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32256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讲述的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发生的同样对世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课标精解】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 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目,第一目为“新时代的曙光”,是全课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老师们已非常熟悉的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采取的措施以及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在小字部分简述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及其内容。第二目“十月革命的意义”,包

3、括“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等。【学情分析】十月革命的内容对于初中生而言相对比较陌生,课文中的一些概念难以理解,如苏维埃政权,课文中一些知识联系也难把握,如十月革命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关系,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关系等。中俄(苏)关系在历史上比较密切,中国历史上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就涉及了俄(苏)有关历史内容,学生对俄(苏)有关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2)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

4、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3、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导言中的两个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围绕“十月革命为什么发生,”“十月革命胜利后发生了什么”等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原因和意义。重点解读:(1)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

5、意义。(2)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处理方法:通过展示文字资料,学生合作学习,概括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展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报刊等图片,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2、教学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难点解读: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

6、识其存在的暂时性。处理方法:通过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逐层深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历史原因、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什么是两个政权?明确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结合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来理解。【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2、启发式教学: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和学习兴趣。3、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5分钟设计一:多媒体展示世界现代史的概念。【设计意图】明确世界现代史含义以及它的划分,为今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介绍: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1917年)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设计二:多媒体展示列宁照片,指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教师提问:他是谁呢?学生回答:列宁。教师介绍:对,

8、这是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就是他,成功地领导俄国的十月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设计思路列宁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伟人,点明由他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如此导入新课,既较为自然,又突出了本课重点。【2、讲授新课】30-35分钟一、新时代的曙光多媒体展示下列图文材料。材料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种类增长棉纺织品76%生铁190%熟铁116%煤炭131%铁路增加到32000千米问题:材料1反映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数据方面来分析)学生:1861年改革以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多媒体展示下列图文材料。材料2:1861年改革后,俄

9、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问题:材料2反映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数据方面来分析)学生: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合作探究: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政治: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经济: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说明: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多媒体展示下列图文材料。材料3:俄国在“一战”中的状况1914年-1917年,俄国有

10、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罢工资料参加人数1914.812月68次3.5万19151000次54万19161500次100万问题: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数据方面来分析)学生:“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设计思路:通过展示图文材料,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分析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探究,使学生在回顾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初步了解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原因,也为下一步了解二月革命作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介绍:“一

11、战”加剧了俄国原本就尖锐的社会矛盾,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就在大战后期俄国首先爆发了二月革命。那么二月革命爆发于何时,主力是哪些人?结果如何?它的性质又如何?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先看课文第一段。1、二月革命自主学习:请每位学生在教材上标出答案。学生回答: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时间:1917年3月主力:工人、士兵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设计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点,将零散的而又不难以理解的知识以阅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问:人民革

12、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继续看课文第2页最后一段小字内容。学生回答:没有达到。教师提问:那么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政策呢? 学生回答: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多媒体展示:七月流血事件图片教师提问:说明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这个政权能否长期的存在呢?学生回答: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不可能长期的存在。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是由于当时工农群众缺乏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所以真正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却没有实现

13、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所以它是不可能长期的存在。自主探究: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使布尔什维克党认识到不可能通过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必须以暴力的方式夺取政权。于是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那么起义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结果如何?2、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学生回答:(1)背景: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并

14、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列宁回来领导革命(2)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3)时地: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 (4)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5)主力: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6)经过:11月6日夜,列宁在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7日,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7)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8)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设计意图】落实教材知

15、识点,将零散的而又不难以理解的知识以阅读课文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学生讨论后,回答)多媒体显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教师提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那么此时的政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呢?试比较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请每位学生请每位学生在教材上标出答案)3、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其采取措施学生回答:(1)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经济: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两种政权的不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政府领导者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采取的措施不同反动人民符合人民利益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资产阶级广大工农群众合作探究: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