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36010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高铁站前高架初步设计说明(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概述 1.1任务背景1.1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第二大城市。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 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北滨微山湖。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 接兰新,东抵海滨,为我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 口”。徐州高铁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5个主客站之一,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部,京福 高速以西,城东大道以南,站中心里程桩号为DK688+660。站区距离正在规划建设的徐 州新区仅3公里,距离徐州市老城区仅6公里,距离城东新区2. 5公里,距离金山桥 开发区1.5公里。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强化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区交通集疏功能,并能够 有效地提升徐州市的窗口

2、形象。本次拟建的徐州高铁站区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站前高架场地位于徐州市东郊京沪 高铁徐州高铁站区内,徐州东站站房西侧,原为大湖采石场场地。拟建站前高架工程围 绕西广场地下空间的南侧、东侧及北侧而建,西至站前路,东接站房,南至站南路,北 至站北路。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高铁站区的交通网络,加强高铁站区与外围路网的联系,提升 iw铁站区交通集疏功能。我院受徐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的委托,承担了站前高架的初步设计工作。高架桥梁总长约976.5m,接线长约219.5m。上部结构为等高度预应力和普通钢筋 碇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1.2对站前高架方案专家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2009年8月至10月份,我院进行了

3、站前高架的方案设计。2009年9月24日,徐 州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在徐州召开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站前高架方案评审会。根据审查会议专家意见,我们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工作。1)对选定的平面设计方案一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考虑了近期和远期两个方案:近 期方案设置一个可活动的分隔带,待远期车流量大时,将此可活动分隔带拆除,按远期 方案设置两个分隔带,交通组织形成行车一行一停模式,以增大通行能力。2)调整相关规划标高,将将连接站南路的匝道纵坡调整为4%,同时调整下穿铁路 的道路纵坡至3. 4%左右。3)对高架墩柱设计提供矩形和圆形两种方案进行设计比较。4)高架桥墩的装饰进行初步的初步考虑,具体装饰方案需

4、广场景观设计方案确定 后才能进一步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景观设计。1.3T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跟工程主体结构一次实施完成,不做分期建设。桥面交通组织有近期和远期两种方 式:桥面上设置一个可活动的宽3. 5ni分隔带(近期)和两个可活动的宽2ni分隔带(远 期)。1.4任务依据1. 京沪高铁徐州站交通组织研究.pdf)(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 1: 1000电子地形图3. 徐州东站站房初步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4. 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站前高架方案专家评审意见5. 徐州高铁站区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站前高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1.5采用的规范和规程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5、2003)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 公路坞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1.10.桥梁抗震设防类别:B类2项目自然地理概况2.1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2.2基岩及地质构造2.3岩土层结构与类型2.4水文地质条件3方案设计概述根据徐州市铁路办的委托,我院于2009年8月份进行了站前高架的方案设计。1)周边路网概况a.外围道路网络:高铁客站衔接徐州市各个区域主要通过城东大道、和平路、金城 北路、站前路四条主干路,其中,西部老

6、城区与东部城东新区通过东西向的城东大道、 和平路进出高铁站区;北部金山桥片区与南部徐州新区主要利用南北向的金城北路、站 前路进出高铁站区;西北部九里山片区与西南部铜山新区也可通过这四条道路衔接。高 铁站与市外联系通道主要为京福高速。远期考虑东西向轨道一号线从高铁客站地下通6.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8.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9.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1.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1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7、JTG/T B02-01-2008)1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1-2004)1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050-2006)17.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8.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技术标准1.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人群荷载:1.15X3=3.45kN/m2. 桥梁宽度:主线27.5mAD匝道 8.59.2m3. 设计行车速度:30km/h4. 地震基本烈度:W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5

8、. 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6. 高程系:1956黄海高程系7. 环境类别:I类环境8. 设计基准期:100年9.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过。b.周边道路网络:除了站前 路与城东大道,车站周围的主要集 散道路还有站南路与中央大道,站 东路及站北路为辅助集散道路,高 铁客站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通过这 些集散道路衔接上述对外通道。其中,中央大道是高铁站区的 核心道路,承担着出入高铁站区的 交通任务,同时中央大道是站区通 向主城区重要的一条窗口道路;站 前路是高铁站区南北向的一条主 要交通通道,承担着南北向及进站 出站的主要交通流,快速通过是其 主要功能;站南路为高铁站区内东西向主干道之一,沟通经七路与

