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324190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学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学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学课程设计(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助学院校:自考助学专业:姓名:自考助学学号: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河南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年 月采矿课程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学生学过井巷工程、采矿学、矿井通风安全等课程,以及通过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其目的 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采矿课程设计是属于教学性设计,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拟定。学生应根据设 计题目 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独立地完成计算、绘图、编写 说明书等全部 工作。设计中要认真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

2、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 设 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作到分析论证清楚、 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目录1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井田地质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地层错误!未定义书签。构造错误!未定义书签。井田范围及储量错误!未定义书签。井田境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井田储量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的工业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设计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年储量及服务年限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工业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矿井服务年限 错误!未定义

3、书签。2井田开拓错误!未定义书签。井田内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开拓方案的选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方案经济比较错误!未定义书签。确定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3采煤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选择确定采煤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巷道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主要参数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煤柱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上下山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回采巷道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联络巷的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车场形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胴室错误!未定义书签。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掘进出煤率及采区回采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回采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作面

4、循环方式和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1井田地质特征、矿井储量及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地质特征平顶山煤田处于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延部位,淮阳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反射弧 顶部,为纬 向构造与山字型构造的复合部位,由于二者的共同影响,使得整个煤田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向 的复式褶皱(李口向斜、灵武向斜、郭庄背斜、牛庄向斜、诸葛庙背斜等)和大断层(白石 沟逆断层、锅底山正断层、山庄逆断层等),总 体构造线为北西向。追溯区域地质历史,平 顶山煤田曾受到中岳运动、少林运动、怀远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六期 构造运动的影响,在C一P煤系沉积以后,燕山运动最为重要,使区内中

5、生代及其以前地层(包括前震旦纪)卷入了这 次运动,形成了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并拌有中酸性岩浆侵入。喜山运动在本区主要表现为差 异升降运动,并使先期断裂再次活动,形成了一幅复杂的构造图案。井田地表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依据钻探工程揭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固山组、 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和第四系。1.1.1 地层本井田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岗山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 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和第四系。寒武系蜀山组系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厚度大于68m,为灰色厚s巨厚层状 白云质灰岩。石炭系本溪组上界为太

6、原组L7灰岩底面,?下界为蜀山组白云质灰岩的顶 面,厚度平 均为,?主要为浅灰色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和深灰色、灰黑色炭质泥 岩。石炭系太原组上界为L1灰岩的顶面,?或为山西组底部砂质泥岩的底面,下界为本溪 组铝土质泥岩的顶面,或L 7灰岩的底面,厚度为53s86m,平均,?由深色生物碎屑灰岩、 燧石灰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煤组成,间夹菱 镁质泥岩薄层,庚组煤位于本组下部灰 岩的上部。二叠系山西组上界为下石盒子组砂锅窑砂岩底面,下界为太原组顶部灰岩顶面,厚87s 114m,平均为,由浅灰绿、深灰色中细粒砂岩、泥岩和煤组成。含煤2s 5层,为己组 煤。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上界为田家沟砂岩的底面,下界

7、至砂锅窑砂岩的底面,厚度284s311m,平均,?由灰黄色、深灰色中s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 岩所组成。依据岩性和含煤性,自下而上分为戊组煤、丁组煤和丙组煤。二叠系上石盒子组上界至平顶山砂岩底面,下界至田家沟砂岩顶面,厚 294s331m,平均314.5m。?主要由灰白色、灰黄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 岩及劣质煤层组成。自下而上分为乙组煤和甲组煤。二叠系石千峰组在井田内出露不全,厚度0255m,平均。主要由平顶山砂 岩等组成。第四系厚033m,平均为11.93m。主要为黄土沙砾滚石(平顶山砂岩和 石千峰组砂 岩)之山坡残积物分布于低洼处,厚度不大,表土平均2m厚。1.1.2 构造受区

8、域构造的控制,特别是李口向斜及锅底山正断层的影响井田构造总体上为一北北东 向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100 ,倾向10。,倾角6? -18 o在此单斜构造之上 发育有一条大中型断层和少量小断层,褶皱构造不发育。(一)褶曲井田内的褶曲构造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断层面附近的拖曳小褶皱及挤压 揉皱现象, 它是断层的伴生褶曲,不具独立的构造意义,因此,将其放在断层构 造中论述;另一种是宽缓 的小褶皱,规模较小,它对巷道的布置和岩层产状及矿井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井田内褶皱主要为晋沟向斜,该向斜在井田内的南东部较为明显,向北西方向在39-18 孔北约150m处消失,延伸长度2000m左右,它对井田内各煤层

