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33068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明园的毁灭语文教案范文 篇一:圆明园的毁灭一、背景导入,积淀情感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图片)孩子们,你们读懂了什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废墟只是几处啊,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呀!你们知道圆明园有多大吗?347公顷。师:一公顷相当于多少平方米?生:10000平方米。师:你算一下有多少万平方米?生:3470000平方米。师:估算一下我们的学校有多大?生:200多平方米。师:你说这么大一个圆明园相当于多大一个教室?生:大约10000多个师述:法国大作家雨果在这封信中提及的“世界奇迹”是指圆明园。是的,它就是140年前,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板书:圆明园)这座园林现在还有吗?没有了,它被毁灭了。今天老

2、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图片出现废墟)请大家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来把课题书写完整。毁的笔顺要特别注意。齐读课题。再读。二、检查生字词,整体感知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于一旦,令人痛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先来检查生字词出示: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瑰宝 精华掠走 销毁 灰烬 损失 不可估量自由读个人领读(仔细观察,第一组都是描写什么的?圆明园内景色的词语)(第三组呢?描写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

3、的损失的词语)请再仔细观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造成的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个词语的意思呢?不可计算的损失,无法统计的损失。你的预习很充分。圆明园的损失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去统计。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三、细读文本既然圆明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必须先要走进去看看。现在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课文的2、3、4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试着说说圆明园里有些什么?篇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小

4、节。3.领悟*的表达特点: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教学过程(一)三分钟练说学生汇报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二)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课的生字、词语,理清了*的脉络,现在我们来听记词语,有信心吗?(学生听记、订正。)2.检查词语,学习生字。3.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了文中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 课件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4.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辉煌,谁还

5、记得,上节课我们归纳的,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圆明园的辉煌?(三)品读课文过渡:那么,作者是怎么把圆明园的辉煌写具体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读读句子,品品关键的词语,说说感受。1.走进辉煌。(1)品读布局。指名读,课件随机泛红: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主要从“举世闻名”这个词体会出圆明园的地位很高,从“众星拱月”这个词可以感受到它的布局与众不同,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园林很多,圆明园很大。课件随机出示:圆明园分布图,然后出示众星拱月图。看着图,谁能说说“众星拱月”的意思?(“拱”就是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这里的“月”指的是圆明三园;“星”指的是许

6、多小园。 这就是圆明园的总体布局。(2)品读建筑。精致的布局让人留恋,宏伟的建筑更让人感叹,默读第三自然段,有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抓住七个“有”感受到圆明园中建筑的多,景观的多。)结合图片理解这几个关键的词语,感受风格的各异。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西洋景观:文中指位于长春园内的“西洋楼”。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圆明园既有华丽的美,又有精巧的美;既有繁华的美,又有幽静的美;不仅有灵动的美,还有典雅的美,谁来朗读这如诗如画的

7、圆明园?(指导学生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置身其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鸟儿清脆的叫声,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高耸的雷峰塔,我仿佛闻到了园内百花的沁人的香气圆明园中的景物岂止书中介绍的这么多,圆明园内可以说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小结:圆明园里的建筑宏伟,风格各异,怪不得作者称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根据提示背诵。课件出示:圆明园中,有( ),也有( );有( ),也有(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

8、,如,海宁的( ),苏州的( ),杭州西湖的(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 )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 );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 )。(3)品读历史文物。过渡:圆明园不仅有华丽的外表,更有着深刻的。请同学们驻足园内,一起细数园内的珍藏。抓住“上自”“下至”感受到所收藏的文物年代跨度大两千四百多年。抓住“奇珍异宝”,体会珍贵。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朝有两千多年。从收藏价值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

9、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小结:所以说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总结升华1.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题目为“毁灭”,作者却用大量的笔墨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这正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2.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

10、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学们,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篇三: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 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教学准备

11、】1.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2.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探究问题,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题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2.师生归纳,出示探究问题:(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子?围绕上述问题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二、围绕探究问题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

12、来,读一读。(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归纳探究的问题: 为什么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2、自主选择第2、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1)第二、三自然段的汇报。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欣赏图片,让学生朗读感悟,读出欣赏、赞美、自豪之情。(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学生汇报。教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介绍一些历史文物(如马首、猪首铜像等),让学生体会圆明园是当时最大的历史博

13、物馆和艺术馆。三、激情引入圆明园的毁灭部分,体会圆明园毁灭的过程。1.多媒体放映“火烧圆明园”片段,感知英法联军的罪行。2.回归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英法联军罪恶的句子和重点词语,让学生想象英法联军抢、掠、烧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的情境,并指导感情朗读,读出痛惜、仇恨之情。3.回归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从两个“不可估量”,再次体会圆明园历史地位,体会圆明园毁灭的痛恨之情。四、激情明理,感情升华。1.多媒体出示圆明园残迹图,进行情境说话:假如,你现在就在废墟旁,你会说什么?2.激情明理,提出殷切期望,引导学生多次深情朗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因此学生的共鸣。3.结合祖国当今的辉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努力学习。五、总结全文,领悟作者写作的独具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