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3473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2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诚_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船山区永兴镇联盟学校蒋桂秀任教学科:语文、思品一、子课题: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诚_育的研究二、研究人员:陈敏、蒋桂秀、易建华、周玉莲、魏秋菊、温荣珍、张玲利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在新时期条件下,深入研讨语文、思品学科中德育新内涵、新功能;研究中、小学语文、思品学科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途径、策略方法,做到如何有意、有绩、有度、有效地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为培养具有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现代公民打下基础。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把语文、思品教材与语文、思品内容类别(习作教学)中的德育内涵在语文、思品教学中实施与显现

2、,发挥语文、思品的德育功能,使学生的语文、思品知识、能力、德育素质得以主体提高。五、本项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_月份:(1)、学习了学校课题组的总计划。(2)、写好如何在语文、思品学科中渗透诚_育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并上交课题组。_月份:(1)、撰写了个人课题研究计划。(2)、丰富博客内容,充分利用的博客向同课题组教师学习。(3)、参加学习了课题组黄主任的教育科研培训,做好了学习笔记。(4)、完成观察记录,观察对象:刘路。_月份:(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了有关如何在语文、思品学科中渗透诚_育的研究的理论知识。(2)、参加学习了课题组杨主任的教育科研培训,做好学习笔记。_月份:(1)、完成观察记

3、录,观察对象:杨千禧。(2)、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水平有提高。_月份:(1)、参加学习了课题组黄主任的教育科研培训,做好学习笔记。(2)、完成观察记录,观察对象:_个学生。_月份:(1)、收集、整理课题组资料,并上传到个人博客。(2)、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况,写出心得体会上传个人博客。(3)、第二阶段课题研讨交流、本期总结。_月份。(1)、参加学习了课题组黄主任的教育科研培训,做好学习笔记。(2)、完成观察记录,观察对象:_个学生。_月份:(1)、撰写课题组子课题论文、个案报告。(2)、撰写课题组子课题阶段总结,并上交课题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培养

4、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适应时代潮流的、诚实守信的新一代。当然,诚_育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及学生自己的积极配合,相信众人齐力,定能共铸诚信。总之,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诚信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总结(二)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_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由于受升学

5、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

6、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

7、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

8、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_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_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举,等等。总之,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的渗透。决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决不能不顾学科特点,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得不偿失。四、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要高,着眼点要大。例如,敬业乐群

9、、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_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德育教育的目标和着眼点。但对于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要求要适当降低,着手点要小。也就是说,要从小事抓起。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没有面临生死考验的机会,也几乎不可能有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却常常面临着是与非、善于恶、美与丑的选择,常常面临着进与退、上与下、做与不做的取舍

10、。这些选择、这些取舍,虽然往往是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却常常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在细节上下足功夫,与微小处做足文章,决不能对那些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否则,当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不良品质养成的时候,在教育起来就会难上十倍、百倍。五、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由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还很不成熟,缺乏足够的目的性和自制力,做起事来随意性很大。因而,在其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出现反复甚至倒退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千万不要指望通过一两次谈心、教育、批评就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在这件事上表现出

11、很高尚的品质,在那件事上可能就表现不出来;在今天很有自制力,在明天可能就会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会犯错误,有倒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肯给时间让学生改正错误,并且要设法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决不能一味的指责、挖苦,甚至一棍子打死。因此,任何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准备打持久战,要坚持常抓不懈。那种集中式和突击式的德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是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的。六、注重激励,适当表扬。学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出现反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善于

12、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设法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进步,更要善于激励学生将这种进步发扬光大。决不能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缺点,更不能夸大学生身上的缺点,否则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尤其是对那些努力想做好却又没能做好的学生,更要适时鼓励,时时激励。对于那些进步明显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适当的加以表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在时时刻刻的_着他的进步,并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进步的喜悦,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必须面临种种选择

13、,才能让他们真实的体验到书本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才能使他们有意识的用其所学指导自身成长。因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_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鉴别能力。比如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_学生调查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切身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改革开放这一教学内容,_学生访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童年的生活状况,对比现在的生活,感受祖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结合艰苦创业这一教学内容,_学生开展关于艰苦奋斗精神是否过时的辩论会,以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等等。总之,德育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