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366628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是用文字形式对各项劳动操作和管理工作的要求所做的规定。高压氧科(室)管理制度是高压氧治疗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的条理化、定型化,是科(室)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违反规章制度,就会造成管理混乱,因此各项制度必须得以认真贯彻执行。一、高压氧科(室)工作制度 1高压氧科(室)承担全院门诊、住院病人的高压氧治疗任务。2高压氧科(室)承担本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并应认真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3高压氧科(室)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学习制度、病案讨论制度及三级诊疗、查房制度等。4高压氧科(室)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

2、、治疗安全管理以及病人的安全管理等,并应分别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5高压氧科(室)工作场所内严禁吸烟。6非本科(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高压氧治疗区和机房、氧气房等处。7高压氧科(室)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原因推诿病人。对于抢救生命的危重病人,不得以经济等原因延误病人治疗。8高压氧科(室)负责全院住院病人和急诊室的会诊工作。一般病人会诊应于接到会诊通知单后24h内完成会诊;急诊会诊应于接到通知后10min内到达急救现场。9健全各级医护及技术人员的管理、培养制度,并定期考核。10加强对进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建立培训计划,明确指导教师,并应于结业前对进修人员进行考核,鉴定。二、高

3、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 1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责任感,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2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由科(室)安全员督促检查,促使措施落实。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操舱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看书报、不做私事、不闲谈。4操舱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医师同意,不得随便更改治疗方案。5每次治疗前,操舱人员必须对每个进舱人员进行认真检查,不得使火源、易燃、易爆及产生静电火花的物品带入舱内。6机房人员应经常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各种设备,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得让机器及设备带病工作。7未经本科室工作人员同意,不得随便进入治疗厅和机

4、房。严禁任何人在大厅、更衣室和机房吸烟。不得在暖气片上烘烤衣物。8如设备发生故障,禁止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检修,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9定期更换灭火器,使其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10、每半年进行氧舱突发事件紧急措施演练,分工明确,记录在册备查。三、进舱人员管理制度 1病人和陪舱人员必须经高压氧科(室)医师检诊同意,并持卡登记后,方可进舱。遵守治疗时间,以免延误治疗。 2进舱前应排空大、小便,更衣换鞋,不得穿着化纤衣物进舱。 3严禁带入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4不得带入钢笔、手表、提包、电子玩具和移动电话等物品。 5要熟悉吸氧面罩及对讲装置的使用方法。 6在加压过程中,不断做好耳咽管调压动作,如

5、捏鼻鼓气、吞咽、咀嚼等,若耳痛不能消除者,应立即报告操舱人员。 7治疗时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听候医师处置。 8保持舱内整洁,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不在舱内喧闹。 9不得擅自扳弄舱内设备,以确保安全治疗。10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不得使皮肤直接接触低温物品,注意保暖。四、氧舱消毒隔离制度 1压缩空气和氧气必须符合卫生学标准。2每舱次治疗结束后氧舱内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擦拭平面卫生,紫外线有效照射30min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等。舱内空气培养定期检测。3舱内使用的痰盂、便盆、垃圾筒等每舱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浸泡,然后清水冲洗。4负压吸引瓶每舱次使用后均应清洗消毒备用。5使用1人多次吸氧器具(每人

6、专用),病人每次用后及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用前酒精擦拭吸氧面罩。6病人专用被服等每疗程应清洗更换一次。 7氧舱体表应定期清洁,保持洁净。8传染病人应单独开舱治疗,治疗后进行消毒处理。9. 确诊为气性坏疽、破伤风芽胞杆菌感染者,应单独开舱治疗,严禁与带有伤口的其他人员同时进舱。病人出舱后,舱室必须进行以下严格消毒处理。(1) 空气消毒:每100m3体积用乳酸12mL熏30min,通风后再用紫外线有效消毒30min。 (2) 舱室内壁、地板和舱内物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1过氧乙酸溶液等擦拭。 (3) 舱室经彻底清洁消毒后,做空气培养,3次检测结果达标后

7、方可供他人使用。 (4) 被服用1%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0min,煮沸60min,再送洗衣房洗涤方可使用。(5) 所有敷料彻底烧毁。11. 清洁消毒婴儿氧舱时,有机玻璃筒体用清洁全棉湿毛巾擦洗干净,不得用粗糙干硬的材料。筒体内部的消毒应采用对人体无毒、对塑料制品无腐蚀的消毒液(如500mg/L含氯消毒液等),不能用酒精或紫外线直接对有机玻璃筒体消毒。12.氧气加压舱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时,应按手术室消毒标准进行。末次治疗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并做空气培养检测,结果达标方可供他人使用。五、机房管理制度1无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机房。2机房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和其他杂物。各种油料应放入专用容器,存入

8、油库或指定地点。3机房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并应定期维修保养及检查更换。4机房内严禁吸烟与明火作业。 5机房内的机械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机械设备保持完好状态,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6机器运转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监视各种仪表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7机房管理人员离开机房时,应切断电源,关好门窗。8保持设备和室内清洁整齐。六、供氧间管理制度1无关人员不得入内,氧气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操作。2室内应经常通风;冬季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3严禁烟火;设备检修需明火作业时,必须将所有氧气瓶移出供氧间,系统内的氧气必须彻底排除,经检测确认室内氧浓度已与大气氧浓度一致。4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钉鞋

