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32090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苗语文的开拓论文题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苗族语言文字开拓与传承的意义拜访著名苗族语言专家陶绍虎所思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同时她是该民族群众间交流思想和传递智慧的重要工具。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由野蛮跨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有无文字与其文明程度直接挂钩。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的漫长历程。苗族的语言文字要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被历史所抛弃。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苗族的语言文字在为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对认识一个民族,推动其文化、教育乃至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在发展,苗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更新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苗文步入20 世纪

2、90年代后新一个世纪的信息快车道, 要如何在其落后的文化教育中提高?如何才能转换为正能量?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个人尤其是值得每一位苗族人去深思熟虑和行动。本文就以 浅议苗族语言文字开拓与传承的意义拜访著名苗族语言专家陶绍虎所思为题,略作分析。关键词【民族苗族语言文字元素奇葩意义】一、访陶笔师笔师:对于白苗的语言我们花苗不懂,能懂的也不多,或者说我们看着书能读。1956 年国家为我们创制的拉丁苗文;创造了,国内的苗族都用这个,这种拉丁文字。A:但是呢,其实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缺点在什么,调不一致;这个调不是我们的问题,比如说 b x d l t s k f 应该说应该像如果我们事先就设定好,我不管你

3、那个民族,那个支系,这个就这个说这个调。笔师:就好像音乐一样d r m f s l x不管你碰在哪,都是这个音。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并不一样,我们的 b 在白苗语中调值是 d , x 在白苗里面 s 这样呢,同样的符号,它还表示不能统一起来,为什么这样,它有它的原因。学好自己方言部分便于学习其他方言的苗文,苗文从开始创制至今,“调 ”的处理一直是所有现行苗文最大的难题,但也一直未得到解决。由于国际国内都把 “声和调 ”混为一个概念,无法将二者剥离开, 致使即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语言学专家都一致认为苗语就是有 8 个调。 5大家都把送气音(吐气音)、浊音、浊送音归结为调。事实上,“声

4、 ”是音质问题,“调 ”是音高问题。也就是说“送气音(吐气音) 、浊音、浊送音”是声,而不是调。A:最后我在想,如果我们要借助拉丁文来使我们苗族的语言走向统一,还有相当的困难。笔师: 国外呢我们的苗文它的思想比较集中,因为大家不管怎样始终有一个统一的想法;在是都使用白苗文,但是我看了, 就是我们只能够先认识认识。它有美国的政府和学者些做了些课本, 我们这里也有一点。当然呢, 慢慢的我现在没有精力来研究这个,我希望我们花苗的年轻一代,用更多的精力来研究这个东西。现因为这种语言不难,我们先辈,他们在教会里面,在学校里面。川南、昭通、贵州这个三角这些苗族的老师是相互交流的, 所以我要到那个白苗的村寨

5、去教书呢, 学他们的语言, 很多白苗老师也来花苗村寨教书,不用, 这些老师半年就会了,他们又会讲又会写,很自然用的也是很娴熟。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讲不讲,包括现在的政府官员在内,也很少讲;所以他们讲呢,那就用汉语沟通吧,交流能够快速一点。所以,我觉得拿一点资料看看,看看不是很完全,但作为一个历史资料,要知道一点,反正有,在我这里呢, 看起来只能够用这个石门坎苗文也就花苗文这套来记录一些事情, 虽然残缺的不全。A:我哪里也收集了一些关于老苗文的东西,但是呢很多都是残卷,我有的这些呢,不多。笔师: 但是它总是, 我从前辈还有教会里面写下来的一些资料来学习,在什么地方,我在重庆,那你苗语讲的好吗?

6、是这样,杨老师你家A:一般吧,只能说,一般能够交流。笔师:你们“老师 ”怎么讲。A: Laok Sib有点借词在里面,Sib Fub 呢这个是白苗,学习白苗以后才懂得这样子说。笔师:但师傅又有我们文山这边 Guk Ndeud 是什么呢,就是书匠的意思,如果直译成汉语的前面是匠,匠人的匠,后面就是书;好像啊就是木匠、石匠这些,它是书的匠人,匠人又在我们苗语里面还有指导,帮助等意思,也有老师的意思。我不知道你们今天行程, 我以为你们今天有时间, 所以我们慢慢的来做点饭吃点东西, 然后慢慢的回去,因为你们要走,所以我拿点资料,这个苗文呢,把它输入设置,放回我的电脑C 盘里面,然后在你的电脑上这个就会

7、显示出石门坎苗文来,这种石门坎苗文,你也可以从英国网站上下载, 下载的资料呢, 它是不能够取而代之的, 你可以看看因为它是用英语来注解的,而我们讲这种文字历史发展的过程呢,是用调的。它这个这个调呢有 1 2 3 4 5 6 7 七个调,这是石门坎老师在解放初期定的七个调,其实才六个调,六个调呢,主要是用 1 3 5 7 来拼写汉语的借词,阴阳散去,它就这几个调,所以呢就用 1 3 5 7 实际上这六个调。而且我们拉丁文, 其实留为什么有八个调呢, 因为刚才杨老师讲这个浊音, 很奇谈, 弄不清,它就用 l k f 来加以区别。见着师母好高兴,住着自己温馨的小房, 新闻同时播放着,师母很是热情,