9、站前路。2)交通量概况根据预测,高峰期间日发送量,2015年为3万左右,2020年为4万左右。根据江 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的研究预测,2020年高架高峰小时车流量为2800cpu,平台区须 增设12m宽落客区。3)高架平面设计概况根据几轮的汇报结果以及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平面设计方案一为设计方案。考虑 到近远期的结合,高架平台的交通组织考虑了近期和远期两种情况。a.平面设计近期交通组织:本交通组织适用于近期车流量较小时,高架上设置一 条分隔带。分隔带左侧两条车道为一行一停车道;分隔带右侧的四条车道中,左侧第一 条车道为正常行驶车道,左侧第二条车道为缓冲车道,右侧两条车道为停车区域。缓冲车道的存在

10、,使停车灵活性更大:车流量较小时,缓冲车道可以直行,道适用;车流量较大时,缓冲车道则可以停车下客,作为停车带使用。车道停车,人流与分隔带右侧的车流会有冲突点。作为正常行驶车若在分隔带左侧落客区交通组织示意图(近期)b.平面设计远期交通组织:远期车流量较大时,为一行一停模式,即:每两条车 道中,左侧车道为正常行驶车道,右侧车道为停车下客区域。本方案通行能力大,车辆 靠边停车及启动后汇入正常行驶车道较快。在最右侧的停靠车道上,旅客下车后,可以 直接进入旅客活动平台;在最左和中间的停靠车道上,旅客下车后,需横向穿越右边行车道,人流、车流之间有冲突点。落客区交通组织示意图(远期)4)纵断面设计旅客活动

11、平台范围内高架纵坡采用与平台一样的纵坡,以便于旅客活动平台衔接。匝道与主线相衔接的地方沿用主线的纵坡,以便设置竖曲线。四条匝道最大纵坡取4%o对于连接站南路的匝道(C匝道),须将交叉口的规划标高36. 35m调整至41.2m,以 便C匝道纵坡不大于4%;对于连接站前路北边的匝道,须将交叉口的规划标高4血调整 至40m,以便将纵坡降低到4%,并有足够空间设置地下停车场入口,以使停车场入口不 进入站前路。4总体设计A匝道平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设计值道路总长(m)325.187平曲线设置(处)1最小平曲线半径(m)70最大平曲线半径(m)70最小直线长度(m)14.458最大直线长度(m)16

12、3.183平曲线最小长度147.546平曲线总长147.546平曲线占路线长()45.37B匝道平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设计值道路总长(m)341.154平曲线设置(处)1最小平曲线半径(m)70最大平曲线半径(m)70最小直线长度(m)24.733最大直线长度(m)157.031平曲线最小长度159.39平曲线总长159.39平曲线占路线长()46.72C匝道平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设计值道路总长(m)225.863平曲线设置(处)2最小平曲线半径(m)130最大平曲线半径(m)130最小直线长度(m)26.736最大直线长度(m)42.953平曲线最小长度77.93平曲线总长156

13、.174平曲线占路线长()69.15D匝道平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设计值道路总长(m)342.183平曲线设置(处)2最小平曲线半径(m)130最大平曲线半径(m)130最小直线长度(m)32.154最大直线长度(m)149.477平曲线最小长度80.213平曲线总长160.552平曲线占路线长()46.92A匝道纵断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比较表B匝道纵断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比较表C匝道纵断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比较表D匝道纵断面线形的主要技术指标比较表5桥梁工程5. 1桥型方案设计根据本高架的特点,桥型方案比选是基于以下原则:1)桥孔的布设时以不影响旅客进出站台为原则。2)根据规划,站房南端

14、有地铁线路通过,故选择桥梁跨径时,要以不影响地铁施工 为原则。3)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要求下,应力求使桥型结构先进、外形美观、富 有现代气息,与站房及站前广场景观相协调。4)选择的桥型应做到受力明确、结构合理、满足抗震需要、施工方便、造价节省、 行车舒适、噪音低,对环境影响小,以赢得最佳投资效益。5)本高架位于人流密集区域,要力求降低梁高,以增加桥下空间,以免给人以压抑 的感觉。5.1.1高架桥位选择本高架的桥位布置主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要高架主线与站房西侧的旅客活动平台 衔接,方便旅客进出站房;二是四条匝道与周边路网的衔接,以方便出租车及社会车辆 进出高架平台。5.1.2主线桥梁跨径方案选择根据与铁四院沟通,站房旅客活动平台下面的柱子跨径基本为10m和8m一跨。为使高架桥的与旅客活动平台下面的柱子一一对应,以免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觉, 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