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370166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塞翁失马》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塞翁失马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中文汉语言文学(1)班梁月蓝090101117【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与成语,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寓言故事大意理解寓言的寓意。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寓言大意,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反复诵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能够复述和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寓言,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2、多角度理解

2、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课型】教读课【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抢答有关“马”字的成语:展示课件,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2、导入新课:教学用语: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都是有关“马”字的成语,有关“马”的知识可真不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马”字的寓言塞翁失马(板书)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请学生回答)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3、。二、寓言简介本文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被告谋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知识拓展:记录古代寓言故事的古籍1、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2、庄子想像力很强

4、,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游刃有余、对牛弹琴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班初读教学用语: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同学们作过预习,现在,老师检查一下朗读的情况。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2、下列加点字的音,你能读准吗?塞(s)翁失马 塞此何遽(j)不为福乎其父(f)曰 其马将(jing)胡骏马而归 将其子好(ho)骑 好此独以跛(b)之故 堕(du)而折(sh)其髀(b) 折3、学生再读方法:屏幕上投出抽掉标点的故事原文,请同学们朗读。

5、让学生用心记住课文的停顿,学会文言文句读,感悟文言虚词作为停顿标志,揣摩句意。师生共同评点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及,深不可测也。 4、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文言实词 结合课后练习题讲解马无故亡( )而入胡 人皆吊( )之 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 居( )数月 此何遽( )不为福乎 其子好( )骑 死者十九( )5、全班再次齐读寓言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在

6、疏通字词的基础上,串讲一遍课文,同时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这则寓言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出来失马得马折髀相保(2)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在塞翁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2、复述故事:采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对照图片进行复述(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故事情节,为下面研读课文作准备。(1)展示课件 请男生对照“失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2)展示课件 请女生对照“得马”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3)展示课件 请男生对照“折髀”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4)展示课件 请女生对照“相保” 的图片进行复述课文;(板书)(5)展示

7、视频塞翁失马五、发散思维提问题,探寓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来探究寓言的寓意。教学用语: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在“其父”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祸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转化的?1 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展示课件: “马无故亡而入胡”是 ( ) ,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 )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 )又转化为( );最后,塞上丁壮再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 )再次转化为( )。如此循环往复,互相转化。(板书) 父子相保福子堕折髀马

8、亡入胡福祸祸四件事 福将胡马入祸2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展示课件: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不是。塞翁的高明之处是不悲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换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吗?展示课件: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

9、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4合作研讨,全班交流。展示课件:1、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展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师: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简要板书,见上)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黑体字板书) (如有学生提

10、出诸如此类的质疑,老师要大加表扬,因为此时正是学生迸发创造火花的时候,要备加爱护,给予肯定。)六联系生活、运用哲理展示课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处之泰然,遇事不惊.2、走向生活,说说你所知道的类似“塞翁失马”的故

11、事邰丽华的故事邰丽华是位聋哑姑娘,她靠不懈的拼搏和奋斗,逐渐成长为中国舞坛上的一名新秀,她勤奋敬业、勇于攀登、从不言弃的拼搏精神,见证了残疾人敢于超越常人的奋斗轨迹。她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千手观音”的舞姿至今还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若水的“孔雀仙子”、“观音姐姐”仍在孜孜以求地跳着人生这出大舞。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

12、“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她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让人敬佩!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3、积累成语(1)否极泰来: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出自中国典籍周易否和周易泰。近义词:苦尽甘来。(2)福

13、祸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义是福祸相依蕴涵着生活的辩证法。说明祸和福都是相对的。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物就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福祸相依的思想和居安思危、物极必反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 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4、拓展与延伸请你诊断: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七、三国人物与马相逢刘备:曹操:关羽:张飞:吕布:八、作业1、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签名。2、收集类似相关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