8、你们拿去看看研究一下,我们要回重庆,师母有点惊讶,你们这个行程实在太紧凑的。A:从重庆来,实在是没有时间,他们两个是很想来看望两位老人家。笔师:这个我们就简单说下,这个拿去参考一下,跟这个带子一样,跟书一样,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 想找个时间专门做一个专访, 这个有基本的内容在里面,不太完全不管怎样,书里面东西多一点。这已经很好了,我这里只有最近的一个,其余的都给人了。Bdeud 这个 b 应该是 n 才是( Ndeud ),b n 两个在一起,我以为是对的所以就按下去了。这个也有不足的地方, 今年我在去威宁讲课的时候重新补足一下, 这个是花苗文, 这个是白苗文, l b be t 白苗文就多了

9、一个 bl ;这个这些呢,我查看了一下贵州省、云南省等民委编的一些词汇,我们这个都快够了,足够用了。这是 o v ei 然后多看看,关于注音的问题,就看看老师讲的。我们苗文呢很多读音不准,有很多辅音在里面;有这个 he e 还有鼻音在里面,这个分不清楚的时候很难读,慢慢看吧。还有,我看这里,这个要拉到这边来,你慢慢去体会这个,如果我来做这个,只是拿拉丁文来注音; 我们如果真的读准这个音, 是必须要加一些符号的, 不是用后面那个音调来改变就行,这个用韵母,声母就韵母,调号就调号。A:现在我们为什么我说楚雄规范苗文和别的,它往往调号和浊音是混在一起的;所以我说有的老师自己都弄不清楚,有时候应该是浊

10、的符号,他就弄不清了。笔师:你拿去参考一下,还有些课文读,这种呢都加上了苗文。其实这种字不难,是我们自己把它搞难了,给顾阿卯(我是苗族)侯老师是文山的青苗,你们是重庆的遗属红苗,红苗Hmongb lab / Xyoo ,重庆南部红头苗(简称红苗)自称蒙啦(西部方言) ,重庆东南地区红苗自称熊(东部方言) ,我看了王老师( WangFuYang)写的,我们是贵阳以西都叫川黔滇方言。二、苗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苗族,中华大地上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民族。 她历经了千年的风雪沧桑至今仍傲然屹立于东方神州乃至定居于东南亚、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的广袤土地上,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古老民族。

11、千年的战乱纷争和逃亡生活让这个本就疲惫不堪的古老民族遗落了珍贵的古苗文,多的方言土语。如此的不幸境遇给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产生了众加之当今经济全球化、 知识信息化、 社会开放化, 苗文化耳听面授和言传身教的继承形式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苗文化的传承迎来了空前而巨大的危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苗文化的传承仅两条路可供抉择,要么驶上历史发展的快车道紧跟时代步伐, 要么浑浑噩噩奄奄一息地躺在滚滚时光烟尘之中等待着灰飞烟灭的那一刻。文字是记录语言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媒介, 她可让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们交流思想学习传统文化。 古苗文的丢失让人惋惜,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 柏格里苗文

12、以及拉丁形式苗文的问世填补了古苗文的缺失空白,给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缕灿烂的曙光。尤其是拉丁形式苗文的诞生,给苗文化的信息化、全球化打开了一道无比宽敞的大门搭建了一座浩无边际的巨大舞台。新苗文的创制不仅给苗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提供了优秀的平台,还给苗族同胞学习母语搭建了绿色通道。苗文对苗族文化的传承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她是专门记录苗族语言的文字,可对苗族语言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记录。而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苗文对传承苗族文化记录苗族文化是异常重要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其他非苗文所不能办到的。既然苗文在记录苗族语言和文化方面有独特优势, 那么新苗文的境

13、遇又是怎样的呢?柏格里苗文创制已逾百年 (1905 年创制 ),现代拉丁形式苗文创制也近六十年了 (1956 年创制 )。这两种形式的苗文,除了苗族语言文字专家、学者和热爱民族文化的部分民众掌握之外,再无更多的人学她用她传播她, 就连一些苗族乡镇也没把苗文纳入教学之中。 一个人口过千万的民族其文字的掌握程度竟然如此之低,实在让人有些欲哭无泪。要想留住苗族的根,苗族的语言和文化永远与历史共存,那么就必须普及苗文。文就必须发在苗族教育事业,提高苗族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提升民族整体素质。要想普及苗在苗族学生的比例达到一半及以上的地区或者校点实行苗汉双语教学, 在达不到比例的地区或校点开设苗文兴趣班或

14、苗族文化兴趣小组, 做好抓住儿童的语言发展黄金期, 鼓励民间开办具有苗族特色的学前班及早教班。16岁的孩子正处在大脑语言中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孩子的语言可塑性强,良好而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民族感情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创建和修复作用。依托文艺团体,鼓励民间创办农民苗语文学校。这又是民宗委、 民宗局和苗学会能做和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 教会是苗语重要组成部分,教会人员的苗语文素质直接影响着苗族的未来。文艺团体是苗族先进文化的代表,文艺团体苗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苗族人民的形象。提请国家在升学和就业上加试苗文,作为苗族考生加分的必备条件,促使苗文自然上升为苗族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5这是我们各行各业的人都必须努力争取的,我们的人民代表应该做的第一件大事。只有使我们的语言文字成为大家获取“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和尊重”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