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概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36774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物理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球物理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球物理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球物理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球物理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学概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物理学概论模拟题一单选题 年国际地球物理联合会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地球参考模型,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种级别的圈层 结构,其中一级圈层为:.A. 地壳,地幔和地核B. 岩石圈,地幔和地核C. 地壳,软流圈,地幔和地核D. 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和地核答案:A2. 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由地磁要素来描述,地磁要素有()个.答案:D3.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海陆地形的差异,是()的结果.A. 地球收缩B. 板块运动C. 地球膨胀D. 行星撞击答案:B4.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石等介质的()差异为物质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 研究地球物理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以实现基础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勘察和地质

2、找矿为 目的.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相态D. 类型答案:A5. 利用地震波的波速特征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时,在()出现P波而不见S波.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答案:C6. 利用地震波的波速特征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时,在外核部分出现P波而不见S波,因此推测外 核为().A.液态B. 固态C. 固熔态D. 不清楚答案:A7. 利用质子磁力仪测量地磁场值,从中计算磁异常时不需要进行的校正处理有()A. 日变校正B. 混合校正C. 正常场校正D. 正常梯度校正答案:B8. 推算地球内部的()状况,是分析地球内部物理结构和物质分布特征的最基本的依据.A. 速度分布B. 密度分布C

3、. 磁性分布D. 电性分布答案:B9. 在地震波中,()是由震源向外传播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慢,仅能 在固态中传播.A. 纵波B. 横波C. 瑞利面波D. 勒夫波答案:B10.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A.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B.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地震带C. 欧亚地震带与海岭地震带D. 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海岭地震带答案:A11. ()是沉积岩的一种,主要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组成.A. 火成岩B. 玄武岩C. 碎屑岩答案:C12. 标准测井一般不包括的曲线为().A. 电阻率B. 井径C. 自然电位D.声波答案:D13. 波的传播方向上

4、,单位长度内的波长数目,叫做().A. 波长B. 周期C. 波数答案:C14. 波在()里传播的距离,叫波长.A. 一定时间B. 一个周期C. 一种介质答案:B15.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 就称为该时刻().A. 基准面B. 反射面C. 波前面D. 波尾面答案:C16. 沉积岩的粒度和成分是由于搬动过程中的()作用决定的.A. 地质B. 搬运距离C. 分选答案:C17. 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 ().A. 地质作用B. 构造作用C. 沉积作用答案:A18. 当入射角增大到i,透射角增

5、加到90时,这时的透射波叫().A. 面波B. 多次波C. 折射波D. 滑行波答案:D19. 地层的电阻率随地层中流体电阻率增大而().A. 减小B. 增大C. 趋近无穷大D. 不变答案:B20. 地层埋藏越深,地震波时差().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答案:B21. 地壳表层及浅部,由原岩经过风化剥蚀作用,搬运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 称为().A. 沉积岩B. 变质岩C. 岩浆岩答案:A22.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公里公里公里答案:B23. 地壳的下界面称为().A. 硅铝层B. 硅镁层C. 莫霍面答案:C24. 地球内部的莫霍面是()分界面.A. 地幔与地核B

6、. 地壳与地幔C. 上地幔与下地幔D. 内核与外核答案:B25. 地球物理学是利用仪器观测和分析()随时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的.A. 地质露头B. 地表的岩石C. 地表的地质构造D. 地球物理场答案:D26. 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岩石是().A. 花岗岩B. 变质岩C. 粘土D. 页岩答案:A27. 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A. 真速度B. 视速度C. 假速度答案:B28.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原地层形成().A. 透射波B. 反射波C. 滑行波答案:B29. 地震波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A. 垂直B. 一致C. 相同D

7、. 相反答案:C30. 地震勘探最主要的是()地震法.A. 折射波B. 透射波C. 反射波答案:B31. 电导率与电阻率的关系是().A. 线性B. 指数C. 正比D. 反比答案:D32. 电法勘探的物质基础是岩,矿石的电学性质差异,其中表示介质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参数 是()和电导率,它们互为倒数.A.电阻率B. 极化率C. 导磁率D. 介电常数答案:A33. 费马原理认为波前面地震波沿射线传抑的时间与沿其它任何路程传播的时间比较为().A. 最大B. 最小C一样答案:B34. 横波的特点是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A. 垂直B. 不垂直C. 相同D. 不相同答案:A35. 静自然电位的符

