4、 掌握各种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单元课时安排 共12课时送行 2课时 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2课时 台阶 2课时呼兰河传(节选) 1课时 诵读

3、欣赏 1课时 “综合学习与探究” 4课时教学设想 本单元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应该反复诵读、切身感悟、大胆质疑。送行是一篇幽默的散文,蕴涵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故事,却传达了人们渴望真实情感的愿望。教学过程着眼于勒罗人物形象的分析,幽默语言的品位和铺垫手法的运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产生疑问并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将贯穿始终。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是篇书序,本文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出了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换位法,回到儿童时代。并联系实际,为社会呼唤童真。台阶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不

4、同,它通过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父亲”这个普通农民。他具有农民的朴实、淳朴、无私、敢于拼搏的精神。抓住全文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来理解整个文章,来理解父亲的形象。呼兰河传(节选)是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主要抓住文中的童真童趣、祖父的为人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能够了解萧红的生平及创作的背景,这样有助于更好的读懂这部小说;并且透过文本要能够进一步挖掘,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品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综合学习与探究是在学完本单元后,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做一个回顾和总结。进一步培养他们在读书中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诵读欣赏是冰心的往事,读后进一步体会冰心散文典雅隽永、自然流畅的风格。教学设计送

5、行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用意,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物。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3、了解幽默的不同形式、内涵,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教学重点: 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里,有没有特别让你难忘的送别场面,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生:(如果没有,老师可以自己讲一个)如: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年回来探亲几次。返程时,母亲抱着我到车站送行,母亲每次都表现得很坚强。只有最后一次,当父亲刚刚踏上火车时

6、,母亲背过脸,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我以为大人都不会哭,往车上看时,发现父亲眼里也盈满了泪水,顿时我也哽咽了,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那次送别所饱含的深厚情谊,一直让我铭刻,无法忘怀。从同学们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送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叮咛;豪迈的情怀,忧伤的眼神。一切是那样的令人感动、令人难忘。但所有的送别都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英国漫画家,作家比尔博姆的一篇幽默散文送行,去感受另一种送别的情调。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2、文章写了哪些人的送别,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划出描写他们在送行过程中的感受和表现 。(提示:可从送行目的、送行场面、送行效果等方面入手)(请同

7、学上黑板简要板书两次送别的不同。)(教师可事先搭好框架) 明确:送行违反人之常情却有良好效果有良好愿望却事与愿违局促不安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说多余的话 (真 情) 强作欢颜感人的表情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给予最好的忠告 (受 雇) 热切地说三、研讨交流1、假设你是这次送行中的被送行者,一般说来你会希望你是哪种被送行者?(思考、交流) 2、从大家的选择中不难看出,大多数人是希望幸福地被送行的,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 (启示一:能不能说明人是怕孤独的,不喜欢尴尬痛苦的,更多的是希望能与朋友哪怕是素不相识的人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不管是认识的或是不认识的人,都希望能获得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如

8、此,那才会有幸福快乐感。 -人是希望获得感情的交流和沟通的。 启示二:我和老朋友是有感情的,勒罗和美国小姐是没有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很痛苦尴尬,他们却令人羡慕,这说明什么? -交流和沟通是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形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可以很多启示,只要同学们能说,都应该认可。) 3、自然揭示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冷漠,人们的内心世界都十分孤独,都渴望沟通,渴望真正的情感。并且沟通与交流是需要技巧和形式的。三、结合生活,抒发感想看来交流沟通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感情的表达和抒发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和你的父母、老师、朋友交流和沟通感情的。 四、课后

9、学习再读课文,体会勒罗形象提出对这篇文章的疑惑之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勒罗却能动真情,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二、分析“勒罗”形象1、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明确: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象所感动。勒罗真诚而慈爱,充满感情,像那位美国小姐的父亲;勒罗极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像个银行家;勒罗是有教养的,他见到“我”之后的举止温文而雅

10、;勒罗是聪明的,他选择这样一个职业,他是敬业的,他出色而认真地完成每次送行;勒罗是有主见的,他并不认为送行是纯粹的演戏;勒罗也是精明的,他可以借助这方面的的技巧来赚钱。当然还有些细节值得注意,如他还记得在七八年前借过别人微不足道的“半克朗钱”,说明他是个诚实的人;“他翻了翻一本精美的记事本又说道”,让人感到他是一个认真的人。三、质疑解答古人说“疑为学之始”。说的是,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的独立学习的开始。同学通过阅读本文,产生了什么疑问,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向全班同学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讨论解决。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

11、纳,并有选择的进行回答。如:1、从主旨设疑:见课后练习四2、从文章结构设疑: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去掉?3、勒罗的泪到底是什么泪?惜别之泪?同情之泪?职业之泪?角色之泪?勒罗付出的感情到底是真实的吗?(这是理解文章的难点所在,同学可以各抒己见)等等。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试想: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

12、生活哲理五、拓展延伸职业送别这一行业在中国虽然还没产生,能不能举些类似的例子,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心态? 你觉得这种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课后学习:(1)课外收集些幽默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2)积累送别的诗句给我的孩子们(节录)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理解文中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得的悲伤之情。2 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重要方法。3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对孩子们的感情,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生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看到这个课

13、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什么?(由“谁”引入作者丰子恺的简介;由“什么”引入课文的学习)丰子恺简介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精通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二读文章,感悟“真”。1、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诵,可轻声跟读,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并划出你认为值得欣赏的词句。(播放课文配乐朗诵)师生互动,讨论,明确:文中写了孩子们这些天真可爱的趣事:瞻瞻: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

14、糕了,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抱泥人,喂泥人。模仿爸爸用小刀裁开了线装书阿宝:给凳子穿鞋子。软软:摆弄爸爸的羊毫笔。2文中除了写了很多表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趣事, 还抒发了失去童真的悲哀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1,811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学生有感情(悲哀之情)地读这几段文字。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作者关怀孩子们的心灵健康,赞扬孩子的率真自然,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往。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一生的黄金时代,童心,纯真,创造力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东西渐渐离我们远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抓住它,因为“童心不泯”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去品位、去追求。二、品佳句,欣赏“真”。本文中有许多句子内涵丰富,所表达的感情复杂,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一起赏析。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如: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