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36225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鞘岭隧道施工组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程概况 $p4aNC1.1.编制依据 6QRfju1.1.1.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招标书。 LeW.uh3.1.1.2.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招标内容简要说明。 KSOhH4?1.1.3.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招标补遗书和答疑书。 .;tO;j|61.1.4.现场踏勘所采集的资料。 xgR*j1.1.5.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FbM5Bqv1.1.6.我单位多年从事铁路、公路等项目的长大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 (?ZN+V)1.2.编制原则 tIf$z1.2.1.施工组织设计严格遵守国家及铁道部所制订的法

2、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w=e,gNO1.2.2.针对乌鞘岭特长山岭隧道的特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 GIVs)/Eq1.2.3.以成熟的施工技术、先进施工工艺,配备国内外精良的机械设备,充足的技术熟练的专业施工队伍,快速施工,按期为业主提供一个优良的工程产品。 TjI NxP-O1.2.4.以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防止突泥、突水和坍塌,控制地层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构筑物的稳定,隧道不漏、不渗、不裂。 iL 4SLP1.2.5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和优秀管理软件优化施工安排,实现平行流水作业,均衡快速生产。 g&0GO:F1.2.6.乌鞘岭

3、隧道施工以确保工期为核心,地质条件较好地层全断面开挖、高质量快速掘进,围岩较弱地层稳扎稳打,稳中求快。 T%a31.2.7.以诚信、服务为宗旨,以安全为保证,以质量为生命,以管理为手段,实现本工程安全、优质、快速的目标。 S,(Q1.3.编制范围 ,t+ATaOF本投标书的编制范围为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打柴沟车站(不含)站外至隧道右线贯通点,即包括隧道洞外DK160+800DK163+125,1.930正线公里(双线);右线YDK163+130YDK170+140,7.010正线公里,其中隧道7.000km,主要工程量为正线隧道7000米、路基土石方559641m3、箱形框架桥2座、涵洞

4、4座。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上述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施工总平面布置、进度计划、劳材机的供应计划、施工管理及相关保证措施等。 H+53O-$1.4.工程概况?ha.4.1.工程概述 J/#XZB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是兰新线兰武段增建第二线控制工期的工程,隧道长20050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隧道,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除隧道出口段线路位于半径为1200m曲线上,右、左线缓和曲线伸入隧道68.79m及127.29m外,隧道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线间距为40m;两座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

5、线隧道高0.560.72m。隧道进口位于天祝县打柴沟镇赵家庄附近,地形开阔,右线轨面设计高程2664.8m;出口位于古浪县龙沟乡的砂沟台,右线轨面设计高程2447.33m。两洞口均位于旧312国道附近并与新312国道(一级路)立体交叉,交通便利,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100m。 E+1j3Q;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隧限-2A”、旅客列车的最高行车速度为140km/h,隧道内轨道设计为重型轨道,整体道床。 FoG$9洞口段采用喷锚支护,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见图1.4.1-1。 /MU)*Ro .FXQ,7mZ- f&ga (KQt% v4zdx) 0/gcSWb j&AqaI Ji!-G4.n tIB|

6、O JJ?ON.H ECtv V3oAZ34) VpA mb/2y|)1 年平均气温 -0.15.1 0xUj#)2 绝对最高气温 28.134.7 1ckw0d3 绝对最低气温 -29.0-30.6 5vi#ItN|4 多年平均降水量 357.8409.4mm mzxvfXSF5 多年最大降水量 552.2mm +g6j=%6 多年平均蒸发量 15481813.6mm W4*BR_H&*7 瞬时最大风速 29m/s Ym%EB8 最大积雪厚度 2436cm gDNTIOV9 土壤冻结深度 138200cm V):V4!j),1.4.4.替换词语 BFf.Rd95隧道通过区段越岭段替换词语动峰

7、值加速度为0.3g(g=9.8m/s),替换词语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0s,相当于替换词语基本烈度8度。因此在洞门和洞口段施工要加强支护和衬砌措施。 =R;1vUio1.4.5.工程地质与工程关系 QjjJtKz1.4.5.1.地层岩性 zHoO?tGf本标段地层岩性复杂,其分布主要受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洞身穿越的地层由新到老主要有: )-?uX.E第四系:全新统(Q4),主要分布在进口段,为级普通土和级硬土,其级普通土具湿陷性,属-级围岩。 wdcryejCkr第三系:上新统(N2)的浅红色泥岩、砾岩、砂岩,分布于越岭隧道进口段,与下伏三叠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具膨胀性,属膨胀岩,属极软岩

