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32647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1马克思主义剥削概念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 利润平均化规律” 的作用下,一般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价值增长量 (即剩余价值量)与所投入的价值 总量(包括劳动力的价值量和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之和)成正比。这就必然地形成 一个自然的剩余价值分配规律:一般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价值增量(即剩余价值量) 将会要根据各主体所投入的劳动力价值量或生产资料价值量的比例来进行分配 的。也就是说,谁拥有并且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越多, 谁就会分配到更多的 剩余价值量。根据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任何价值增量都由劳动者创造,都 来源于 活”的劳动价值,由于生产资料中所内涵的劳动价值是一种死”的劳动

2、价值,并没有对价值增量产生贡献,生产资料的投入者并没有付出劳动, 却得到了 剩余价值,这是一种 无偿占有”,这是一种 剥削行为”。2、剥削的定义。剥削(exploitation)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 品。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上剩余产品的出现是剥削产生 的物质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以及社会分裂为阶级 是剥削产生的现实基础。剥削的产生出自于分配,不仅指消费资料的分配,而且 指生产条件的分配。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取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3、剥削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

3、下,原始氏族采取了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不可能产生剥削。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第一次社 会大分工,出现了个体进行的劳动和由个人支配的剩余产品,逐步形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当社会分裂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奴隶主和奴隶时, 人类进 入了奴隶社会。奴隶制是欧洲大陆氏族制度解体后出现的第一种剥削制度,而在东方大陆上,氏族制度逐渐由公社制度所代替,产生了以公社和国家所有制的东 方专制主义。4、剥削的发展。继奴隶制之后,欧洲依次出现过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在这三种剥削制度下,剥削阶级榨取剩余劳动和产品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占有奴隶,奴隶主的剥削

4、采取了直 接占有奴隶的全部劳动及其产品的形式。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占有土地,不完全占有封建农奴,封建主的剥削采取了地租形式。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的结合是通过劳动力的买卖进行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按劳动力 的价值支付给劳动者;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力发挥作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等的,后 者大于前者,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的剥削采取了占有剩余价值 的形式。5、剥削的消灭。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再到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的依次更替, 表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 观规律所决定的,表现为历史上的一种进步,这种进步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来 实现的。

5、但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然要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6、三种剥削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种剥削制度:即奴隶制、 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这些剥削制度有着共同的本质:对剩余劳动的剥 削。然而,不同的剥削制度,榨取剩余劳动的具体形式又有区别。在奴隶社会, 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都为奴隶主所有,奴隶主的剥削采取直接占有无报酬的奴隶 劳动及其产品的形式,这是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形式。在封建社会,地主 阶级榨取剩余劳动采取占有地租的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租先后采取 劳

6、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的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成为商 品,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采取占有剩余价值的形式,相应地对雇佣劳动者的必要劳动则采取支付工资的形式。工资这种形式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 剩余劳动的剥削,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获得了报酬;其实工资不过是工人的劳 动力价格,是为维持工人生活的必要劳动部分;剩余劳动形成的剩余价值则以利 润的形式为资本家所占有。剩余价值在不同种类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和土地 所有者之间瓜分,又采取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具体的形式。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中,都存在过从属性质的剥削形式,如商人通过不等价交 换进行的剥削,高利贷者的高利贷

7、剥削等等。7、资本主义的两种剥削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剥削与相对剩余价值剥削。随着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剥削方法逐渐由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剥削转 向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剥削。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方法,这是一种文明的、 精巧的剥削手段。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 性的革命”它带来下列后果:A、把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把先进管理应用 于生产过程。B、导致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从而承认工人 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的普遍规律。 随着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旧的分工 将会逐渐消失。C、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经济繁荣时期,工人不 仅必要的生活消费资料增加了,工人阶级(他们的全部后备军现在都积极参加进 来),也暂时参加他们通常购买不起的各种奢侈品的消费。由此,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 从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现存形式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 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技术基础本质是保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