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3728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守恒定律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种类;物质的分子个数;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 B C D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

2、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2=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是( )A镁的质量2克, 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B镁的质量3克, 氧气

3、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C镁的质量1克, 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D镁的质量4克, 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克 D 120克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反

4、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 )A54.8克 B52克 C18克 D2.8克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克 B9.5克 C8克 D4克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现使10克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C?( )A12克 B13.3克 C16克 D18克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难以判断14根据

5、质量守恒定律,W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5在化学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 B CNO D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A B C D17煤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煤的质量 B大于煤的质量 C等于煤的质量 D无法判断1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 )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9向试管中加入a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b克,再往试管中加c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

6、剩余固体d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d)克 B(acbd)克 C(ad)克 D(bd)克二、填空题1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元素,还可能含有_元素。2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三、实验题1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2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

7、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_。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_。四、创新题1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g,燃烧后的质量为bg,生成的为cg,水蒸气为dg,则产物共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g。2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_。(偏左,偏右,不动)3本节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密封后称出质量,然后稍加热点燃白磷,冷却后重新称量。当瓶子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瓶塞,会感到比平时费力,这是什么原因?4将25

8、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克 B20克 C11克 D9克5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6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氯仿可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同时生成_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_共_种元素组成。7夜晚在荒郊的坟地里行走,有时会发现草丛

9、里浅绿色或浅蓝色的火,人们常说遇到了“鬼火”,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答案:一、1D 2C 3C 4C 5C 6C 7B 8B9答案:B 点拨:A中剩余的煤渣质量与生成气态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煤减少的质量与耗掉氧气的质量之和,C中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中讲仅用一个实验,便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这个定律是通过无数实验而发现的。10答案: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知:3420.8522.8(克)。11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10、 12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6克A恰好与x克B反应,则有,克;所以此化学反应中A、B、C、D的质量比为6:5:8:3,若足量A与10克B充分反应,根据以上质量比,可得出参加反应的A为12克,生成的C应为16克,D应为6克。13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要消耗一定质量的氧气,而它们的生成物只是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多出的是消耗的氧气质量。14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没有变化, 15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原子的个数均不改变,则

11、X的化学式为NO。16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A中物质的种类是错误的,因为化学反应都有生成物,改变了物质的种类,所以不选。C漏掉又多选了 所以不选 D答案中多选了,分子的数目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只有B答案正确。17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煤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生成煤灰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18答案:B 点拨:镁在反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的质量,镁必须在反应前有其它物质参加反应,才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9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后的:第一次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12、ab)克;第二次氯酸钾全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cd,两次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d 所以选B。二、1答案:碳,氧 点拨:产物只有,可知某物质中含有碳元素,而氧元素可能是该物质本身含有的元素,也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提供的。2答案:碳、氢;氧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些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因为化合物燃烧后生成了和,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化合物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三、1答案:由于金属在锻烧时会结合空气里的氧气,波义耳在煅烧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

13、,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根据在密闭容器中做磷燃烧的实验,我们就会知道波义耳操作失误的原因是金属燃烧后不应该打开容器,使空气进入。本题是一种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题目。一个小小的实验失误导致一位著名学者未能发现化学学科中的如此重要的定律,这是本题的教育意义所在。2隔热、防止白磷燃烧炸裂锥形瓶底部;防止热的锥形瓶烫坏托盘,使称量不准。四、1答案:; 点拨:蜡烛燃烧前为ag,燃烧后为bg,这说明有(ab)g的蜡烛参加了反应,同时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的和即为产物共(c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和质量和相等。因此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2答案:偏右 点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与水不反应。因此当加入锌粒后,盛稀硫酸的烧杯中会产生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