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36246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 业 论 文标题: 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姓 名 于会敏 学 号 1203522063021 专 业 艺术设计 分院/函授站 北京 指导教师/职称 郭晓暮/讲师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2016年 10 月 20 日摘 要公益海报是一种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加大其传递信息的传播效率,公益海报需要更具创意性、独特的设计表现,来提高吸引公众关注的目光,引发情感共鸣。本文先阐述了公益海报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接着研究分析公益海报在创意思维、形式方面的运用。再通过对公益海报的设计表现进行论述。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国内外优秀、经典的公益海报作品为例,

2、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创意思维与设计表现的方式方法。最后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完善自身的设计能力,提高公益海报的传播作用。关键词:公益海报、创意、思维、表现方式目 录绪 论4一、公益海报概述5(一)公益海报定义5(二)公益海报的特点51.具有非盈利性52.具有广泛性53.具有观念性5二、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5(一)创意思维概述5(二)公益海报中创意思维的基本类型61.联想思维62.想象思维73.发散思维74.逆向思维7三、公益海报的创意与设计表现8(一)提升公益海报的感染力8(二)公益海报的设计表现91.文字的设计表现92.色彩的设计表现103.图形的设计表现11四、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12(一)思维导

3、图13(二)团队集思广益13(三)想法笔记本14五、毕业设计分析15结 论16参考文献17后 记18绪 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海报已成为当代艺术设计联系社会与公众的一个重要方式。公益海报更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最具精神浸透的传播方式之一。在现今社会中,创意无疑是必要的。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个性化,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设计界更是如此。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创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点。创意既能体现自身的设计价值,又能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但是创意是怎样产生的?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呢?这个过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需要我们参考大量的资料,通过灵活运用自

4、己所学的创意方法及对所积累的创意知识与经验,不断地进行组合、提炼、升华、思维的碰撞来设计出独特而新颖、最具内涵的作品。创意的重点是推新,很多海报会让人们感到似曾相识。而一幅优秀的公益海报,则往往被读者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表现出震撼人心的宣传力。面对这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公益海报会更加多元化、更具创意性。如何丰富公益海报的创意与设计表现,创作出有特色、有创意的公益海报,就成了当代设计师所要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一、公益海报概述 (一)公益海报定义海报(即招贴广告,英译:Poster Advertisement)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张贴于公共场所的户外平面印刷广告。它主要分为商业广告和社会公益

5、广告两大类型。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为后起词,五四运动后方才出现,其意是“公共利益”,“公益”是它的缩写。海报一词最早起源于上海。旧时,上海的人通常把职业性的戏剧演出称为“海”,而把从事职业性戏剧的表演称为“下海”,作为剧目演出信息的具有宣传性的张贴物,也许是因为这个关系的缘故,“海报”这个名称就诞生了。结合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把这些张贴在公共场所,宣传环境污染、公共法规、社会文化等内容,具有非盈利性,以公共的利益为出发点,宣扬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为目的的宣传物称为公益海报。(二)公益海报的特点 1. 具有非盈利性非盈利性是公益海报设计的最大特点。公益海报不同于商业海报

6、,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商业目的和利益,公益海报是为了公共的利益出发的,最终的目标是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公益海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社会保护与群体素养提升为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注重社会效益。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不等于说从事公益海报是亏本的,而应是持平或有盈余的。只是从事公益海报的单位或个人对于盈余不得在所有者和管理者中分配,必须用于提高公益海报的质量和数量上。2. 具有广泛性广泛的受众面也是公益海报的一大特点。一般来说公益海报是面对绝大多数公民的,而不是少数的特指的某一些受众,公益海报的责任决定了越多的人看到和接受海报的内容,效果越好,不分年龄,不

7、分性别,甚至不分国界、语言。因此在设计公益海报时应当考虑到海报信息的有效传达问题。3. 具有观念性公益海报诉求的是观念,以某一种观念的传播,促使公众启迪、自省、关注某一社会性问题,以符合公德的社会行为为准则,规范行为并身体力行以形成社会良好风尚,或支持某种社会事业。它传播的是精神形态的观念,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商品。 二、公益海报的创意思维(一)创意思维概述创意的英文是“Creation”,由“idea”和“creative”组成。翻译过来就是“有创造性的点子”。由此可见,创意的特点就是突出一个“创”字。哈佛大学西奥多莱维特认为:创造性是指能够想出新东西。创意潜能是每个人通过发掘都可以拥有的思维能

