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37314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十 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十课外古诗词诵读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句子,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2)分析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2.阅读龟虽寿,回答问题。龟虽寿东汉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

2、的诗作。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运用了诗歌中常见的起兴手法。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D.龟虽寿和观沧海从整体来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赠从弟(其二)东汉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4.阅读梁甫行,完成题目

3、。梁甫行三国 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的主旨是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浣溪沙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意象,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采桑子宋 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

4、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相见欢宋 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词的下片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如梦令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

5、滩鸥鹭”的画面。(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长寿山居元夕金 元好问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注 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如梦令清 龚自珍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注 浓絮:柳絮。黦(yu):色败坏;污迹。(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3分)(2)词中“春住

6、!春住!”从句子语气而言,是一个祈使句。你认为应读出什么情感?(2分)教师详解详析1.(1)“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女子的衣襟和衣袖,一个“盈”字,暗示女子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女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2)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2.(1)解析 BA项,“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C项,“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

7、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项,“都直抒胸臆”错,观沧海是“借景抒情”;“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表现了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示例二:运用比兴的手法,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1)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 “一何盛”突出了风之大,“一何劲”突出了松的雄健挺拔。(2)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和诗人的情怀。诗歌的内容是

8、吟松柏,但写作目的是赠堂弟,借赞松柏的精神达到劝勉堂弟的目的,很自然会想到象征手法。诗人是劝勉堂弟要做松柏一样的人。 象征手法。诗人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品质。4.(1)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房屋里自在地行走。这些环境描写真实地表现了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芜,突出了百姓生活的悲惨与凄楚。(2)本诗通过全方位描写海边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海边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5.(1)夕阳落花归燕(2)我们无法阻止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的消逝,但在该事物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

9、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地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6.(1)上片第一句统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上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一幅西湖清丽、恬静、淡雅的春天的图景。(2)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7.(1)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8.(1)暮色

10、中小船误入荷塘深处,词人不觉加快速度,想赶紧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醒了鸥鹭,鸥鹭纷纷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2)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9.(1)解析 题目要求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作答时,应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景物“灯火”“荒村”“黄叶”“山”“雪”“门”等,抓住修饰语“微茫”“荒”“漫”等,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所渲染的氛围“孤”;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山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2)表达了诗人在母亲去世后对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10.(1)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的意思是春光无情,不顾人们的挽留和叹息,抛下满天柳絮,径自离去。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词人的惜春之情。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光不顾人们挽留,抛下满天柳絮,匆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2)解析 此题考查词人的思想感情。“春住!春住!”是呼唤春天驻足,运用了反复,表现了词人惜春的情感。 应读出祈求春光不要离去的眷恋、挽留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