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436020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适应社会需求办好“农”字号专业 摘 要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三农”问题需要职业教育相关“农”字号专业的科技武装;现在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要与时俱进、动态变化,应遵循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根据国家、社区经济发展,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和科技、信息、人才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内容。 关键词 “农”号专业 农村职业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不能无所作为,更不能被边缘化。近几年,很多农村职业学校的“农”字号

2、专业,由于各种原因被冷落甚至丢掉,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与目前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的政策是不太相适应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劲松认为,我国是正在转型的农业大国,农村的教育如何办?现在,很多学校忽视了农村的教育价值取向。他说:“农村学校如果大量培养与城市有关的内容,比如计算机、旅游等,学生会离农、弃农。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现正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以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是农民的教育问题。2004年4月份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黑龙江考察农村教育工作时,反复强调指出,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

3、的头等大事,要摆上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放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这种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应把握时机、找准位置冲在前头。 为了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眼下不少地方都在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的工作。这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中大显身手,通过积极参与培训,努力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农村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办学遇到困难,不应采取回避的态度,也不应该“见风使舵”。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创新中发展,在突出办学特色中不断壮大自己。特色就

4、是优势,有优势就有竞争力,这是山东省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经验的具体体现,2004年10月21日青岛日报以“发挥特色优势,一心谋求发展莱西职业中专为农服务办学经验”为题,从三个面向(“面向农业,建设好示范基地”、“面向农户,加快科技转化速度”、“面向市场,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经验。该校始建于1982年,是一所以种植专业、养殖专业、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骨干专业的农村职业学校,现开设种植、养殖、工业民用建筑、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经贸、电子信息技术、文秘、幼师等九大类专业,18个子专业。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为3627人(其中三年制中专班2785人,二年制高中起点

5、中专班424人,高等成人教育418人)。学校于1996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1年被青岛市评为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学校。并先后荣获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科技兴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的种植专业、养殖专业是山东省示范专业、是山东省教学研究中心,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是青岛市骨干专业。现在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不应只限于养殖、种植专业,应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赋予其新意。从广度看,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从深度看已从第一产业延伸到二、三产业即农副产品加工、农村(家)旅游等,并正在推进到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的新阶段;从

6、高度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副产品出口的增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已与原来的传统农业离得越来越远。另外,农村的转型也呈现出两大主要特征:一是农村城市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将有序快速转移;二是规模、效益、特色、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不可能脱离农业,也不可能局限于农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别是“农”字号专业如何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社会转型服务,这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农”字号专业要与时俱进、动态变化,实现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应遵循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根据国家、社区经济发展,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和科技、信息、人才发展需求,调整办

7、学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内容。培植农村专业农户、中坚(先导)农民和农民转移转岗职业培训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两大主要任务。 怎样办好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农”字号专业,制度创新是办好、办活“农”字号专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制度创新总的来讲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务实和高效的教育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招生制度、教学制度及学籍管理制度的创新。招生制度的创新。一是招生对象要放开。要鼓励学校面向全社会招生。招生对象既可以是应届毕业生,又可以是往届毕业生或其他各种年龄的人;招生既可以满足农村劳动者就业或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终身

8、教育的需要。二是录取分数要灵活。农村职业学校要真正满足各层次农村人口的求学需要,就必须做到“有教无类”,放开招生分数,给予想上学愿上学的人充分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学对象的特点,并据此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则有可能解决由于生源的复杂而造成的教与学的矛盾。三是招生时间要灵活。要改变以往一年一度的招生制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招生制度,这一点对于有效扩大农村职校生源,满足农村劳动者的学习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制度的创新。一是产学结合 实施产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需要,是职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二是长短结合 职业教育应因

9、人因地因时因宜,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既要办国家规定必须修完学时的长班,也应该办学有一技之长的短期培训班。三是内外结合 职业教育应从请进来走出去方面入手多招揽人才、培训人才增强内部办学活力。四调整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应针对与农业相关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开设与农业生产相联系的和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如装潢园艺、农业供应、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市场等;打破行业、企业界限,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农业职业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学籍管理制度的创新。农村职业学校要逐步建立开放而富有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农村职业学校可以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

10、学员)只要在规定的较宽松学习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便可毕业或结业,在这期间,学生(学员)也可边学习边创业,分阶段完成学业。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参评封面序号: 地市:青岛市申报人姓名孙义波性别男职称中学高级工作单位莱西市职业中专职务教师电话053287467368通讯地址莱西市职业中专邮编266611手机13668885551成果形式论 文 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报、青岛日报合作者姓名苏 芳 高翠敏参评成果简介(100字左右)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三农”问题需要职业教育相关“农”字号专业的科技武装;现在职业教育的“农”字号专业要与时俱进、动态变化,应遵循社会阶段性发展规律,根据国家、社区经济发展,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和科技、信息、人才发展需求,调整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与内容。专家评审意见一审二审奖次签名奖次签名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农村职业教育不应丢掉“农”字号专业姓 名:孙义波 工作单位:莱西职业中专地 址:山东省莱西市水院路(城西南6公里)邮 编:266611电 话:0532205218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