8、力,创意思维则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涵盖了超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创意思维的运行模式是打破旧有格式、摒弃旧有规则,全面探究问题实质后产生的新观念、新创意。创意思维敢于挑战现状而不是墨守成规,很多新理念、新创意的诞生就是旧成分的新组合,在观念艺术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二)公益海报中创意思维的基本类型1. 联想思维联想思维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的事物或现象,或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亦或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者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最终通过思路的连接使两个看上去不相关联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思维。联想思

9、维需要打破常态化的思维模式,体验别人不曾走过的思维路径,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思维连接。人们观察身边事物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相似形的东西联想到一块。虽然二者之间可能有着大相径庭的属性,但借着外形相似的优势,使得新组合的形象自然、合理。比如看到洋葱会联想到热气球,看到向日葵会联想到太阳一样。设计师利用这一点将符合形象置换的两种事物进行替换,得到完全不同于原先概念的事物,达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图1保护自然的海报中,是我们日常随处可见的卫生纸,从卫生纸的切口处巧妙的联想到了森林的形状。起到警示的作用,警示人们要节约用纸,过度的浪费必然造成森林的滥伐,从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左下

10、角的广告语和品牌标识,少用几片,不仅让整个画面更加协调,更是点明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图1 环保公益海报2. 想象思维想象思维是人脑对记忆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思维和创造的基础,是思维飞跃的内在动力,它能带领我们超越以往的视野。想象是将对象深化认识并以此为起点将其升华的一项重要心理活动。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广泛的生活接触是我们提高想象力的客观前提。鲁迅先生曾经记录过一位盲诗人的谈话:“在缅甸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里、树上都有昆虫的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期间时时夹杂着蛇鸣嘶嘶”话语中充满了听觉想象,这说明想象到什么程度,构成新的形象的材料永远来自对客观现实的感知。

11、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设计师经常利用想象思维将想象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进行二度重合来生成丰富的视觉世界。3.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往往大跨度地进行联想,以求最大限度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行性暂不考虑),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以一个目标为出发点,不受任何规则的影响,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关系出发来

12、思考问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它通常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使人的思维变得宽泛、活跃,没有负担,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需要张扬设计师的知识和想象力。发散思维是设计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思维类型。4.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

13、。但在某些问题上从结论开始分析,倒过来思考,或许会使问题的解决变得轻而易举。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别有所得。逆向思维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加强对事物的认识,从反向中寻觅设计的突破。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创作出来的公益海报能迅速地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主动进行思考并引起共鸣。如图2是福田繁雄1945年的胜利海报,画面以温和而又醒目的黄色为基调,以黑色的大炮为元素,采用对角线构成的画面,引起受众的注意。作者把图形精简成抽象化了的炮筒和一个倒飞的炮弹,把炮弹有意识与常规的视觉流程做反向状态处理,使人感到其深刻的内涵和一目了然的视觉传达效果。一枚正在向下飞向炮筒的炮弹,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14、表现了“反对战争”的含义,令人回味无穷。而图3中,虽然同样是用了逆向思维,但作者则运用了材料逆反的方式,把刀用塑料袋来代替,刀上又带有血,说明现在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带来了视觉心理上的冲击。 图2 1945年的胜利海报 图3 别做杀手海报图4中运用了内容逆反的手法,本应该在鸟笼中的鸟儿换成了城市,在鱼缸中的鱼儿也换成了城市,便使这一空间的视觉内容与常规填充物在观念上起到了极大的视觉反差物象。起到了引人深思的作用。 图4 鸟笼中的城市 鱼缸中的城市海报三、公益海报的创意与设计表现(一)提升公益海报的感染力 公益海报作品是主题、色彩、文字、造型等要素的结合体,他们组合了公益海报的全部。对于宣传和表

15、达的效果不同,各部分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公益海报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其目的就在于与读者更好地达到沟通效果,通过创作主题,达到一定的号召力、影响力,使作品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同,在思想情感上达到共鸣。一般来说,当人们观察一张海报时,对于画面中的图形在脑海中形成个人对于海报主题的理解及预测,从而产生某种情感指向,所以就会对海报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产生心理期待,一旦读者的预测与设计者意图产生共鸣,也就达成了一种默契,从而使海报中的图形语言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对其信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了公益海报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在设计公益广告时,要在努力提高其感染力上下工夫。才能吸引广大民众的注意力,让人想看,耐看。图5是一组反对家庭暴力的海报,整幅海报有极强的感染力。海报中儿童的表情以及眼神都让人们充满了恻隐之心,并引人深思,充分体现了海报的感染力对人们精神的影响。 图5反对家庭暴力海报(二)公益海报的设计表现黑格尔曾说过:“艺术是将绝对的精神予以直觉的表现。”创意设计艺术作为艺术的门类之一也离不开恰当的艺术表现。若把创意思维比喻成一颗小小的种子,恰当的艺术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