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37427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控制测量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工程概况1 1 工程概况11 2 主要工程数量12 编制依据13 适用范围 2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25 平面控制测量35 1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35 2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46 高程控制测量56 1 技术设计66 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663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764普通水准测量实施765精密水准测量实施77 测量资料管理及上报88质量保证措施89 总结9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土建工程DK357+463 线路长 14.283 公里。包括五城隧道隧道(进口段)、东溪中桥、桃源中桥、龙尾大桥。1.2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1

2、)隧道工程本段包括四座隧道,分别五城隧道道 4479 延米、金山顶隧道(进口段)(含明洞), W 级围岩 1285 延米,川级围岩( 2 )桥梁工程本段含桥三座,分别为东溪中桥2 (1-24+3-32+1-(32+48+32 )施工控制测量方案HFMG- 标段一工区施工范围 : DK343+180-出口段 ) 、方思山隧道、桃源隧道、金山顶3093 延米、方思山隧道2802 延 米、桃源隧( 出口段 )2756 延米,合计13131 延米。 其中 V 级围岩 928 延米8308 延米, U 级围岩 2525 延米。2 ( 2-24 ) m 桃源中桥 2 (2-32 ) m 、m 连续梁 +1

3、-32+3-24m) 。合计 448 延米。2. 编制依据1.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 铁四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量报告;3 铁四院新建铁路合4 ?铁四院新建铁路合肥至福州铁路精密控制网测M平面和高程成果;5 .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桩表、水准基点表以及现场踏勘资料;测M的经验以及6 .各工程公司长期从事隧道、桥梁、路基施工中所积累的控制测M和施工测M设备情况(仪器精度、性能状况)。3 .适用范围适用于合福铁路闽赣I标第一项目部标段施工控制测4 .测量人员的组成及仪器设备主要测M人员配置序号姓名性别职务备注1李永杰男测量

4、队长技术总负责2石超男测量副队长外业总负责3王辉男测量员外业观测4周驰阳男测量员外业观测5赵永峰男测量员外业观测6吕炜男测量员外业观测7李堂男测量员外业观测8姚成龙男测量员外业观测测M设备如下表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型号仪器精度数量(台)备注1GPS接收机Leica12005mm+1ppm4已检定2电子水准仪Leica0.3mm/KM1已检定全站仪Tca1201+1+1ppm已检定5 .平面控制测量5.1 洞外平面控制测M平面控制是在中国中铁第四勘测设计院交付的CPI级控制点的基础上,由中铁十一局四公司精测队对管段内控制网进行加密。加密控制点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一致。平面控制网按C级

5、GPS控制的精度要求进行加密。每个洞口至少保定期对洞口控制点进行M测。证有三个GPS加密点,且两两通视。对于长大隧道按照规范5.1.1. 洞外加密控制点的布设1) .图形结构好,边长在200400 米之间。2) .选择制高点,山尖上或高建筑物上,视野开阔,便于加密。3) .控制点离线路50300米之间,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4) .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在1.3m以上。的要求。5) .充分利用测区内原有控制点,以提高测M精度。6) .控制点埋设深度及规格符合客运专线无硝轨道铁路工程测M暂行规定5.1.2. 加密点埋设标24563。注:1盖;2 一 士面;3 一石专;4 素士

6、; 5 冻士线;6贫混凝士(单位:cm5.1.3. 测M工艺流程图技术设踏勘、选点、建标、埋石仪器设备检校外业观测(测角、测距、水准、 GPS)观测原始记录检数据预处理、平差计算榨理成果资料检杳脸1攵上报了H批5.2 隧道平面控制测M5.2.1. 平面控制测设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线路正确的走向,保证贯通误差不超限。1)、洞口投点测设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 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 仪、精密水准 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 20mn 螺纹钢(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 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 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

7、点位布置完毕 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0 口 5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 2 个 BM 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九个测回中误差w 2.5 , 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 在允许值内取均值, 导线全长闭合差 = 1/100000 。2 )、洞内导线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 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 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 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 ( 一般按每 250500 米布设一组导线点 ) 。

8、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 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 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 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 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洞内导线平差, 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6 . 高程控制测量6.1 技术设计根据测量任务和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结合测区实际情况在地形图上拟定出合理的水准网和水准路线布设方案6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水准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在设计院移交的高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高程控制网统一采

9、用国家1985基准高程系统。水准点沿线路两侧布设,点间距不大于300米,以能满足施工要求为准,布设在距线路100米范围内又不受施工干 扰的地方,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测M的要求进 行施测。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士质坚硬、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分布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隔100? 15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 点。洞内高程采

10、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6.3 水准仪和水准尺检校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M规范要求的检校项目和方法,在测前、测后对水准仪和水准标尺进行检校。普通水准测M采用 DS3型水准仪,精密水准测M采 用保卡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施 测。为满足本项目测M工作,本标段投入了电子水准仪及水准尺1套。参加本项 目作业的所有仪器设备均按有关规范进行了必要的检定或检验,并且在有效期内 使用。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检验:一是送交计M授权检定单位检定,二是测M作业 单位日常检验;仪器检定证书附后。作业人员对仪器设备检验的项目见下表。仪器设备检验情况表仪器名称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检验结果水准仪外观检视测前满足规范要求水准器

11、的检查每天i角的检校开测后每天开测前水准尺外观检视测前水准器的检查每天1置镜能进行宜接放64普通水准测M实施线下工程施工方样时可采用五等水准测M的要求进行,施工放样时若一次样,则采用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放样, 否则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先将水准点引至施工放样处,以一次置镜能观测为准,然后进行放样。施 工放样时必须执行测量双检制,确认测量结果无误后方可用于施工。6.5 精密水准测量实施针对无碴轨道施工及施工沉降观测的要求,建立二等精密水准控制及沉降观测网。控制网密度按设计要求建立。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设计要求在桥涵的相关 部位埋设,观测频率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确保观测成果真实、可靠。无碴 轨道安

12、装时高程测量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限差进行控制。水准路线应尽量沿坡度平缓、土质坚硬、车量较少的交通道路施测。选择标尺分划成像清晰、稳定和气温变化小的时间观测;观测前二十分钟将仪器置于露 天阴凉处,晴天观测要打伞,迁站时罩上仪器罩;视线长度、视线高不能超限。 每站的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 米,视距满足规范要求。安置脚架应使两脚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右两侧,观测员绕第三脚于半米外走 动。一测段水准路线上 (两个水准点之间 ) 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往、返测的前、后标尺必须交换。各测段应沿同一路线、用同类仪器与尺承进行往返测。一测段 的往测和返测,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不同时间段完成。高程控

13、制测量按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要求 , 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和3米轴瓦条形码水准尺进行二等水准测自动观 测记录,观测时,视线长度小于或等于 50 米,前后视距差小于或等于1.5 米, 前后视距累积差小于或等于 3 米,下丝视线高度大于或等于 0.55 米,上丝小于或等于 2.8 米;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小于或等于 0.3 毫米,两次所测高差之差小 于或等于 0.5 毫米,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小于或等于 1 毫米,观测时,往返测: 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晴天时应 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应使水准尺上的气泡居中,水准尺垂直。高程平差采用Leica Geo office导线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二等水准测M精度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h/b (mm)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 M W(mm)限差(mm)检测已测段高 差之差(mm)测段、路线往返测不符值(mm)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mm)左右路线图差 不符值 (mm)二等水准 1.0 2.0 6 L4勺L L一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水准测M的主要技术标准表等级每千米高差 全中误差 (mm )路线长度(km)水准仪等 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或闭合差(mm )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2 400DS1锢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