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34964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五篇这一学期,老师和同学们将一起学习更多的课文、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总是拥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下面是笔者整理的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1学习目标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2、。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课前准备: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二、检查预习,自学生字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6.自由交

3、流:通过昨天的预习,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三、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3.扩词练习,检查积累。4.指导生字书写。5.小结写字情况。四、课后作业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1、积累运用四字词语。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黑人少年的心灵,一起品味这份感动吧1、 自由读文,画出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2、 生汇报3、 抓遗憾这个词让学生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1我为什么遗憾?2、少年为什么遗憾?4、 解决“我为什么遗憾?默读1-6段找原因同时完成填空练习。5、 出示填空

5、练习:(读一读,再试着填一填)(一) 学习瀑布的壮观。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二) 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象墩构思新颖,栩栩如生。指导朗读,积累运用四字词语。6、 小结: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少年,他用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学们,我因为带不走木雕而遗憾,可是这位少年为什么也露出一丝遗憾呢?7、 试着说一说。阅读课文后一部分。8、 汇报原因。9、 引导出问题:少年为什么在猜测并证实我是中国人后露出遗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朋友呢?10.介绍中国援建铁路资料11.师总结,板书。12.老师激情引读:正因为我们中国的无私援助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

6、国人当成朋友,因为朋友遗憾所以也跟着遗憾。多么真诚可爱的少年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两段,读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听到少年说:我们是朋友,怎能不让我感动,让我们读出这份感动吧!一位普通的卖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们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怎能不让我们激动呢!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的读出来吧!小结:他笑了,笑得那么可爱,这位非洲少年可爱的形象不仅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热情诚恳,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情谊的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3教学要求: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引导学生根据

7、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4、自学课文生字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关健: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2. 生字词卡片。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二、出示插

8、图投影,指导看图。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2)指导书写生字。注意以下字形。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轰隆隆:像声词。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止燃烧。纯青石:指颜

9、色只有青色的石头。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七、指名读文,正音。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十、指导熟读全文。十一、作业。1. 抄写生字词。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 12.女娲补天1. 女娲为什么补天?2. 女娲怎么补天?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第二课时一、复习。1、看卡片读生字词。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

10、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学生E:人们还记得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1、。1. 女娲难过极了。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1. 大声自由读文。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2、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3 导朗读这两段话。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

13、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4一、汉字解读,动画激趣。1.了解女娲造福人类,引出人类的第一次大灾难。(火、水)出示:人大天 (字理图示) 火水(字理图示)2.解读“人类始祖”女娲观看动画片女娲补天出示灯片:我看了动画片认识女娲了女娲有神奇的本领:女娲是这样的一个人:【设计意图:通过看动画片,让学生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的了解是不多的。教学时,先把几个简单的汉字简笔画图象投入,再把女娲补天动画片播放,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女娲的神奇,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二、自主互动,感知文意。1.一读认字词:用 画

14、出不认识的字,用( )画出好词,用 画出好句。2.二读解疑惑:(方法是教师范读、小组读、学生个人读、全班读,让学生在读中遇疑,了解一些有价值性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了解课文每部分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3. 三读知其意:读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以读为本”,有层次地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书、全员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是符合“自主探究”的课标理念,是“以读代讲”“自读自悟”教学的前奏曲。学生通过自读,不但能读准字音,学习新词,积累字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还能略知主人翁的品质。】三、积累生字、词语。(出示生字,词语。)1.生字排队: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注意“火”字旁的写法;注意

15、“炼”字的写法。(出示灯片:读读想想,我发现了)炼 熄 燃隆 塌 挣 喷 缺 纯 冶熊 露 盆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字有什么规律?生:第一排是:生:都是与火有关的字。师:谁还发现什么?生:第二排生:第三排是师: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都是智慧同学。2.词语跳舞:轰隆隆、塌下等13个词语跳舞着出来,让学生认识。3.积累词语:抄写“挣扎、围困、冶炼”等词语。【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这些字的结构和规律,加深理解,教师进一步地指导,反复训练,利于学生积累运用。】语文老师三年级上册设计方案5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