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材料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339162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生态建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生态建设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生态建设汇报材料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 XX县区地处XX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内陆干旱荒漠区,降水量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系统极其脆弱,据199年沙漠化土地普查,全市有沙漠化土地230.27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其中固定半固定沙丘910.57亩,占沙漠化土地面的38.4。流动沙丘193.5万亩,戈壁5.3万亩, 闯田48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91,757亩,宜林荒沙地07亩,急需治理的风沙口0多个。 一、生态林业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我市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人民与干旱和风沙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

2、02X年,全市林业用地1002.7亩,森林面积达到57.45亩,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亩,封山(沙)育林草107亩,四旁植树549.2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 一一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管护效果较好。在水源涵养林建设中,始终坚持以管护为主,封育和营造相结合,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共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3777亩,乔木林蓄积量增长200多万立方米。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林区社会秩序稳定,偷砍盗伐林木的案件也很少发生。一一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骨架初步形成.中部绿洲是我市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现已营造农田防护林49万亩,加上“四旁”树,条件较好的灌区初步形成了林网骨架,有效地改善了农田

3、小气候,林网保护下的农田年际干热风出现的次数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的稳定增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一一北部风沙沿线的治沙造林成效显著。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已营造防风固沙林17万亩,封沙育林草27万亩。沿风沙线建成防风固沙林带380多公里,治理重点危害风沙口24多个,控制流动沙丘200多万亩,直接保护农田14多万亩。部分地段的生态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一些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初见成效.全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4处,下设保护站12个,总面积达到1460。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下设保护站9个,面

4、积达114027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省级自然保护区2处,下设保护站2个,面积达多万亩。 一一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积极调整结构,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因地制宜地营造经济林.4万亩,22年果品产量51万吨,产值达82万元;森林生态旅游业全面兴起,已建成了天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76万亩。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旅游人数0余万人(次),综合营业收,3,.3000余万元,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正在崛起。花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全市各类花卉露地栽培面积159亩,产量12万株(万枝),产值419.1万元;保护地

5、栽培面积12亩,产量357株(万枝),产值152万元;营销单位2个,从业人员170人,产值57元,利税10.5元。 一一国营林场多种经营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国营林场、苗圃启动了以采掘业、酿造业、食品工业、饮食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六大门类为主的多种经营项目20多个,年实现利税300余万元。石羊河林业总场鼓励职工发展养殖业,50只以上的养羊户达到余户,养羊总规模达到4000多只;天祝县古城林场经有关部门批准,兴办煤矿一处,年产量达到6万吨,产值50万元;县区马路滩林场引进以色列滴灌先进技术,建成高效节水林果业基地,引进种植的高效经济作物牛蒡、理想大根、荷兰豆等市场前景看好,成为带动当地农户规模

6、种植、进行沙产业开发的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基地。一一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林业部门完成部、省、市及自列项目50余项,有30余项成果获奖。建立了古浪马路滩、凉州区清源、民勤勤锋滩、天祝华藏寺、石羊河林场红崖山分场、市林科所、苏武山等七大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为一体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全市林业建设的亮点。 一一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林业建设的先进典型。XX县区三角城、勤锋滩、水库、沙井子、凉州区东沙窝等成为防沙治沙的样板;天祝二甲龙、古浪香灵寺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水涵水保林建设成效显著。XX县区八步沙石满等六老汉在昔日荒无人烟沙漠腹地艰苦奋斗十八年,造林4.2万

7、亩,植树逾千万株, 5.2z-亩沙漠得到全面治理。XX县区薛百乡宋和村在石述柱同志带领下,与沙奋斗47年,建成万亩集体固沙林场,发展枣粮间作2亩。全市有14个村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1个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涌现出了21个省、部级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 二、近年来实施的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情况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198年启动。第一阶段(1202X年)三个建设期共完成投资607.8万元,在北部长达5公里的风沙线上,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80公里,占风沙线总长度的58;在中部绿洲区营造农田防护林49万亩;在南部水源涵养林区,坚

8、持以管护为主,封造结合,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26万亩。1780X年全市造林保存总面积72.万亩。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省上安排我市四期工程10年建设总规模为32.08万亩,平均每年需完成23.08万亩,国家计划总投资达到2亿多元。XX县区被列为国家级示范区,凉州区、XX县区被列为省级示范区。 (二)退耕还林工程。199年,天祝县正式被国家和省上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202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我市四县区全部列入工程建设范围内。五年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草)面积37.44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20.2655亩,荒山造林17.01255亩。 (三)通道绿化工程。

