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套种技术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368820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苗木套种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木套种技术要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苗圃套种学问多(组图)编者按: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套种,可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利用光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是保证苗圃增产增效、持续发展的好 办法。本期将重点介绍苗圃套种的经验,希望对生产者有所帮助。虽然实际生产中很多苗圃选择了套种的方式,但效果和收益却有很大差异,究其原因, 除了套种植物需要合理选择外,更需要生产者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判断。马淑玲是河北林学院林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分配到河北滦南县林业局,承包该局的 苗圃有五六年了。作为科班出身的苗圃经营者,她对各类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是比较了解 的,因而在种植布局时能够取长补短,让乔、灌、地被的搭配

2、尽量科学,充分利用土地、阳 光、水分、养分,从而使每种植物都能茁壮成长。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她摸索总结出一种北 方苗圃高产高效的套种模式。“落叶乔木与常绿花灌木及宿根地被套种,可兼顾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这种模式是黄 河以北苗圃应用比较普遍的模式,落叶乔木是北方绿化主体植物,也是很多苗圃的主打产 品。”马淑玲介绍,这种模式的经营周期通常要5至10年,上层栽植落叶乔木,株行距至 少3米X2米,以培育干茎和良好的树冠为目的。前期可套种常绿花灌木,应适当密植,如 作为球形培养,株行距可定为1米X1米;如作为色块类,株行距宜设为20厘米X30厘米。 此阶段上层落乔还未长满,可保证下层苗木有充足光照,尤其是

3、11月至翌年4月落乔进入 休眠期,可为下层苗木补光提供机会。至于5至10月树叶阴蔽期,可为新定植的色块小苗 适当遮阳,提高成活率。在上层落叶乔木树冠充分发育之后,可套种宿根、地被植物,株行距以20厘米X20厘 米为宜。如此搭配,不仅实现了光的充分利用,在土壤空间利用上也很科学,落叶乔木树大 根深,主根分布在土壤深层,而常绿花灌木和宿根地被苗小根浅,根系分布在10至30厘米 深的表土层,下层苗木起挖出售的同时,会对苗圃地翻耕,有利于落叶乔木产生新根,提高 其移植成活率。沿用这套模式做到高产比较容易,不过经济效益如何还得看树种的选择。马淑玲的经验 是落叶乔木选择银杏、法桐、国槐、元宝枫、玉兰等树种

4、,其经营时间长、经济价值高、苗 越大越值钱;常绿花灌木选择大小叶黄杨、法国冬青、金叶女贞、龙柏等,其经营时间短、 规格小、种植1至2年即可上市销售;地被植物选择麦冬、玉簪、萱草、莺尾等,都属于市 场需求大的宿根植物。北京环美绿源公司也是采用这种套种模式,所不同的是由于其经营者王光明一直活跃在 市场一线,在品种选择上更接近市场需求。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边学问大了,要凭对市 场的感觉来决定。”同样是套种宿根地被,王光明对种、品种的选择很讲究。比如,玉簪类他选择了 金边、 法兰西、大白花等品种,萱草类他种的是金光大道、鸿运、金娃娃等, 这些都是设计师认可、工程用量大、市场俏销、周转相对快的品种。由

5、于市场好,每年的销 量非常可观,资金回转快,对培养上层的长线产品形成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苗圃经营者可 从容应对市场,安心地多养几年市场上紧缺的上层落乔,实现苗圃的可持续经营。在普遍采用容器栽培的华南地区,用套种模式生产容器苗已成常规。在广东中科琪琳绿 化公司的苗圃内,项目经理黄家平告诉记者,他们通常采用的是常绿乔木+常绿花灌木(前 期)+地被植物(后期)的套种模式。常绿乔木有棕榈类、广玉兰、凤凰木、细叶榄仁、大叶女贞、香樟等,其经营时间长,干茎越粗越值钱;常绿花灌木有紫金牛、假连翘、栀子、 龙船花、茉莉、木芙蓉等,其经营时间相对短些,规格不大,种植一两年可出圃;地被植物 有黑龙、花叶良姜、满天

6、星等,无论是上层乔木还是下层灌木,基本采用容器栽培。黄家平解释,华南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带,植物生长快,苗木生长周转短,植物种类丰 富多样,套种的植物随市场变化调整快,这几年比较受青睐的是乡土植物。在河南龙源世纪花木园,经营者孙妙夫选择的是樱花、红枫、红叶石楠套种模式:以喜 阳的大规格樱花苗为主,种植密度是每亩60棵,樱花苗下面套种60棵比樱花高度低、耐阴 的红枫苗,樱花和红枫中间再套种120棵红叶石楠,一亩地种240棵苗木。在植物选择上看 中的是市场较热的彩叶植物,在空间搭配上考虑了植物的水肥、光照要求,这是做了多年苗 木经纪人的孙妙夫提出的“使苗圃效益达到最大化”的生产实践。胸径6厘米银杏+

