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37149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解读六年级下册知识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文言文两则1、作者: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2、重点问题: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

2、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翻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4、中心思想:学弈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5、背诵并默写文言文两则匆匆1、作者:朱自清。2、重点问题:理解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时间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对时间飞逝十分无奈的愁绪。桃花心木1、作者:林清玄。2、中心思想: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

3、“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3、重要问题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答:“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生活中的“不确定”,比如生病、父母下岗、遇到自然灾难等。(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1、作者:老舍先生2、中心思想: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3、写作方法: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4、文章重点介绍了四天:腊八、除夕、初

4、一、十五5、文学常识:中国传统节日时间排列顺序初一(也叫春节,农历1月1)、十五(农历1月15)、端午节(农历5月5)、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农历7月7)、中秋节(农历8月15)、重阳节(农历9月9)、腊八(农历12月8)、除夕(农历12月30)(三)第三单元重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1、作者:李星华(李大钊女儿)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3、重点句子的理解: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答:

5、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4、人物评价:李大钊是一个(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 为人民服务1、资料袋

6、: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翻译:固:本来。或:有的人。于:比。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3、人物评价:张思德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4、背诵课文第二段(四)第四单元重点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1、作者: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作品还有:丑小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2、文章情节: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和奶奶一起飞走了),最后(在大年夜

7、冻死街头)。3、重点问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各指什么?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了。4、中心思想: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凡卡1、作者:俄国作家契诃夫2、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

8、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3、主要情节: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一是爷爷守夜的情景,一是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最后以梦结束。(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跨越百年的 美丽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跨越百年的美丽 1、作者:梁衡 2、标题含义: “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 美丽容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 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 人格。

9、 3、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 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 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 格。 4、重点问题: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 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 11 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答: “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 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 著的追求” , “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 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 “人生意 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 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 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5、人物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定执 著、有献身精神、淡泊名利)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作者:叶永烈 2、标题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 并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 中发现真理。 12 3、主要情节: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 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 复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 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第二个事例是英国著 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 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 发明了酸碱试纸。第三个事例是一位奥地 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 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 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