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统计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35917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统计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事业单位:统计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统计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统计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统计学题库知识点一: 统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二、就是非题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得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得。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得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得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得直接承担者。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得,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得。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 80 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得各种数据。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得,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得,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

2、研究目得得变化而相互转化。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得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得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13、构成统计总体得条件就是各单位得差异性。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得名称得差异。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就是 ( )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与量得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 某班 5 名同学得某门课得成绩分别为 60、 70、 75、 80、 85,这 5 个数就是( )A、指标 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 调查某市职工家庭得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就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

3、职工家庭户数4、 调查某班 50 名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得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得学习情况5、 构成统计总体得基础与前提就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 统计学研究对象得最基本特征就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 某企业职工张三得月工资额为500 元,则“工资”就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 象“性别”、“年龄”这样得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 调查某校学生得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

4、得时间”就是()A、标志 B、指标C、变异 D、变量10、 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 统计对总体数量得认识就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12、 变量就是可变得()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与指标D、质量指标13、 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 某银行得某年末得储蓄存款余额()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15、年龄就是()D 、既不就是统计指标,也不就是数量标志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 、全国人口数

5、就是统计总体)B 、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D 、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得品质标志A 、变量值C、连续型变量四、多项选择题B 、离散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E、人得年龄就是变量2、统计总体得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 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得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得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经济增长速度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得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

6、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得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 、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得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得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9、连续变量得数值(A 、就是连续不断得)B 、就是以整数断开得E、变量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得相互关系表现为:()A 、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就是标志得承担者

7、C、统计指标得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得,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E、指标与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知识点二:统计调查二、就是非题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得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2、统计调查中得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就是一致得。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得全面调查。4、统计报表中得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得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与基础得内部报表。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得真实性与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得方法就是抽样调查。7、单一表能容纳较多得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得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与分析。8

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得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10、对统计总体中得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11、调查对象就是调查项目得承担者。三、单项选择题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得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 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2、了解某企业得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得方式属于(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大量观察法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得主要形式就是(A、全面调查B、普查 C、抽样调查D、报告法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得资料主要就是指()A、原始资料B、总体资料C

9、、数字资料D 、初次整理过得资料5、 统计调查方案得首要问题就是()A、调查经费得落实B、调查组织工作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得非全面调查方式就是(C、调查任务与目得得确定D 、调查对象得确定A 、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 、典型调查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8、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就是统计工作得根本准则,就是统计工作得生命线A、及时性 B、完整性C、连续性D、真实性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 1 月 31 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 1个月 B、 1年 C、 1 年零 1个月 D、 2 个月10、 普查规定得标准时间就是(

10、)D、以上都对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得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得所属时间11、 按调查对象包括得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A、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B、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D、普查与抽样调查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得划分标准就是(A、调查对象包括得单位就是否完全C、调查登记得时间就是否连续B、最后取得得资料就是否全面D、调查工作就是否经常进行13、调查时间就是指(A、资料所属得时间B、调查工作起止得时间C、规定提交资料得时间D、开始进行调查得时间14、重点调查中得重点单位就是指(A 、这些单位就是工作得重点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得单位15、典型调查中得典

11、型单位就是(A 、工作做得好得单位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得单位D 、典型单位)B、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得单位C、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得单位四、多项选择题D、具有代表性得少数单位1、普查属于(A 、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E、经常性调查2、常用得收集资料得方式有(A 、报告法B 、采访法)C、大量观察法 D、直接观察法E、问答法3、专门调查包括()A 、普查B 、抽样调查C、定期报表 D、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得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得有()A、商品库存量B、职工人数C、工业总产值 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工伤事故情况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

12、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就是(A 、调查对象6、统计调查(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 、调查项目E、标志得承担者B、就是统计工作得基础环节D、所取得得资料都就是数字资料A 、就是收集原始资料得工作C、就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得阶段E 、所取得得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得特征7、抽样调查具有()等特点E、误差可以计算与控制A、随机原则B、数量方面得推算C、适用面广D、可靠性高A、就是调查方案得核心部分D 、都表现为具体数值 9、统计报表得特点就是(A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C、按规定得报送时间上报8、统计调查项目()B、就是调查得具体内容C、就是指标名称E、就是调查单位应承担得调查标志)B 、自下而上逐级

13、填报D 、按统一得表式与项目填报E 、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知识点三: 统计整理、就是非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得分组就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得分组就是复合分组。2、手工汇总中得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3、手工汇总中得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4、 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 ”表示。5、统计分组得首要问题就就是正确划分各组得界限。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得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就是重叠组限表示法。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就是指当某单位得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14、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就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就是用图表示。10、统计整理就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1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就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得差异性决定得。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得依据就是(A、标志 B、指标2、统计分组得关键在于(A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C、正确确定组数与组限)C、标志值D、变量值)B 、正确划分各组界限D 、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3、在全距一定得情况下,组距得大小与组数得多少成()A、正比 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得区别在于()A 、总体得复杂程度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得性质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A 、一切变量B 、组数多少不同D、选择得分组标志得数量不同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得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得变量D 、按一定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