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37807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电大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李慧玲第一部分 教学目的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员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第二部分 课程背景分析一、课程特点课程与教学论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设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员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能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员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二、学生特点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

2、业的学生多为在职的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的学生不同于全日制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1、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指向来看:追求学以致用或现学现用,多从实效出发,希望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提高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直接的作用。愿意接受和学习直观性较强的知识,或由实际问题引出的理论性推导和结论,对抽象理论的知识存有畏难心态。希望所学内容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内容的编排便于自学。2、学习的目的来看: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已经从事的职业的综合素质,满足个人的学习愿望。通过学习,解决生产或工作中的问题,以此来体现自身价值。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个能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发挥潜能的过程,希望所学知识能迅速转化为实践中的能力。3、从学习

3、经验方面来看,大多数学习者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希望所学能与他们的经验联系起来;其丰富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和自我经验是学习的良好基础。其理论层面的系统性较差。经验层面有残缺、零散和不完全等特点。4、从学习心理特点来看,对知识与技能的兴趣比较稳定、单一和持久,而且与自身的社会角色有较密切的关系。有较完善的自我结构,自尊心较强,所以教学中应避免那些有可能伤害其自尊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目的明确,独立意识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毅力也较大,但由于学习方法欠妥以及种种事务的分心,学习中常会有受挫感,耐久性也较差。记忆力比较弱,但分析能力和理解比较强。有许多定型的经验、习惯和思维方法,从而影响其思维的广阔性,灵活

4、性和创造性。在学习中,常能理论联系实际,凸显知识的应用;善于从多种教学资源中学习,如他人经验,各种教学媒体,工作实践等。三、教学环境特点1、学习环境分析(1)设施设备学习者主要是在远程教育条件下独立学习,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家中都有电脑可以上网,同时,各地的学习中心都建有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可非常方便地到学习中心接受直播和进行远程学习。(2)师生的角色分析。由于学生长期以来早已习惯被动式的接受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多数学生表现为接收型,与之对应教师就应是传授型。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需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逐渐让学生具有发现型的特点,与之

5、对应教育应具有指导型的特点。(3)教学资源目前重庆电大为本课程配备的媒体资源有:(1)文字资料:课程与教学论(2003年第1版),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发行。(2)直播课堂直播课堂24讲,对本课程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由重庆电大文法学院责任教师李慧玲主讲的直播课)(3)网上教学辅导在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说明、教师介绍、各章主要教学内容辅导、导学练习答案、直播课堂与录象教材讲稿、作业题及作业讲评、自检自测等。2、支持环境分析在开放教育试点中,重庆电大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1) 资源支持。资源服

6、务包括物的支持和人的支持。在教学手段方面,重庆电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一网、四系统的教学平台(一网指重庆电大与分校共同构建的城域网,四系统指实时双向多媒体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资源整合应用系统、电子图书期刊管理系统),提供了电话答疑手段,开通了电子信箱。同时重庆电大对电视媒体也比较重视,通过教育电视台,将教学节目向学生广播。另外,重庆电大还为学生提供了自习教室、视听阅览室、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在教学资源方面,重庆电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录像和录音带以及大量的光盘,学生可以购买或借阅。同时学校还制作了部分课程的课件提供给学生。除了多媒体资源以外,学校图书馆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凭借书证

7、借阅各类书籍。为了便于学生获取资源,学校将大量的教学资源放在网上,学生可通过视频点播获取视听教学资源,也可通过浏览器查阅学校提供的图书信息或者阅读电子杂志。(2)教学组织支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重庆电大主要采取以个别化、学习小组活动的方式为主,其他教学组织形式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既保证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又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3)自主学习方法的支持重庆电大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对学生学习内容上困难的支持,尤其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上的支持。在新生入校之时,教学管理人员就会对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旨导,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教学的安排,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计划

8、,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上,学校从各高等院校中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进行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相互借鉴,共同促进。(4)信息综合支持在教学过程中,重庆电大通过教学管理人员将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考试信息、复习资料等相关的信息及时送到学生手里,为学生进行学习选择提供方便,从而改变过去学生事事到学校的情况。除此以外,学校还建立了电话查询系统、网上查询系统、触摸屏查询系统,为学生提供查询方便。第三部分 教学模式框架与说明一、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中,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面授教学中,教师偏重理论层面的

9、讲授,与实际教学联系不够;2、网络交流方面,学员更多的注重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的问题,讨论的问题缺乏理论思考。3、在确立教学策略时,更多地注重理论系统化讲解,而对成人生的学习特点考虑不够。根据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课程教学的各要素重新进行设计,形成了以“互动交流式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化课程教学模式。教师指导 诊断性评价课程的逻辑框架 系统化知识教学逐渐细化,进行具体知识的教学互动交流 形成性评价 电子邮件聊天室电话媒体BBS论坛 综合、结构化教学 案例教学、系统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学生自主学习疑 难 问 题 互动交流总结性评价学生小组协作学习二、教学模式说明1

10、、互动交流型教学模式(1)通过小组学习进行讨论学习,主要形式有讨论交流式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小组内学习者首先利用课程配备多媒体资源自学,通过BBS、E-mail或非在线的方式围绕主题讨论、交流,完成作业或实践性环节。(2)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开展教学辅导:将单一的面授辅导变为双向视频辅导、音像辅导、面授辅导、网上辅导、电话辅导等多种形式的辅导。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面授辅导变为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辅导。(3)采用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小组讨论等交互式手段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教学活动。2、学生自学辅导(1)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参照试点要求,从个人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学习方

11、式、学习媒体、学习时间和地点。(3)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个别化学习,参与小组学习和集中辅导。(4)积极参加网上讨论、电话答疑等交互式教学活动。(5)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6)填好个人学习日志,及时进行学习小结。第四部分 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的分解及目标分析章节课教学目标讲 授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了解: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 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界定其相互关系。1、课程与教学的概念2、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3、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基础了解: 影响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主要派别及其理论。理解: 哲学、心理

12、学、社会学对课程与教学论影响的主要因素,应用这些理论解释课程与教学论中出现的原理、问题与现象。影响课程、教学思想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及其相互关系。1、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2、课程与教学论的文化与社会学基础3、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第三章 课程设计了解: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运用基本理论指导现有的课程设计。理解:常见的几种课程设计取向,分析其优缺点。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有代表性的课程设计模式的理念和运作;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1、课程设计概述2、课程设计取向3、课程设计模式4、我国课程设计的回顾与展望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与类型。理解:设计课程与教

13、学目标的意义。课程与教学目标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方法。1、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2、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3、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4、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5、我国基础教育性课程目标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意义。理解: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和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和方式。并运用与实际教学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选择和其他课程资源选择和应用。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意义2、课程与内容的选择3、教师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调适第六章 课程组织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构变化。理解:课程组织的基本原理;课程组织的要素和原则、课程类型及适用性;课

14、程结构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特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1、课程组织概述2、课程类型3、课程结构4、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分析第七章 课程实施了解: 课程实施的不同层面、水平和不同策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初步成效和问题。理解:课程实施及其研究取向;有效课程实施的几个因素。运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指导当前的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及其影响因素2、课程实施的层面与水平3、课程实施策略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分析第八章 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了解:课程管理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理解:课程管理的特点及趋势;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课程管理的三种模式及优缺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开发策略。1、课程管理概述2、课程管理模式3、校本课程开发第九章 教学过程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与功能、教学教程的基本要素与动力。一般掌握:国内外常见的关于教学过程的划分和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阶段的划分,并能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说出各种教学阶段划分的优缺点。重点掌握: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并恰当运用于教学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