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432500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建筑物理热工阶段测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1室内热湿环境的构成要素有: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2影响室内热湿环境的室外气候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微波辐射和降水。03影响热湿环境的室内因素包括,设备产生的热和湿,和人体产生的热和湿。04影响自然对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风速。自然对流的热流方向是由下向上的,进、出气口之间距离越大,越有利于对流。0影响受迫对流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热流方向。07假如空调设备使得室内冬夏两季温度、湿度和风速都相同,则人体冷热感觉必然相同.8即使冬夏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都相同,由于壁面辐射不同,人体仍可能感觉冬冷夏热。09在传热的三种方式中,对流方式不需要彼此接触,也不需要传播的媒介.1空调

2、是采用辐射方式传热的热工设备。11热汀是采用对流方式传热的热工设备。12人体与室内环境之间保持负荷热平衡,是热舒适的充分与必要条件。1人体与室内环境之间处于正常热平衡,即能保持热舒适。14“热舒适”要求人体的各种散热中,辐射方式占据最少的比例.5人体与室内环境热交换的方式有:辐射,对流和导热.16玻璃能够透进太阳光、加热室内,阻挡红外线透出散热,形成温室效应。7玻璃能够透进红外线、加热室内,阻挡热空气透出散热,形成温室效应。封闭空气间层内部的热辐射,仅涉及红外线辐射。9封闭空气间层能够阻断实体材料的对流传热,因此增加了保温能力。2低辐射玻璃比普通玻璃更多地反射红外线,因此增加了保温能力。21空

3、气间层内壁铺贴反射薄膜,有利于减少对流传热。呼吸玻璃运用通风间层手法,有利于减少辐射传热。3保温材料受潮后,由于水代替了孔隙中的空气,导热系数将显著增大。4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必然越轻越好。3外围护结构的传热中,表面换热过程通常只涉及导热传热方式。3实体材料层的热阻与其厚度成正比,与其导热系数成正比。37地坪热损失比墙面更大,应加强保温构造。8由于大地的蓄热作用,地坪热损失比墙面小。39采暖建筑使用外保温构造,有利于防止结构内部冷凝.4冷库建筑使用外保温构造,有利于防止结构内部冷凝。1间歇使用房间采用内保温,有利于实现快速升降温。42外保温构造保护主体结构减少热胀冷缩,有利于防止开裂渗

4、水。43外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的设置,必须保障采暖时室内壁面温度等于室内气温.44外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的设置,必须保障采暖时室内壁面不结露.45保温综合设计中要求选择规整的平面与体型,是为了减少传热异常部位.46保温综合设计中要求选择规整的平面与体型,是为了减少散热表面积。7建筑外形设计借鉴高层建筑减少侧向风载的手法,是为了减少对流散热量。48采用非贯通式热桥,是为了减少热桥部位散热。4非贯通式热桥设置在室外侧有利于保温,因为此处温度高所以辐射少。5断桥窗框由于增加了窗玻璃的反射系数,可以提高窗户的保温能力。1为减少外墙散热,应控制建筑北朝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52夏季室外综合温度是室外空气温度与

5、太阳辐射等效温度之和。3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通常小于室外空气温度。4遮挡日照和加强表面反射可以降低夏季室外综合温度。55采用低辐射玻璃可以有效降低夏季室外综合温度.夏季室外综合温度随围护结构所处位置不同而起伏变化。57建筑热工中的“地方风”是指季候风、穿堂风等。58建筑热工中的“地方风是指巷道风、庭院风等。59加强对阳光的反射,属于建筑防热中“减少室外热作用”方法。6立体绿化全面遮阳,属于建筑防热中“减少室外热作用方法。61呼吸玻璃通风散热,属于建筑防热中“减少室外热作用方法.62自然通风减少余热,属于建筑防热中“减少室外热作用”方法。63关于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利用竖向井道组织对流属于“风压”。

6、64关于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门窗布置形成穿堂风属于“热压”.65关于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改变门窗扇角度,调整室内通风流场属于“风压”。6关于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加大室内进出风口之间的高差属于“风压”。67关于自然通风的动力因素,导风进入建筑组群属于“热压”。68墙面绿化可以遮阳,但并不能降低室外综合温度。6绿化蒸发时消耗的汽化潜热,能够降低局部空气温度。7喷雾降温的作用原理,是因为提高了湿度而降低室外综合温度.71喷雾降温的作用原理,是汽化耗热而降低空气温度。2建筑正对风向,即投射角为0度时,对后排建筑的影响最小。3通风屋顶的开口常采用山墙通风、老虎窗通风和女儿墙通风等布置形式。74外墙内壁降

7、温至发生冷凝时的温度,称作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7发生冷凝时,实际水蒸气分压力超过了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发生冷凝后继续降温,相对湿度在达到饱和后将持续上升。77沿水蒸气渗透方向,材料布置应先疏松后密实,有利于防止冷凝。7为防止内部冷凝,采暖房间宜内侧采用密实的结构材料,外侧采用疏松的保温材料。79隔蒸气层应设置在水蒸气流入侧,即墙体温度比较高的一侧.8采暖房间,隔蒸气层应设置在保温层外侧;冷库房间,隔蒸气层应设置在隔热层内侧。81为防止地坪返潮,应采用热阻较大、且表面尽量致密的材料。82为防止地坪返潮,应采用蓄热量大、而有一定吸湿能力的材料。83为防止热桥表面冷凝,应加强供热通风,或用家具和装修加

