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32126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最易发生的五大类疾病,一定要提前预防!听名老中医治病养生春天,万物复苏,也是各种细菌滋生,多种疾病易发的季节。那 么春季最易发生的疾病有哪些呢?一、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理论里,春天的主气是风。虽然一年四季皆有风,但春季 的风尤为重要。因为春季阴气渐消,阳气日长,正是推陈出新时期。 此季气候由寒转暖,忽冷忽热,极易形成风,春风给万物带来了无限 生机与活力。风是六气之首,黄帝内经中说:“风者,进病之首 也。”,“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春季的许多常见病均与风邪有密切关系。当人身体虚弱或出汗当风时,风邪便会乘虚而入,常导致肺 气不宣或伤风感冒(呼吸内科)。所以,春季要注意及时避开能使人致病 的风邪。

2、人口干舌燥,容易造成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发生破裂,使人们预防疾病的能力大大下降。这就给细菌、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导致呼 吸道疾病的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呼吸内科 传染科)、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等,都是春季的常见病。春风携带飞沙,制造噪 声,常常使人心情烦躁、精神紧张、倍感压抑和疲劳,这也是导致对呼吸系统疾病抵抗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及幼儿由于身体免疫功能较低,及自身呼吸道保护机能较 弱,很多老年人还患有高血压(心胸外科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心血管 内科)、糖尿病(内分泌科)等慢性疾病,因而这部分人群春季更易患感 冒(呼吸内科)。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向下

3、呼吸道蔓 延,造成严重影响健康的肺部感染等急症或重症,如肺炎(呼吸内科)、 肺结核(呼吸内科 传染科)、肺气肿(呼吸内科)、肺心病等病患。二、传染性疾病有民谚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早春二月,冷暖骤然变化, 使人免疫力与防御功能下降。冬眠后开始滋生繁殖的细菌、病毒等致 病微生物乘机肆虐,从而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而尤以 儿童为高发人群。1、流感即流行性感冒 (呼吸内科 传染科),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 (神经内 科)、流涕、咽痛、干咳,并伴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有时也 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呼吸内科)或胃肠型流感。潜伏

4、期通常为 13 日, 传染期为 1 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 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2、流行性腮腺炎(口腔科传染科儿科)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其典型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颌下及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一般 2 周 左右可治愈。严重者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肝胆外科)等疾病。 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均可能成为传染源,病毒会通经过飞沫使健 康人受到感染。3、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传染科),是由脑膜炎(脑外科传染科)双球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之始,往往类似感 冒,有流涕、咳嗽、头痛(神经内科)、发热等症状。当病菌进入

5、脑脊液 后,会使头痛加剧、持续高烧、嗜睡、颈部强直、呕吐,甚至昏迷 (神 经内科)休克(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带 菌者或者鸡、鸭等动物,常以空气飞沫形式直接传播。4、水痘(传染科)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 (皮肤科 传染科)病毒引起。主 要表现是发烧、倦怠、食欲减退。在发烧的同时或次日成批出现红色 斑丘疹,几小时后变成如水珠般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疱疹主要出现 在胸、腹、背及头面、头皮、脚底及手部,瘙痒感较重。2天后水疱变 浑浊,易破溃,并逐渐干缩结痂,一般 710 天可痊愈。传染源主要 是水痘(传染科)病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受 到传染。

6、5、风疹(传染科)是由风疹(传染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日 常的亲密接触传播。病毒被人吸入后经过 2 周左右的潜伏期后出现全 身不适,然后开始发热,耳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淡红色斑 疹或斑丘疹出现,并迅速扩展至全身,有奇痒。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 可导致胎儿畸形、早产(产科)或死亡。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未发 病的人是重要的传染源。6、麻疹(皮肤科 传染科)是由麻疹(皮肤科 传染科)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通过呼吸 道飞沫途径传播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感染麻疹后,前 3 天有发 热、咳嗽、流涕、流泪、畏光症状,口腔颊黏膜出现灰白色小点。接 着体温大幅升高,从头部开

7、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并延及躯干、上下肢。 出疹 3 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脱屑及色 素沉着。一般10 天左右可痊愈。7、猩红热(传染科)是主要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为发热、面 部潮红、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头痛、恶心、呕吐等。一般发热 2 天后出现皮疹,从耳后、颈部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 大小。该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8、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眼科),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所引起的结膜炎,可 经空气、灰尘、水或被污染的物品受到感染。春季还常发过敏性结膜 炎,这是由花粉、灰尘、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引起的一种眼科疾病。多