9、在坚持搞好绿化的同时,注重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绿化美化相结合。截止02X年,全市完成国、省、县、乡村四级通道绿化2906公里。31国道、 211、30省道绿化成为全市通道绿化的示范样板。 (四)酿造葡萄产业建设。1998年来以来,全市已建成基地近855亩,苏武山林场与香港梁氏集团合作成功,300屯榨汁生产线建成投产,莫高集团、皇台集团生产的葡萄酒已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酿造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旱缺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沙区人工营造的沙枣等林木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残败或枯死。XX县区境内已有1355亩沙枣人工林枯死,有555亩天

10、然白刺、梭梭、柽柳沙生植被残败枯梢生长不良。天然成片的胡杨林已在沙区很难寻觅。 (二)沙漠化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沿风沙线沙丘活动性强烈,每年以34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有的地方前移速度达到了810米。尤其是民勤和古浪北部与主风方向垂直,风沙危害更加严重。X县区有265农田受风沙危害而不能耕种,沙漠、戈壁、碱滩达到全县总面积的90%。X县区北部沙区有3.55亩沙漠边缘的农田被流沙埋压,全县受风沙危害和侵袭的村庄86个,农田0万亩,黄灌区、北部五滩的农田、居民点、道路、渠道等80以上处在风沙沿线。 (三)天然林区林农、林牧矛盾突出。山区部分农耕地、牧,地与森林交错分布,对林地造成蚕食或

11、破坏,尤其是灌木林地萎缩严重,同时也给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巩固增加了难度。 (四)生态经营型国营林场经济危困。经过五十年发展全市建立国营林场27个,苗圃6个,治沙站(植被管护站)3个,有职工1714人,总经营管护面积703亩,森林蓄积量121立方米,分另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森林蓄积量的70%、3,年造林、育苗分别占全市的 3、/5以上。但近年来国营林场人员增加、工资上涨,而财政供给并无多大增加,造成国营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生产经营管护设备老化、手段落后。 四、今后生态林业建设及防沙治沙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天然林保

12、护、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开展封山(沙)育林(草),建立绿色防护屏障,扩大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0X20年期间,生态林业建设规划指标是:“三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38.35亩,封山、沙育林草97亩;退耕还林(草)工程77亩。 (二)思路与对策:实现上述治理目标,我们在发展思路和工作指导上要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注重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六大工程。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围绕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质量为主线。注重两个结合:即治理与利用结合,保护与效益结合。在方法上,一是把山、沙区的综合治理与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紧密结合;二是把生态环境建设与

13、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努力培植和增加地方财源紧密结合。通过两个结合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林业建设和沙区治理的激励机制问题。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北部沙区坚持按工程项目治沙。一方面沿风沙线努力营造比较完备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在沙缘地带下功夫实施封育,积极开展人工种植。二是绿洲内部重点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的保护,该区是中部绿洲区和北部沙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沙区的治理密切相关。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培育,不断扩大林木植被资源,提高涵养能力,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抓好六大工程:一是抓好“三北”四期

14、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 以市上确定的XX县区三角城至红崖山水库、凉州区九墩滩至吴家井、XX县区永丰滩至冰草湾三条风沙线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8万亩,封沙育林4.5万亩,新建长00公里,宽52公里的绿色屏障。二是抓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和风沙前沿,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沙造林,十年完成70万亩。三是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四是抓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和XX县区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五是抓好高标准农田林网和通道绿化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凉州区绿洲、X县区坝区、XX县区黄灌区、天祝县金强川灌区的3个乡镇及国道312线、省道2线和308线等骨干道路。十年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建

15、成绿色通道精品工程1000公里。六是抓好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化建设。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强化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法制宣传,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广泛宣传国家的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环保意识。强化林业执法监督,严格执法,依法管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依靠科技,建立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广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护、荒漠治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发挥科技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技术交流网络,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引进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抓好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科技含量。抓好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政策引导,加大非公有制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制定宜林“四荒”地拍卖的办法和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用先卖后治、先治后卖、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