9、,不得带火种和易燃物进入供氧间。室内配备灭火器材。5供氧间的照明应使用防爆灯及开关,或者将开关设在室外;门窗应朝外开,并加防护;门窗玻璃应无气泡产生聚光镜作用,防止聚焦而产生高热。6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供氧流程和减压器的使用方法,具有熟练安全操作技术。氧气输出压力宜调至0.50.6MPa。7严禁双手及衣服沾有油脂或戴有油脂手套去操作氧气设备,所使用的工具须经脱脂处理。8供氧间的工具应固定专用,不得随意借出或挪作他用,以免沾有油污。9氧气瓶在装入汇流排之前,应将气瓶出口清理干净,以免尘土等带入供氧系统。10开关氧气阀门时,动作应缓慢。使用后瓶内应留有不低于0.1MPa的余压。11用后的氧气瓶和待用的

10、氧气瓶应有明显标记分开存放,并避免烤晒。12氧气瓶在运送和装卸时,应戴好瓶帽,并应避免碰撞。1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作好使用记录和统计。14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氧气瓶,并定期检查。使用前应检查氧气合格证、瓶色(天蓝色)及有无异味。七、液氧储槽管理制度1储槽及附属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及维修保养。2储槽间及周围环境严禁烟火。3任何人员不准携带火种进入储槽间。4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储槽及附属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规程。5无关人员不得入内。6每天须检查内筒压力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当发现超过或低于规定压力时,必须及时调整到规定压力。7根据液氧使用情况及时加注液氧,以确保氧气的供应。

11、8液氧储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维修。八、储气罐管理制度1储气罐、油水分离器和空气过滤器按规定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手续。过滤器内的填料应定期更换(每年至少一次)。2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管理。3罐内的空气储量,应能满足每天开舱治疗的需要,空气质量须符合卫生学要求。4开排气阀时动作应缓慢柔和。5定期进行排污保养。6保持室内和设备的整洁。7定期(每年一次)检验、分析罐内气体卫生质量,确保压缩气体清洁无害。九、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1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配电屏间,室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2配电屏和配电箱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配电原理、安全操作知识和维修保养技术。3配电屏和配电箱应经常擦拭,保持清洁。4配电屏

12、和配电箱附近应备有消防器材;并对其加以维修保养,以防失效。5配电屏周围应铺设绝缘胶板,配电屏应装栅门。6检查时,特别是检修时,应设有“正在检验,切勿合闸”的标牌,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7配电屏和配电箱内的部件,不得随意拆卸,如要改变线路,须经设备组负责人批准。十、高压氧舱保养与维修制度 (一)日常保养制度 1保证各舱室正常开舱使用所必备的条件。2保证氧舱各附属系统设备正常运行所必备的条件。3保证压缩空气系统和供氧系统所规定的压力值及储气量。4定期对动力机械系统添加或更换润滑油,对空调装置添加制冷剂。5操作人员应严守岗位,随时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并对各系统设备在安全运行中进行外部巡视。6设法排除设备

13、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性故障。7对储气罐、油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凝器等定期进行排污处理。8开机及停机时应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对氧舱应急排气阀手柄应经常拉动检查,防止锈死。9经常擦拭设备以保持清洁,不得留有油污及水滴。10各种仪表及安全阀等应按期送检。11作好每班工作记录。(二)维修工作制度1维修工作要尽量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安装时,要注意清除异物;安装后,注意检查有无漏装、错装,特别要注意电气设备的正确接线。2维修时,带电设备一定要先断电源,并挂上警示标志,以防他人合闸。带电作业时,除选用合适的安全工具外,并由一人监护,一人工作。3拆卸压力容器时,一定要先行卸压,防止伤人事故。加压舱

14、系统需维修时,一定要在病人出舱后,方可进行。4机器设备安装完毕后,须反复试机。试机前,应清理好场地;试机时,要有专业人员在场。大修后的空气压缩机还要进行磨合运行。5机器设备大检修时,对调整或更换的器材、零件及改换的项目等,均应详细记录,作为本单位高压氧治疗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三)定期检修制度高压氧舱设备除需进行上述日常保养和维修外,每年应进行一次系统维护,三年进行一次中修,十年进行一次大修。1一年期维护 (在完成常规保养的基础上,每年均应进行一次系统维护)(1) 安全阀、压力表送当地锅检计量局校验。(2) 检查舱体气密性,同时检查测氧仪的有效期及氧浓度超标示警的准确性、可靠性。(3) 检查应

15、急卸压阀的动作情况。(4) 检查供氧系统完好情况。(5) 检查应急电源供电情况。(6) 检查电器设备接线情况。(7) 检查接地线,接地装置和测量接地电阻。(8) 检查观察窗、照明窗以及透明氧舱的筒体等有机玻璃构件,如发现有老化银纹现象者,应及时更换。观察窗、照明窗经5000次以上加减压操作,或使用时间达10年者应予更换。透明氧舱筒体经5000次以上加、减压操作,或使用时间达5年者应予更换。2中修 (每三年进行一次)(1) 对氧舱机械设备进行部分或总体解体、检查、清洗、换油、修复或更换超限的易损零部件,测试机械性能。(2) 清洗氧舱空气循环系统、更换空气净化的过滤填料。(3) 检查氧舱外观有无破损是否完好,焊缝、管道接头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