7、玉簪银杏(株距3米行距5米),玉簪(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银杏胸径约6厘米,树冠已充分发育,苗圃地下层光照不足,已不适宜花灌木的生长, 同时还需保证银杏生长所需的通风透气环境,此阶段耐阴的宿根植物玉簪是很好的选择。效益分析 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大水大肥的管理措施,利于银杏快速生长。按此模式, 每亩栽植银杏约40株,年生长量可达2厘米。按目前银杏市值,胸径6厘米的银杏仅40 元,而16厘米的则要4000元。5年经营期银杏可增值约15万元。期间玉簪可每年出圃销 售,按每亩每年增加4万个芽计算,金边玉簪目前市价每芽0.7元,年收益2.8万元。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是北方地区经典的套种组合。夕阳红

8、红花械+密实卫矛夕阳红(株距2米行距5米),密实卫矛(株距20厘米行距2.5米)夕阳红和密实卫矛是上海“春景秋色”行动中从国外引进的秋色叶树种。夕阳红 秋季叶片橙红色,色彩亮丽。密实卫矛又名“火焰木”,株型矮密,枝叶繁茂,秋叶亮红色。效益分析以市场反响颇好的两个色叶树种组合栽培,无形中增加了苗圃产品的价值, 是彩叶树种专类苗圃的大手笔。由于这些品种的种植配置要求阳光充足,所以在株行距的设 置上有些讲究,行距拉大,株距紧密,以保证上下层植物均有充足的光线。如此搭配种植, 一年生的乔木小苗能长到2.6米高,灌木长势同样令人满意。由于目前市场上为稀缺新品, 仅种条销售就要十多元,价值难以估量。中华金

9、叶榆乔木+色篱中华金叶榆(2.5米乔木)(株距3米行距5米)中华金叶榆色篱(两行密植两行间距 1米,株距15厘米)中华金叶榆是近年来行情最火爆的彩叶树种之一,无论乔木、灌木,均得到用苗单位的 认可。效益分析中华金叶榆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广泛的金色叶树种,其产品形态多样,有乔木, 也有灌木。乔灌搭配集约化经营,可在最短时间内大量生产来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色篱春季嫁接,秋季即可出圃,当年可见效益,按每株3元计,每亩收益2万多元。乔木通常要三 五年时间,冠型丰满的大乔木是市场稀缺产品,胸径7至8厘米的乔木售价千元以上,五年 每亩可增值10多万元。以短养长,可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园林苗圃的土肥管理技术

10、来源:中国花木种植技术网作者:日期:2013-1-30 15:26:30苗圃连作,会使苗木质量和产量下降,轮作正好相反。轮作是同一块圃地种植不同树 种苗木或其他作物,如农作物、中草药或绿肥作物的栽培方法。轮作又称换在或倒茬。常用 轮作方法有三种:树种与树种轮作、苗木与农作物或中草药轮作、苗木与绿肥植物轮作或套 种中国园林网1月30日消息:一、园林苗圃的土坡管理一)上镶耕作上壤拼作的目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坡疏 松,蓄水保墙。土壤耕作的内容包括拼地、耙地、镇压、中拼灭草等。二)苗圃轮作苗圃连作,会使苗木质量和产量下降,轮作正好相反。轮作是同一块圃地种植不同树

11、种苗木或其他作物,如农作物、中草药或绿肥作物的栽培方法。轮作又称换在或倒茬。常用 轮作方法有三种:树种与树种轮作、苗木与农作物或中草药轮作、苗木与绿肥植物轮作或套 种。1. 树种与树种枪作育苗树种较多的情况下.充沛利用地力,将没有共同病虫害的对土城肥力要求不同的乔 滋木树种进行轮作。如红松、落叶松、油松、马尾松、樟子松、日本黑松、华山松、白皮松、 侧柏、云杉、冷杉等树种,即可以互相轮作,也可连作。这些松类苗木具有荫根,因而连作 生长仍好,但间隔数年如能轮作阔叶树种,便于恢复土壤肥力。杨树、柳树、愉树等树种不宜连作。油松在板栗、杨树、刺槐、紫德槐等茬地上育苗 生长良好,病虫害较少。杉木、马尾松在

12、白愉、国愧茬地上育苗生长良好.油松、白皮松、 合欢、复叶械、皂英轮作可减少碎倒病。豆科树种苗木与非豆科树种苗木轮作,效果好。2. 苗木与农作物(或中草药)枪作一般与大豆、玉米轮作。大豆往地上育小叶杨、油松,生长好。3. 苗木与绿肥轮作或套种为恢复土坡肥力.选用绿肥或牧草轮作或套种的效果好.其备轮作的各项优点.能与苗木 轮作的牧草有草木娜、若子、萦云英、首梢、三叶草、二月兰、鹅冠草等。4. 苗木套种套种就是利用苗木的大小、高矮和生态习性(弃光与耐荫)等不同.相互种植一起的方法。 可以解决地少苗多的问题,提高单位面积产苗盆。如北京小汤山苗困银杏与小叶黄杨套种一 高一矮.合理利用光能,冬季银杏为小叶黄杨遮挡西北大风.起到防寒作用。河南郊陵的玉兰 与大叶黄杨、玉兰与桧柏、架树与国槐套种,都取得了双底的效果。苗木套种的原则:套种苗木相对要小.株行距较大;高矮搭配。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苗水 搭配.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苗木搭配;相互之间不能成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生态习性尽可能 不同。(来源:中国花木种植技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