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326740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院实习生实习心得 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作用非凡的一道槛,其中充满着磨砺和再学习的机会。若要成功的跨过去需不停地反省并改善部分为人处世的方法。当然对于学法律的我来说,更得关注法律及其适用方面的琐碎,不停地从中取得进步的经验,为更加好的计划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这道槛对于大学生初步涉世也是很主要的。实习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xx年年12月24号到XX年1月5号的实习是在新浦区人民法院进行的。平时我们全部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社会实践,但说到真正的去办案,去利用法律知识,同学们全部还没什么经验,因此此次实践课实习,成了同学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踏板。回首在少年庭已经实习的10

2、多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曾经在学校对未来对实务工作中法律应用的迷惑和迷茫,伴随这次实习的一点一滴的应用慢慢的就不见了。实习让我从一个只看到理论上操作的学生走到了一个能自己动手的实习工作者。知道了该怎么受理案件,分析案情,从一开始只会简单的整理卷宗到自己动手写审理汇报,从一开始参与旁听到了自己参与庭审做笔录。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深入全部使自己的知识的愈加完善。很感激这次的实习,尽管我仍会想回学校,但我已经习惯了这么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它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本身的不足,让我知道了掌握好牢靠的法律知识,扎实的学到处理分析问题的技能,养成逻辑的推理思维在工作中是很主要的。很自然的一个转变让我对学习有了更

3、明确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主动进取的态度。因此感恩这些天的实习,能够有这么的收获,我是愉快的。在过去的这两周实习过程中,让我受益最多的就是整理卷宗材料。应该说,了解并熟悉掌握案件处理的整个过程,是实习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并不是仅仅只能经过亲身经历立案、庭审、结案等才能掌握的,亲身经历只是完成这一内容的一个路径,而另一个主要路径便是整理卷宗材料。卷宗作为案件结案以后的档案整理,是对案件的进展步骤的客观全方面反应,经过对案件处理过程的每一步骤中的文书材料的处理,总结时间次序,我能够清楚明晰的了解并掌握一个案件的进展过程,而且经过自己的思索,了解,在头脑中模拟一个案件的处理,以加深对其的掌握

4、。我想,这就是为何整理卷宗材料是每一个实习生最初的、必经的,也是做的最多的工作吧,这正是法院安排的苦心所在,是为了首先便让实习生对一个案件,从起诉到受理,到审判,再到最终的判决,全部有一个清楚的思维,从而方便于以后的实习和工作。来法院的初衷,是为了要手握法律的正义之剑,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宁和稳定。逐步地,手上案件一个又一个后,我的心却逐步沉甸甸了:法律,到底饰演一个什么角色呢?部分案件经过了法律,罪犯得到了应有的处罚后,我没有得到正义的满足,却是留下了满心的惋惜。因为,在这两个周中,我看了太多迷失的少年,听了太多花季被折断的声音,见了太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我所实习的这段时

5、间,是我所接触的案件的主角。我统计了一下,仅11月份,少年法庭就接了9个未成年案,涉案34人,批捕了32人,另2人被公安机关作了其它处罚。这绝对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向我们发出警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已刻不容缓了。 结合庭里的资料,现对这些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原因作以下叙述:一、未成年人的犯案,多以侵犯财产为主。在这9个案件中,有5个是抢劫案,1个是偷窃案。未成年人关系简单,生活需求也不多。她们大多的生活内容是吃饭、睡觉、上、玩,因此,她们最需要的只是钱。而她们因为是未成年人,几乎没有收入,家里给的钱又不够浪费,所以,财物很轻易成为她们的目标,侵犯财产型犯罪便成了未成年犯罪的突出特点。二、

6、未成年人犯案,极少是单独行为,多半全部是结伙作案。在这9个案件中,有6个是团伙作案,四五个人一起的居多,多的达成八个。未成年人原来就很喜爱拉帮结派,而在犯案时,因为她们年纪小、个头不大,单独的行为往往难以制服受害人而达成目标,因此,她们需要人多,才能“镇的住场子”。这是一个未成年嫌疑人自己的交代:“人多,气势摆在那里,她们(受害人)就自己乖乖交出财物了”。三、未成年人的犯罪往往伴随有暴力的,而且多是手段残忍、后果恶劣的。未成年人的思想简单、心智极其幼稚,完全不能很好地估计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因此,在犯案的表现形式上就是作案疯狂、不计一切后果。在很多个案件中,全部打伤、或打死受害人,甚至带上工

7、具作案,而在我们提审她们时,她们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全部表现得满不在意。其中有一个16岁的未成年人和一个19岁的人把一个13岁的小孩活活打死后,问她知不知道自己行为可能的后果,她很轻松地回复:“不就是死刑、无期”。我在想,她根本不知道死刑、无期对她自己的生命意味着什么,才会如此没负担地回复吧。人小,他人一吆喝,便跟着去抢人,知道是犯罪却完全不知道这种行为后果很严重。正是对后果的无知,才在她们小小的拳头下生出如此多的暴力。另外,她们很轻易接触的络暴力、凶杀,也可能成为了她们犯罪的蓝本。还有这些未成年人几乎全部是小学生,初汉字化,也就是说她们没有接收“做人”的教育。也完全不知道触犯法律的后果是什么。即

8、使知道是什么后果她们的知识和人生阅历也使她们想不明白这个后果真实的意义。很多未成年犯全部只是以为判几年刑在里面呆几年,一幌就出来了,没什么事,可她们不明白、不了解:那几年人生中宝贵的时间意味着什么最终,想要说的是,整个社会法治观念落后,也是未成年犯罪的成因之一。社会上没有对法律的尊重的风气,大家便不知道、不了解法律。这些未成年人可能完全不明白法律的性质。也就是不畏惧触犯法律后的条条款款,也就去大胆犯案,从而便发生了害了他人也害了她们自己的悲剧。那么,在此需要呼吁:未成年犯也是自己案件的受害人。青少年维权中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社会、家庭、学校、不要过早地放弃孩子。在新浦区法院少年庭为期两个周的实习,我收获很大,能够把大学三年以来所学的部分法学理论知识利用于实务工作中,并在实践中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以为这次实习不但是把理论利用于实践,而且是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此次实习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法律在现实中运作有所了解,也对专业技能有了深入的掌握,愈加坚定了我要在法律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