8、 发生于春暖花开季节,还往往反复发作,有过敏体质的孩子更容易发 病,严重者可能引发其他眼科疾病。结膜炎发病时,感觉眼睛内部有 异物,眼睛分泌物增多,视物模糊,眼睛怕光、发痒、流泪、疼痛, 严重时会发生角膜溃疡,造成视力极度下降。三、肝病春季阳气升腾,肝气升发,调理不当的话很容易发生与肝有关的 疾病。原来患有慢性肝部疾病或平时体质较虚弱的人,易致脾胃病 (消 化内科)、肝炎等旧病复发。病毒性肝炎 (消化内科 传染科)是对健康影 响最大的常见病之一,春季最易流行的是甲肝,这也是一种急性传染 病。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常通过与病人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 的日常生活接触而被感染,也可以通过食物感染致病

9、。春节期间聚餐 机会增加和春季大量海产品上市,容易使传播机会增多。人在感染了甲肝病毒后,不同的人临床表现往往有所区别,有的 人会发热、乏力、面黄、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疼痛、关节痛、呕吐、 腹胀、腹泻(消化内科),一周后出现全身或身体局部的黄疸(消化内科) 尿色发黄;有的人会经过26周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而有的人也许症状 会很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也不出现黄疸(消化内科)。四、肛肠疾病1、痔疮(肛肠外科)痔疮(肛肠外科)是春季的易发病,痔疮生在肛门部,是人体直肠末 端皮肤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和淤血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块组织, 并有“十人九痔”之说,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痔分内痔 (肛

10、肠外科)、外痔(肛肠外科)、混合痔。外痔 (肛肠外科)长在肛门外, 凸出一块,一般不发炎时无明显症状,当血管破裂发生血栓时则感剧 烈疼痛。内痔(肛肠外科)生在肛内,常见大便时出血,血呈鲜红色,不 与大便相混,如不及时治疗,时间久了内痔往往脱出肛外,轻的可自 行回纳,重的不能自复。由于反复摩擦可引起局部水肿,疼痛难忍, 活动不便。混合痔为内外痔相连,具有以上内外痔的症状。2、肛瘘(肛肠外科)肛瘘(肛肠外科)也是春季的易发病,它是肛周脓肿(肛肠外科)的续 发病或后遗症。最初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肛内感染沿直肠周围间隙 扩散蔓延、肿胀、化脓溃破成瘘,是一种常见病。不论男女,任何年 龄都可发病,2040

11、岁的男性最多。平素注意肛门清洁卫生,避免腹 泻(消化内科) ,及时治疗肛裂(肛肠外科)、痔疮,炎症初期积极抗感染 治疗等,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3、肛裂(肛肠外科)春天气候干燥,是诱发肛裂的外在因素。肛裂是肛管皮肤纵形破 裂形成的梭形或椭圆形的裂口,且位置多在肛门后正中及前正中。其 原因是大便干燥,排便时努挣将肛管裂伤,加之肛管周围有炎症,使 裂伤久不愈合而形成慢性溃疡。它以特殊的疼痛、便血、便秘 (消化内 科)为特点,多见于中、青年患者,是一种发病率高、痛苦重、可以治 愈而易复发的疾病。如长期反复发作,易出现肛乳头肥大、潜形肛瘘、 外痔、肛管狭窄等。4、其他肛门湿疹(皮肤科)、过敏性结肠炎、

12、便秘(消化内科)等疾病时也易 诱发,给人们工作及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对于肛肠疾病应早期及时彻底治疗,不宜拖延耽搁。春季应注意 避免便秘的发生,特别是肛肠疾患者更应注意。应少食辛辣及过热等 刺激性食品,戒烟、节制饮酒、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 ;适当增加户外 运动、避免久坐;饮食调理无效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润肠 通便药。五、眼部疾病1. 病毒性角膜炎春季花粉、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进入眼睛会导致一些炎症 其中多见的有结膜炎和角膜炎,而且角膜炎以病毒性角膜炎居多。病 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侵袭引起的,这种病毒进入人体后,在 人体的神经组织中潜伏下来,当人体发烧、劳累、着凉或因其他原因 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就会在人体细胞中繁殖,并释放到角膜 组织中,引发病毒性角膜炎。再加上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们很容易 着凉、感冒(呼吸内科),继而引发病毒性角膜炎。2. 干眼症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分泌减少,眼皮组织干燥继而引发的一系列 症状。春季气候干燥、多刮风,眼睛一旦被风吹,泪液蒸发较快,眼 干症状就愈发明显。干眼症患者眼睛多有充血,眼睛干涩,有异物感 烧灼感、痒感,并且伴有畏光、眼红等症状。3. 青光眼(眼科)春天气候变化多端,气压不稳定,会使眼压受到干扰。人的情绪 受到气候的影响,容易变得紧张、激动,从而使得眼压升高,继而诱 发青光眼(眼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