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436450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本文是关于刘长卿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引导语: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结构严密紧凑,风格自然清新。下面是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题及答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注释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春草:一作“芳草”。“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阅读训练一】7. 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

2、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答:8.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参考答案】7 .(4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2分)8 .(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2分)阅读训练二(1) 第二联同为写景,两句之间有何不同?(2) 第三联脍炙人口,分条说说好在哪里。参考答案(1)前句写

3、远景,后句写近景。(2)进一步交代诗人行踪,使全诗叙事线索清晰反映了山间气候的清新可爱;体现了诗人深处山间环境中时心情的闲淡自适,为下文悟得“禅意”的议论抒情作铺垫。阅读训练及答案三1 .这首诗是如何围绕“寻”字展开思路的?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诗人沿路寻来,由莓苔上的屐痕猜想居者未曾出门;(2分)然后,由远及近,描绘道人隐居的环境,交代来访不遇;(2分)诗人雨后看松色、寻水源,领略清新宜人的山中美景,处处体现“寻”字。(1分)2 .诗人并没有寻到常山道人,但结尾为什么说“相对亦忘言”?请结合你对“禅意”的理解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希望通过访晤常山道人来体会清

4、寂、闲逸的“禅意”,(2分)他看到了白云缭绕水边、芳草门前摇曳的道人居所,也欣赏到雨后松色青翠、山水清秀之景,(2分)虽寻访不遇,但已然体会到宁静、恬适的清趣,无需与道人再言“禅意”,自然也就“忘言”了。(2分)(3)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4)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

5、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5】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3分)答: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他的居所周围寻找,仍未如愿。(1分)诗人不但没有失望惆怅,反而从周围的美景中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1分)他乘兴而来寻访道士,获得“禅意”后尽兴而返。(1分)【6】全诗是围绕着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4分)答: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1分)“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突出了一个“寻”字。(1分)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春草闭闲门”意味寻人不遇。(1分)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随山到水源”就是随山寻水源,而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也紧扣一个“寻”字。(1分)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