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436005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名词解释集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端:指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中央处理器和内存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entral Processing Processor,CPP)、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 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智能终端:具有独立数据处理能力,连接在多用户系统中的计算机。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entral Processing Processor,CPP),通信 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 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实现全网的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和网络资源共享,它

2、由各种硬件和软件组成。半双工通信: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1分)在 同一时刻里,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方向。2分(对讲机)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接收和发送信息。(电话)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有线电广播, 电视广播)码元速率也称波特率、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 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作baud波特。数据速率:也称通信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比特数), 单位为bps。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中能不失真的传输脉冲序列的最高速率,它由数字信道 的通频带也即带宽所决定。奈式定理:1924年奈奎斯特推导出有限

3、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极限速率,称为 奈式定理。信道带宽为W,奈式定理的最大码元速率为:B=2W(Baud)。信道延迟:信号在信道中从源端到达宿端需要的时间即为信道延迟。它与信 道的长度以及信号的传播速度有关。基带传输:指对基带信号不加调制而直接在线路上进行传输,它将占用线路 的全部带宽,也可称为数字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过程中,模拟信号通常由某一频率或 某几个频率组成,它占用了一个固有频带。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 to Zero Coding)NRZ码规定用负电平表示 “0”,用正电平表示“1”亦可有其他表示法。为保证收发正确,必须在发送 NRZ码的同时用另

4、一个信道同时传送时钟同步信号。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Coding):自带同步信号(通过自身跳变来保持 比特同步),每个比特持续时间分为两半,在发送比特“0”时前一半时间为高电 平后一半时间为低电平;发送比特“1”时相反。或者在发送比特“0”时前一半 时间为低电平后一半时间为高电平;在发送比特“1”时相反。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ifference Manchester Coding):每比特的中间跳变 仅做同步用;每比特的值根据其开始边界是否发生跳变决定,每比特开始处出现 电平跳变表示“ 0”,不发生跳变表示“ 1”。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

5、tiplexing):将物理信道的总 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和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将一条物理线路按 时间分成一个个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称为一帧,每帧长125us,再分为若干个 时隙,轮换的为多个信号所使用。同步时分多路复用(STDM):是指时分方案中的时隙是预先分配好了的,时 隙与数据源一一对应,不管某一个数据源有无数据要发送,对应的时间片都是属 于它的。异步时分多路复用(ATDM):是指时隙与数据源无对应关系,系统可以按照 需要动态的为各路信号分配时隙,为使数据传输顺利进行,所传送的数据中

6、需要 携带供接收端辨认出的地址信息,固其又称标记时分复用技术。光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在一根光纤中能 同时传播多个光波信号的技术,其本质是在一条光纤上用不同波长的光波传输信 号,而不同波长的光波彼此互不干扰。奇偶校验(VRC,Vertical Redundancy Check):一个字符由8位组成,低7 位是信息字符的ASCII码,最高位为奇偶校验位。整个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 数称为奇校验,“1”的个数为偶数称为偶校验。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 定即称为网络协议。由语义、语法、规则三个要素组成

7、。网络体系结构:是指对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完成功能的一组抽象定义,是 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方法的抽象模型结构,一般是指网络的层次及其协议的集 合。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由美国Xerox公司、DEC公司和Intel公司共 同开发的基带局域数据通信网,目的是建立分布式处理和办公室自动化应用方面 的工业标准。目前已经成为使用最多的一种局域网模型。交换以太网:交换以太网使原来的“共享”带宽变成了 “独占”带宽,“串 行”传送变成了 “并行”传送,大大提高了网络性能。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将网络上的节点按工 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十个逻辑

8、工作组,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帧中继:是一种减少节点时间的技术。基本策略是认为帧的传送基本上不会 出错,只要知道帧的目的地址就立即转发该帧,节点基本上不做什么处理,某些 工作留给用户端去处理。网关:又称协议转换器,工作在ISO7层协议的传输层或更高层。作用是使 处于通信网上、采用高层协议的主机相互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提供从传 输层到应用层的全方位的转换服务。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 Operating System):也是程序的组合,是在 网络环境下用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接口,用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组:是一组由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它们的资源、管理和

9、安全性分 散在网络各个计算机上。工作组中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作为工作站又可作为服务 器。域:是安全性和集成化管理的基本单元,是一组服务器组成的一个逻辑单元, 属于该域的任何用户都可以只通过一次登录而达到访问整个域中石油资源的目 的。NUIX操作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多用户、多任务,交互式的分时操作系统。 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层次式的可裁剪系统,它可以分为内核(核心)和外壳两 大层。IP地址:按照IP协议规定的格式,为每一个正式接入Internet的主机所 分配的、供全世界标识的唯一的通信地址。IP地址也可以分解成网路标识和主 机标识两部分。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

