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古去西大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32705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古去西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考古去西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考古去西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古去西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考古去西大,陕师大的考古不沾边。西大的考古招生还包含了陕西考古研究院,注意这点。西大的导师有张宏彦,赵丛苍,王建新,钱耀鹏,王维坤,陈洪海,陈洪海,冉万里,陈靓,刘云辉等等,考古研究院的导师有焦南峰,曹玮,张建林,张天恩等等此外还有斯维至,石兴邦,戴应新,王学理,韩伟,焦南峰,段清波,魏京武等考古学家,这些考古学家除了斯维至外,和西大或多或少有些关系,石兴邦,1985年任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兼任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负责陕西的考古研究工作。(这个是牛人,考古师从夏鼐先生)戴应新,1957年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发掘和考古学研究。王学理,1980年毕业

2、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即供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现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韩伟,1960年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兼任西北大学文博院教授、硕导,焦南峰,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从事秦汉考古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至今。(他是导师之一)段清波,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在下不才,考西大时,通过家父同学,有幸认识此人 )魏京武,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即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西北大学考古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考古学系简介考古学系成立于2003年,下设考古学本科专业。

3、该专业设立于1956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考古专业之一。先后由著名学者马长寿、陈直、刘士莪教授等主持教学科研工作,著名学者苏秉琦、陈梦家、胡厚宣、阎文儒、唐兰、宿白、石兴邦、王仲殊先生等先后讲学和指导专业建设。多年来,考古学系充分利用陕西省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立足陕西、依托西北、面向全国,在“211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科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获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考古专业被列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3年获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被列为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考古学系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修

4、复中心联合申报设立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考古学系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共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大部分教师均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 “保持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基础、重视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田野考古发掘、博物馆实践相结合。通过与陕西文博考古单位合作与协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加强田野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科技考古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1门(“史前考古学”);有一部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科技考古学概论”,有二部教材被列入国家“

5、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考古学概论)。专业建立以来,已培养出一大批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有些毕业生已担任了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文博单位的领导职务,有的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或各省区文博考古研究机构、高校的业务骨干,在我国的文博考古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少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出版了学术著作和译著20多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国内外权威和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形成了中国史前考古、商周汉唐考古、文物研究与保护、西部民族考古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成为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