8、以隐蔽。84针对高湿房间顶棚冷凝,可设置斜面、弧面吊顶引水排水.5太阳位置用高度角和方位角标示。其中方位角以正北向为度。6太阳方位角和时角表达相似,都以正南向为0度.按太阳方位角和时角表达,正东方向为 +90,上午六点.8影响太阳位置的三个参量是地理纬度、地理经度和时角。89赤纬角表达季节,冬至日的赤纬角是+237.90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的余角。91建筑热工使用当地平均太阳时,需要根据当地的纬度与标准时换算。92北京时间就是北京当地经度的平均太阳时。9太阳方位角15,时间1小时;经度差5,时差1小时。4地方时与标准时换算,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分钟。95日照棒影图中,影

9、子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棒高影长之比是太阳高度角的正切。9遮阳形式中,垂直式针对东南、西南朝向.97遮阳形式中,水平加垂直(综合)式针对东北、西北朝向.98遮阳形式中,挡板式针对东、西朝向,实际中常用卷帘方式。9水平式遮阳板不应紧贴墙面,而要留出空隙,避免阻挡上升热流。00 遮阳板应设置在室内侧,避免板体晒热后形成两次辐射。光学计算题1有吊灯向空间各个方向均匀发光,其光源光通量为1256l,求此灯正下方2米处水平面上工作点(P1)的照度和该点侧旁1米处工作点(P)的照度.(作计算草图)已知:F 1256(lm);W =4p; 2();l = 1(m) 求:E1;E 解:(均匀扩散,呈球面分布。对

10、于任意球面,有 W A r = p r r p ) I F/ W = 1256/ 4p = 00(cd) I rs a 对于P1点,有1 h (m);a1 = 0,cos a1 = 1; 则E1 = /r1 cs a1=00/ 1 25(lx); 对于P2点,有=h+ l = 5(m);co a2 h / r 2 5 ; 则E2 =/r2 co a2=100 / 5 5 /5 85 = 7.(x);答:工作面上P1点照度为25(lx);P点照度为1.9(lx)。2某灯向下半球空间发光强度均为10cd,该灯正下方,直线距离m处,有水平放置的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已知其反射系数为0。8,求材料表面亮度

11、值。若材料表面蒙覆一层透射系数为0。75的玻璃,则材料表面亮度降为多少?已知:I10(cd);W =4p;r 1(m);a ; r 0。8;t= 0。5 求:L;L 解:E =I/rcos a =10 / 00(lx) = E r = 00。8 = 80(a) 或= r /p = 80/314 25.5(cd/m) 当蒙覆一层玻璃时,透过玻璃到达材料的照度变为 = t = 10 0。75 = 5(lx), 则材料的表面亮度为L=E r 758 =0(sb); 光线从材料表面再一次透过玻璃到达观察者 L=L t=60 0.75 = 45(s)答:材料表面亮度为80(ab)。若蒙覆一层玻璃,材料表

12、面亮度降为45(sb)。热工计算题有200厚钢筋混凝土外墙(=15w/mk),内2厚、外30厚水泥沙浆(=.9w/mk)。室内气温20,室外0.设定内、外表面换热阻为0.115 mk/ w和0043 k/ 。 求:该外墙总热阻;热流强度;外墙内、外表面温度。已知:d1=0。05 ;1=093/mk;d0.2m;2.51 w/k; d=0。03 m;3=0.3w/k;Ri 0.03 mk/;Re =0.15 mk/;ti20C ;te=C求: q i;e解: Ro Ri+ 11+ d/2+ d/3 R= 0.115+。2/0。3 2/1.51+ 0。0/0.+ .03 =0。35mk q ( i

13、 te)/Ro=(20) /0.35=7w/mq=(tii) / Ri;i= ti Riq = 20-.155=13。4 C q= (e- te) Re; e= te Re q = +0。4357.5C答: 总热阻为。35mk /w;热流强度为5w/m;内、外表面温度为1。4 C和5 C。 误1:Ro;遗漏i Re;误2:iti+ R q,壁温高于室温;误2:求时无算式推导。2已知某外围护结构的实体材料层热阻为。32mk ,欲使其总传热系数达到1 w/mk,需加设导热系数为0 /m的保温材料多少毫米厚度?(内、外表面换热阻同上题)已知:R = 0.342k /w; Ko. w ; x= 0。1w/mkRi= 0。43 mk/w;Re= .11 mk/w;求: d解:1/ Ko= Ro Ri+R+/x+R ;d = 1/ Ko(Ri+R +Re) x = 1 (0430.342 + 05)0.1 =0。05m0mm答: 需加设保温材料0毫米厚。 误1:加R新R,未计入Ri Re;误2:无算式直接代入数据,或缺少代入数据环节。3已知室内空气温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