9、的产 状,巷道布置均有一 定影响,但由于甚为开阔,故伴生构造少见,对煤层厚度影 响也不明显,仅局部对生产影响较 大。井田内背斜不发育,揭露较少,控制程度较差。(二)、断层井田范围内的大中型断层共有二条(见主断层一览表1-1),其主要特征如下:F1锅底山正断层该断层走向N25 s 50。W,倾向南西,倾角60 -70 ,落差110200|71,位 置在四矿西南,三矿西北部,在一、四、六扩勘区内有六个钻孔控制,地表有 零星露头控制。(三)矿井小断层矿井小断层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一般不能控制,?只能在矿井地质及巷道掘进 或煤层开采 过程中才能发现,这些小断层数量不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等特点,给矿井地质工

10、作带来些许 不便,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之一 表主断层一览表编 号名称 及性 质产 状落差 (m)延展长 度(m)控制工 程简要描述控制 程度走向倾 向倾角F1锅底 山正 断层350 310 南西607010020046-6 孔 46-7 孔 46-8 ?L 47-14 孔 47-7 ?L 42-12 孔 39-17 孔 39-8 7I等矿区外控制工程很多,区内无 控制工程,其小山北分支断层 为该井田二水平南部边界可靠井田范围及储量1.2.1 井田境界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开 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认。一般情况下以下列情况为界:

11、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安煤柱为界:3、以相邻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4、人为的划分井田境界:平煤天安公司一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东以26勘探线为界与十矿相邻,西以36勘探线为界与天安四矿、六矿相邻,丁组煤层南起老窑采空区下界(+45”+110m之间),北至600m等高线,戊组煤层南起露头北至-650m等高线,己组煤层南起 240m北至-800m等高线,庚组煤层南起250m北至800m等高线。东 西走向长5公里,南 北倾斜宽公里,最大面积平方公里。南邻二矿,北为人为边 界,是一矿的延伸部分。经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20

12、01年换领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登记面积平方公里,开采深度由+150m至800m标高,有效期30年。一矿采矿登记边界主要拐点坐标为:D0101, .00, D0102, .00D0105, .00D0108, .001.2.2 井田储量矿井储量是指矿井边界范围里,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符合国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 储量,又称矿井总储量。它不仅反映了煤炭资源的埋藏量,还表示煤炭的质量。本井田采用等高线法计算储量,该方法是目前我国所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O等高线法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间距相近的以等高线为边界划分为一块,如此把井田划分为几块,在CAD图上算出每一块面积及平均倾角,再算出其倾斜面积,依据各

13、 块煤厚及容重算出储量,再后相加既的矿井的工业储量。1.2.3 矿井的工业储量矿井工业储量是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 A、B、C三级储量之和,其中高级储量A、B级之和所占比例应符合表1 -2的规定。由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上提供的资料可计算出来设计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见1 3o表1一2矿井高级储量比例地质开采条件储量级别比例()简单中等复杂大型中型小 型大型中型小型中型小型井田内A+B级储量占总储量的比例4035253540202515第一水平内A+B级储量占本水平储 量的比例70604060503040不作具体规定第一水平内A级储量占本水平内储 量的比例40301530

14、20不作具体规XE不要求表13 矿井工业储量汇总表煤层名称工业储量(万吨)备注ABA+BCA+B+C煤层45723048762007620符合总计45723048762007620符合1.2.4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设计储量等于矿井工业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后的储量;计算 公式如下:矿井设计储量二工业储量一永久煤柱损失永久煤柱为:井田境界、断层、铁路桥、村庄保护煤柱;永久煤柱的留设:本井田范围内无河流、断层及其他构筑物,因此只需要计算境界保护 煤柱。井田境界保护煤柱的留设:井田境界处保护煤柱均留设25mo计算得总的损失煤量为万吨。故,矿井设计储量二工业储量一永久煤柱损失125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保护煤柱、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煤 量后乘以米 区米区米出率的储量。矿井设计可米储量计算公式如下: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二(矿井设计储量一保护煤柱损失)采出率保护煤柱为:工业场地、风井场地、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护煤柱。1 )、工业场地保护煤柱的计算:按规范规定,年产90万t/a的中型矿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为公顷/10万吨。故可算 得工业场地的总占地面积:S二X9公顷二108000 ( m2)。工业广场占地面积为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