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3758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堀力残疾儿童的身心特征及教育需要概念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明显掉队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在社会行为的适应方面也有明显障碍的儿童。二形成原因在智力发育期(18 岁之前),由于各类有害因素致使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展成熟后,由于各类有害因素致使的智力损害。三评估诊断鉴定智力残疾儿童有三方面的标准:(一)智力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是指在标准化考试中得出的智商值在负两个标准 差以下,因利用的智力量表不同,以数字表示的智商值会有转变,一般在70或 75以下。(二)适应行为的不足,可用标准化适应行为量表进行评估。( 三 ) 以 上 两 个 方 面 都 发 生 在 发 育 期 , 通 常

2、发 生 在 18 岁 以 前 。 注意事项:必需通过县级以上医院等权威部门用标准的智力考试量表,经多次测量后才能下 结论。在做检查辨别时,还要注意听取家长及所在学校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反映,以便更确切 的做出辨别。辨别与评估的内容一般包括:智力诊断,适应行为评定,教育辨别与评估,医学诊断辨别与评估常常利用的方式:考试法,观察法,访谈法。我国智力残疾的分级级别分级标准发展商(DQ)0-6岁智商(IQ)7岁以 上适应性 行为(AB)WHO-DAS分值一级25116二级26-3920-34重度106-115分三级40-5435-49中度96-105 分四级55-7550-69轻度52-95 分(一)身心

3、特征 在体重和身高方面,没有明显不同,由于绝大多数中,重度的智力残疾儿童都有某 些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或损害,这种儿童一般在身高,体重,外貌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特征, 在动作协调性,步态和精细运动技术等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过于肥胖或瘦小,身体 明显瘦长,小头,五官不端正,走路不稳,有的还伴有肢残。也可以这么说,随着智力残疾 程度的加深,生理上的缺点也越明显,越严重。(二)认知特征1. 感知觉特征 智力残疾儿童感觉的绝对阈限高于普通儿童,绝对感受性则低于普通儿童。 智力残疾儿童的感知迟缓缓和慢,感知范围狭小,感知的信息量少。 智力残疾儿童的知觉恒常性比普通儿童差。2. 记忆特征 识记速度缓慢,维

4、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由于记忆组织能力差,智力残疾儿童不擅长采用分类等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记忆效果远远不如正常儿童。3. 思维特征 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思维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一方面表此刻不擅长思考问题,难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对自 己的行为和想法很少主动找犯错误并加以更正,另一方面表此刻易受暗示,缺乏主见。4. 语言发展的特征 智力残疾儿童的大脑发育受到损害,从而给给他们的语言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据统计,智力残疾儿童中具有语言缺点的在70%左右,一般来讲,智力残疾程度越严重 语言发展水平也越低。语言发展缓

5、慢,辞汇量少。 由于短时记忆能力差和思维的不灵活,智力残疾儿童对稍长的句子听起来有困难,也不 会说成份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一般只能说较为简单的陈述句。(三)个性特征 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容易接受暗示,脾气固执,情绪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 高级情感发展迟缓。五教育需要智力残疾儿童进入普通班就读,由于他们与普通儿童在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等方面存 在着必然的不同,为了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的踊跃性与学习效果,在教育教 学中必需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要。1.希望取得尊重,享受民族平等的教育 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所有的儿童,不排斥任何人,踊跃地增进所有儿童的学习和参与。有 责任为其身份保密,知足他

6、们的特殊需要,为他们的学习和参与提供均等的教育机缘,让他 们享受民主平等的教育。2.需要调整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在学习上必需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上采用适合智力 残疾儿童接受特点的做法。六教育训练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训练(同时调动家长的踊跃性)智力训练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必然的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式,培育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识记字形,如何理解数量关系等。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教会生字词的基础上,让智力残疾儿童读懂一般课文的大体内容即可,慢慢提高要求; 作文训练可先多安排些造句练习,看图写话练习,并联系生活需要,设计情景,引导他们写

7、具体的事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并增强常常利用应用文的写作练习,以适应未来走上社会的 需要。劳技训练 从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动身,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制定训练要求和计划,使智力残 疾儿童能从劳技训练中真正取得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劳动技术的训练。可以是常规的劳技训 练,也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训练。感知-肌能训练 指通过其肌体的活动增加其肌肉的活动能力,从而增进大脑皮层的活动能力,控制能力 和协调能力的发展。内容主要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语言训练,触摸觉训练,估量训练,大肌肉群活动 训练,小肌肉群活动训练,情感认知训练。计算训练 教学时,可以把最大体的知识教给他们,然后适当增加一些难度相当的练习,帮忙他们 温习巩固,布置作业时,专门为智力残疾儿童设计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