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371350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微课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罗田县思源学校: 罗 清一、教学内容: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地形部位。二、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四、教学重点、难点: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五、教学用具: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二)授课: 教师

2、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一、教师自评: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二、学生反馈: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三、同行点评:1、备课充分,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目标清晰、科学性强,教学重、难点突出。2、运用自制模型并结合小黑板,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