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434461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城在吸引外国公司FDI中如何发挥区位优势一 盐城概况盐城具有距上海、苏南地区最近的区位优势与沿海滩涂、旅游资源、农产品等方面独特的资源优势;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较低、投融资机制不完善等阻碍沿海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本文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把盐城定位为新兴沿海港口工业城市、和谐宜居的海滨生态城市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提出把盐城打造成东部沿海特大城市总体战略目标。设置了加大沿海开发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推动临港工业发展,错位开发农、林、畜、渔、游业。做大、做强四大优势产业,培育两大新兴战略产业,培育特大城市、壮大县级城市、推动小城镇建设等实现盐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径。二经济发展

2、的战略定位把盐城定位为新兴沿海港口工业城市、和谐宜居的海滨生态城市和西太平洋国际湿地生态旅游城市。定位要突出一个“海”字。虽说盐城临海,但长期临海不见海,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还是内陆型的,包括种的粮食、基础设施的延伸、产业结构等,都跟海2。目洋不太相关。现在,大海已经向东退了50km,使盐离海越来越远,内陆型经济指导思想必须突破。三 外资投资基本情况1、盐城外商投资企业类型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外商独资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到2006年11月底,盐城共有外资企业845个,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有518家,占全市外资企业61.3%;外商独资企业307家,占全市外资企业36.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20家

3、,占全市外资企业2.4%。2、外商投资来源地多元化。统计结果显示,盐城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来源地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投资主体由亚洲国家和地区扩展至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甚至大洋州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有在盐投资。从所调查企业的投资来源地区或国家来看,占比重较大的国家有:香港有293家,占全市外资企业34.7%;台湾有102家,占全市外资企业12.1;美国有96家,占全市外资企业11.4;韩国有75家,占全市外资企业8.9;日本有62家,占全市外资企业7.3。3、外商投资企业结构单一,投资结构需进一步改善。盐城的外商投资企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而社会服务业及交通、邮电通信等类型的企业很少。

4、4、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好。统计结果显示,盐城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效益普遍较好,企业利润呈上升状态。据统计,到2006年11月底,全市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9家,产品的产销率达99。5、盐城外资企业服务投资地的意识较弱,企业本土化进程还处在初级阶段。理论认为,外资企业在其投资地的本土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处理与东道国(或地区)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本土化观念,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如环保责任、公益活动等)。这种结果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有关;其二,与企业的规模相关,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社会公益心越强,而盐城的外商投资企业普遍较小。四

5、区位与资源优势盐城在苏北五市中是距南京、上海最近的城市。随着苏通大桥、沪崇苏过江通道、新长铁路、连云港盐城上海铁路的建成,将使本地区与上海、苏南等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也为本地区全面融人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沿海高速的建成和沿海铁路的建设以及与各相关高速公路的连接,将进一步改变本盐城沿海地区交通落后的状况。(1)沿海滩涂是江苏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盐城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km2(含辐射沙洲),上带1677km2,潮间带1610km2,分别占646、608嘲。沿海滩涂近期可供开发利达1300km2,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超过10km2年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是江苏最具潜力的地后

6、备资源。(2)沿海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既拥有国家级珍禽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麇鹿自然保护区,还有绿树成荫的林带、浩瀚无际的大海、变化莫测的海市蜃楼以及岸外沙洲等自然景观,并拥有历史名人踪迹、红色景点、名人故里等人文景观。盐城近海自然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经济价值很高的文蛤、青蛤、竹蛏量占全国首位;泥螺、蟹等潮上带生物资源丰富,分布集中。据调查,有陆生脊椎动物146种,其中两栖类9种,爬行类18种,鸟类104种,兽类15种。除了獐、兔、黄鼬、狐、獾等外,珍稀鸟类也较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白鹳、天鹅等,列入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的有近30种闱。(3)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

7、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居全省之首,全市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阁。五盐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五”期间,盐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靠投资支撑。随着消费需求日趋转旺,2006年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分秋色,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8、达57.7%,仅低于投资0.1个百分点。1、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今年盐城开展了5.18经贸洽谈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和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12.44亿元,同比增长33%。一是重大项目明显增多。全市八类十大重点工程和工业“三百”工程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在建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467个,比上年同期净增加64个,本年完成投资1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加21.7亿元;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192个,比上年同期净增加19个,本年完成投资97.4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加8.8亿元。东风悦达起亚25万台发动

9、机生产线、现代海斯克汽车钢板、国能生物发电、伯乐达LED光源等亿元以上项目已竣工投产。二是工业投资趋向集中。今年以来,盐城机械、纺织和医药化工行业成为投资热点。上半年三大行业完成投资167.6亿元,占整个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8.1%。全市90%以上的重大项目集中在开发区。三是投资增长自主性增强。上半年全市500万元以上城镇投资自筹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0%以上。2、消费市场稳中趋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增势强劲。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83.5亿元,增长