8、,属级围岩。 +MH1Vr=三叠系,上统(T3)浅灰色、黄绿色砂岩、页岩夹薄层煤,砂、页岩属、级围岩。 r ?oQq1.4.5.2.工程地质与工程关系 W/jz/纵观本段隧道地质结构,软弱围岩和不良地质段占全段的83.21,给施工进度和防止塌方带来不利影响,总评价地质复杂、多变、软弱、拱部自稳性差,因此施工队伍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施工能力,严格按照新奥法原则所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进行施工,杜绝塌方,稳中求快,确保质量和进度。隧道通过区段地质围岩级别见表1.4.5所示。 IJ_wk RZ)vUkx表1.4.5 隧道围岩级别一览表 Qyc vA2,&%jw线 liCCc;&B; DK163+140DK

9、163+600 460 1175(16.79%) 5115(73.07%) 250(3.57%) 460(6.57%) 全长7000m vSYunI DK163+600DK163+850 250 -VreBKn DK163+850DK166+225 2375 JI+KS DK166+225DK166+550 325 BOWD$P# DK166+550DK167+200 650 j1;_w DK167+200DK167+450 250 xJ=ZQ)& DK167+450DK167+800 350 M9(ez7Z DK167+800DK167+900 100 hD_ DK167+900DK168+

10、600 700 so?pAO DK168+600DK168+700 100 =?X*, DK168+700DK169+000 300 t-*VsPy DK169+000DK169+200 200 B8ZoF DK169+200DK169+740 540 0v_6cYA DK169+740DK169+940 200 KAjp9hq+k DK169+940DK170+140 200 +Fc ET1.4.5.2.1.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影响 kP!%|&w;隧道进口端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黏质黄土具级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约58m,由于湿陷性黄土遇水湿陷,易引起初期支护变形较大,施工该段时应特别

11、注意施工防水。 Mv/IMO0rR1.4.5.2.2.膨胀岩对工程的影响 cPAeZbX隧道进口段(DK163+600DK166+080)属第三系上新统,由浅红色的泥岩砾岩、砂岩组成,岩质软弱,成岩作用差,遇水易软化,其蒙脱石含量为17.5322.54,自由膨胀率为42.98,属膨胀岩、极软岩。因而在施工中须特别重视。且该段泥岩、泥页岩很容易产生不均匀膨胀,造成将已喷混凝土挤掉、伤人,尤其顶部最为严重。为此必须在施工中坚持早预报、短开挖、紧支护、勤抽水、少暴露、快封闭、勤监测、弱爆破等措施,避免泥质岩长时间裸露或受水浸泡,继而导致泥质岩的软化变形,形成膨胀、流变、再膨胀,再流变的恶性循环。 $

12、l#v/(uFa1.4.5.2.3.瓦斯对工程的影响 o/tVcv本段隧道均处于煤层以上,尽管有千米地层相隔,但在断层破碎带附近和节理发育地段,有害气体具有沿构造裂隙相互渗入的条件,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该区段应进行瓦斯检测,防止瓦斯突发爆炸伤人损机。 K(-G: |1.4.5.3.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 VKq0+M隧道进口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影响带为中等富水区,岭南和岭中的上三叠统砂岩夹页岩带(T3)为弱富水区,岭南第三系砂砾岩夹砂岩、泥岩带(N2)属贫水区。预计右线隧道进口段最大总涌水量为1953m3/d,可能会出现突然涌水。 (RwfgyR1.4.6.交通运输情况 RjlEt&P旧312国

13、道为级公路柏油路面,路基宽8m和线路基本平行,在乌鞘岭隧道进口处相距约2.5km,封闭的新312国道为级公路宽12m,沥青路面,仅距隧道进口450m,均对施工有利。 +Uz!YS1.5主要工程数量 +:LkNy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5。 PYdIPXH:+7F辅助坑道 延长米 357.5 s,Iz0Vfz无碴道床 m 7050 yPSVwe|g2 桥涵工程 框架桥 座/单顶面平米 2/635 ,Qat涵洞 座/横延米 4/98.02 U?OD3 路基工程 挖方 m3 425740 $+7cigs填方 m3 133901 土方和渗水土 p Zo;!浆砌片石 m3 10671 3Hs$nQ_X植草 m2 36430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