8、号是().答案:A36. 面波的传播速度比折射波的传播速度().A. 低B. 咼C. 相等答案:A37. 射线和波前的关系是().A. 相互平行B. 相互斜交C. 相互垂直D. 无关联答案:C38. 碳酸盐岩是属于()成因的一类沉积岩.A. 化学生物化学B. 沉积作用C. 构造运动39. 物理地震学认为,地震波是().A. 一条条射线B. 沿射线路径在介质中传播C. 一种波动D. 面波答案:C40. 物体的弹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A. 物理B. 化学答案:A41.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形变,当外力去掉后,物体立刻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A. 塑性B. 弹性答案:B42. 物

9、质的弹性和塑性是相对的().A.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B. 是不变的答案:A43. 下列几种不属于沉积岩的是().A. 碎屑岩B. 变质岩C. 粘土岩D. 碳酸盐岩答案:B44. 岩石的()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和构造.A. 地震B. 岩性C. 运动学答案:B45. 岩石的孔隙度越大,一般有().A. 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大B. 岩石密度越大C. 岩石密度越小D. 有效孔隙度一定大46. 岩石埋深越大,其().A.密度越大B. 密度越小C. 孔隙度增大D. 孔隙度不答案:A47. 岩石密度增加,地震波速度().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一定答案:A48. 以下几种只有()才是

10、内力地质作用.A. 剥蚀作用;B. 沉积作用;C. 岩浆活动D. 成岩作用答案:C49. 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最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勘探.A. 地震B. 重力C. 电法D. 磁法答案:A50. 由视速度定理可知,真速度()视速度.A. 不大于B. 不小于C. 永远等于答案:A51. 油层电导率()水层电导率.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正比于答案:A52. 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60 年-1970 年的国际上地幔计划取得的重要成果是().A. 地球的圈层划分B. 研究地球起源C. 提出”板块大地构造假说”D. 全球地学大断面答案:C53.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就是有效波.

11、A. 多次波B. 反射波答案:B54. 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地下单一水平界面上的折射波时距曲线为().A. 过原点的直线B. 不过原点的直线C. 双曲线D. 高次曲线答案:B55. 在反射定律中,入射角()反射角.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关系答案:B56.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A. 传播时间长B. 反射能量强答案:A57. 直达波就是从震源()到达检波器的波.A. 反射B. 折射C. 滑行D. 直接答案:D58. 质点在一秒钟内()叫振动频率.A. 行的距离B. 振动次数答案:B59. 质点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叫振幅.A. 时间B. 最大位移

12、60. 质点振动一次所()叫振动周期.A. 行的距离B. 需的时间答案:B二判断题1. ”盲区”就是不能接收到任何地震波的区域.答案:F2. 把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答案:T3. 背斜是褶皱构造中,岩层向上弯起的部分.答案:T4. 闭合差一般不能大于该标准层的反射波波长的一半.答案:T5. 波的到达时间和观测点距离的关系曲线,叫做时距曲线.答案:T6. 不同波的迭加叫做波的干涉,迭加部分叫做干涉带.答案:T7. 不整合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不一定有沉积间断.答案:F8. 沉积岩是由地下深处高温高压岩浆上升到地壳中或喷出地表,冷疑结晶而形成的岩石.答案:F9. 当地下界

13、面倾角较大时,由速度谱求的平均速度为等效速度.答案:F10. 当岩石密度增加时,地震速度不变.答案:F11. 到一个新工区为了搞准资料,一般先搞小折射,后搞地震.答案:T12. 地槽内接收区厚沉积.答案:T13. 地槽是地壳上活动校稳定的地区.答案:F14. 地槽是地壳上活动性不太强烈的地区.答案:F15. 地球物理是通过观测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方法.答案:T16. 地台是地表上相对稳定的地区.答案:T17.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仅与岩石的密度有关.答案:F18.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弹性系数和波的类型.答案:T19. 地震波的速度是指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地震速度.答案:T20. 地震波的振幅是由激发条件确定的.答案:F21. 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答案:T22.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波前面位置和该时刻的等时面不重合.答案:T23. 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两种地层的分界面时,便会产生波的反射.答案:T24. 地震实质上就是一种在岩层中传播的波.答案:F25. 地震速度随岩石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F26. 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