10、n Protocol):位于TCP/IP协议的网络接口层, 用于获得主机或节点的MAC地址并创建一个数据库来保存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方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 ARP):它可以从路由器的ARP缓存中得到它的IP 地址。大多数情况下使用RARP的主机是无盘工作站。域名(domain name):是指接入Internet的主机将二进制的IP地址转换成 具有层次结构的字符型地址,它是全网唯一的地址。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每个域或子域都有其固有的域名, Internet所采用的这种基于域的层次结构名字管理机制叫做域名系统。数字签名:是实现交易

11、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它的实现基础就是加密技术。 数字签名是用发送方的私有密钥加密,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必 须保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抗否认性、身份验证。蜜罐技术:是指模拟存在漏洞的系统,为攻击者提供攻击目标。其目标是寻 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影响入侵者,使得入侵者将技术,精力集中到蜜罐而不是其 他真正有价值的正常系统和资源中。蜜网技术:蜜网是一种高交互型的用来获取广泛的安全威胁信息的蜜罐,高 交互意味着蜜网是用真实的系统应用程序以及服务来与攻击者进行交互;蜜网是 由多个蜜罐以及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系统行为记录、自动报警、辅助分析等 一系列系统和工具所组成的一整套体系结构。拒绝服务攻

12、击(DOS,Denial of Service):是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来消耗网 络带宽或服务器的系统资源,最终导致被攻击服务器资源耗尽或系统崩溃而无法 提供正常的服务。利用攻击:是一类试图直接对用户机器进行控制的攻击,最常见的利用型攻 击有:口令猜测、特洛伊木马、缓冲区溢出。点对点隧道协议(PPP):是将点对点协议的数据帧封装进IP数据包中,通 过TCP/IP网络进行传输。PPTP可以对IP、IPX数据进行加密传递,PPTP报文由 PPTP控制报文和PPTP数据报文组成,控制报文负责隧道的创建、维护和终止。功能模型:网络管理任务包括网络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系统工作负荷的测量、 性能数据的收集和评

13、价、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用户访问权限检查和保护等。信息模型:是网络管理模型最重要的部分,它描述了管理信息结构的框架, 决定了网络资源的数据表示以及实际的协议如何定义。组织模型:组织模型涉及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进程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相互关 系。通常管理进程的三种角色:管理者、代理、委托代理。通信模型:描述了为实施网络管理所需的通信进程,它主要定义了网络管理 者和被管理对象之间、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信息交换的方案和机制,包括信息交 换时所涉及的功能、协议、操作命令和报文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是在应用层进行网络设备间通信的协议,它 具有网络状态监测、网络参数设定、网络流量统计与分析、发现故障等

14、功能。流量控制计算机网络上对两台在相互通信的计算机之间在传送着的“帧”的调度 行为称之为“流控制”。路由问题在复杂连接的网络内,会产生一个从这一终端端点到那一终端端点之间 如何走的问题,急路由问题。传输介质一一是网络中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网络通信的物质基础之一,根据其物 理形态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同层协议在每一个功能层次中,通信双方共同尊守该层次的约定和规程。UTP非屏蔽双绞线。实体一一计算机网络的每个层次都要运行与该层次功能相适应的软件或硬件,这个硬 件或软件的运行活动称之为该层次的“实体”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

15、质的 访问。地址长度是48位,前6个十六进制数代表网卡生产厂商的标识符信息,后6个十六 进制数代表生产厂商分配的网卡序号。万维网(WWWW,World Wide Web):简称 Web 或 3W。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有时也称远程网,是覆盖地理范围相对较广的数据 通信网络。远程登录指用户由本地机通过网络,登录到远端的另一台计算机的帐号上,作为 这台远程机的终端用户,使用它的资源,这个过程称为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服务:通过远程登录程序进入远程的计算机系统。只要拥有计算机 的帐号,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来使用该计算机拓扑结构一一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链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或抽象

16、的布局图形。对等网一一网络中没有专门的服务器、每一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每一台计算机既可 充当服务器又可充当客户机的网络工作模式。防火墙一一是一种将内网和外部公共网络分开的方法或设备。它检查到达防火墙的所 有数据包,从而决定拦截这个包还是将其放行。VLEN虚拟局域网,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的基础上的,以软件方式来实现逻辑工 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节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无线接入技术一一是指在终端用户和交换端局间的接入网,全部或部分采用无线传输 方式,为用户提供固定或移动接入服务的技术。数字证书一一是由权威公正的第三方机构电子身份认证中心签发的包含公开密钥、拥 有者信息以及发怔机构信息的文件。NAT一一网络地址转换,是指将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作为IP路由器,通过它在 局域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