10、16.4;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7.9亿元,增长16.2。主要行业增长较快。零售业增长16.4,住宿业增长16.3,餐饮业增长16.8%。住宅消费的升温带动了相关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市区居民人均购房与建房支出1132元,是同期的4倍多,住房装潢支出319元,增长257.9%。汽车消费已成为拉动盐城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潜在力量。上半年全市新增私家车7941辆,同比增长50.7%。3、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今年以来,盐城不断强化招商引资的主导作用,提高利用外资成功率,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突出重点,加快引资步伐。预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2.75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总额6.42亿美

11、元,增长3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32亿美元,增长100.81%。完成外经营业额3.2亿美元,新派劳务21000人,增长25%和29%。一是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97万美元,增长234%;农产品出口3263万美元,增长49.6%;机电产品出口1.86亿美元,同比增长36.7%。二是出口主体多元化,1-5月,全市民营企业出口23502万美元,增长70.1%;国有企业出口5634万美元,增长12.5%;外资企业出口15185万美元,增长15.4%,初步形成了国有、外资、民营企业三足鼎立之势。三是利用韩资保持稳定发展。1-5月份新批韩资项目26个,其中总投资1000

12、万美元以上的韩资项目有8个,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326万美元,占全市总量31.7%,成为近几年来盐城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六、跨国公司FDI中的区位优势集聚 按照跨国公司FDI的通用理论即邓宁的OLI范式,区位优势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跨国公司在母国以外地区进行所有权优势的最优配置。然而,当代跨国公司除了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最佳FDI区位进行全球价值链的布局以外,同时也在全球对其不同区位优势进行战略组合,以此在全球进行FDI的产业技术布局。关于这一特征和趋势,经济学家 (包括国际商务学者)一般将其概括为“全球化”,跨国公司在FDI区位优势上的组合战略则相应地被称为“全球化战略”。然而,作为一个一般的宏观认

13、识,关于跨国公司FDI“全球化”特征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跨国公司FDI区位优势的真实状况。从跨国公司FDI发展的实践来看,其区位优势选择和组合一直是以集聚为特征的,并未出现真正和普遍意义上的全球化状态。首先,从跨国公司本身的区位分布来看,它是区域性而远非全球化的。按照鲁格曼(Rugman,2000 )的研究,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占了全球FDI存量的90以上和国际贸易的50以上,但这些公司中的80以上都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再从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按资产排名)的地域分布来看,美国、日本和西欧集中了这些公司中的90以上(如表1)。其次,从全球FDI流入流量集中度来看,近二十年来,

14、美国、西欧和日本吸引的FDI 占了全球FDI流入流量的大约75;尽管当代跨国 公司FDI有全球化的迹象,但就全球FDI流入流量前十位国家集中度而言,跨国公司 FDI区位优势的集聚特征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变化,在过去二十年中,以西欧和美国为主的FDI流入量前十位发达国家平均占了全球FDI流入总额的70多,且与世界FDI流入流量最大的前十位国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发展中国家FDI流入流量最大的前十位国家,同期在全球FDI流入总额中的比重平均徘徊于1520。达国家,而且其FDI的区位优势也主要集聚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因而,所谓的跨国公司FDI全球 化和“全球化公司”,实际上是一种非平衡的全球化,这种区位优

15、势的集聚性特征,又导致了跨国公司以产业技术(如R&D )集聚为内容的所有权优势集聚。 七、跨国公司区位优势集聚中的所有权优势集聚 (以产业技术为例) 按照OLI范式,跨国公司要获得最大化利润,必须实现区位优势与其所有权优势的最佳结合。因而,如果跨国公司FDI的区位优势存在集聚,则所有权优势的集聚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而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集聚首先体现在知识和技术要素方面。品技术及工艺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增强,技术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趋势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浪潮,则逐渐将传统的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为内容的竞争优势,转变为以生产知识和技术并使之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为基础的竞争优势

16、。因而,知识和技术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中最重要的要素,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贡献者,源于知识密集型的增值技术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所在,跨国公司不但可以从知识与技术的生产中获利,还可以从知识与技术在不同地理区位上的分配与布局中获利。跨国公司FDI中产业技术的集聚,首先,表现为以研发(R&D )为中心的知识与技术生产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区域上的极不均衡性,尚未真正形成所谓跨国公司R&D行为的全球化。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世界范围内的R&D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工业化国家,其中85来自于美国、日本及西欧等7个国家,而这7个国家中,美国、日本和德国 在1996年获得的专利数约占了70。而且,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R&D投入决策时,大都优先考虑与母国经济及技术水平相当的东道国,即使是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也是集中在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全球化区域。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