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43169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友兰论(一)读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前几天,一位老先生和我谈中国哲学,说如果我到她那个年龄,对哲学的理解将更深刻。仔细想来,很有道理,人随着阅历的增长,对社会和自身的见解也会越来越深,对事物的理解也更加进一步。读书也同样,看过一次是一种结识,看的多了想的也就越多,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了。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在两年前就看过,目前看来又是一种味道。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写的十分简要扼要。这个总结部分,在我看来所有学中国哲学的人都应当注意。虽然篇幅不长,然而从中可以看出冯友兰这位哲学老人显得很自信,很乐观,这篇总结正是她伟大的遗言,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伟大预言。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中说:“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

2、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有学者说,冯先生晚年不准备提出自己新的思想体系,我不批准这种说法。迄今为止,除冯先生没有一家的“中国哲学史”是用完整的思想脉络,平实的语言编撰而成的。这部中国哲学史新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体系,这个体系不是只从这一百六十多万字中找,而是结合冯先生生平著作的。这些都是题外话。什么是哲学?在哲学史上,提出:哲学是人类知识的总名;哲学是初级科学;哲学是太上科学等这样某些概念。冯先生觉得这些都不是合适的定义,她觉得“真正的哲学的性质”是“最哲学的哲学”,是对实际无所肯定,如其否则,它就不能称为科学命题。全书绪论

3、中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结识,因此可以说,哲学是对于结识的结识。对于结识的结识,就是结识分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结识之,这就是结识的反思。”新理学中有“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所谓“实际”,是指事实的存在者,所谓“真际”,是指不存在而有者。冯先生觉得,宇宙之间除了实际的事物之外,尚有许许多多非实际的有者,亦即“真而不实者”,“不存在而有者”。“真际”与“实际”这组命题,与朱熹的理和气是一道的。朱熹觉得宇宙中有理有气,任何具体事物的生成要有理,也要有气。“理”是根据或本原,是“生物之本”;“气”是材料,是“生物之具”。她

4、用形而上和形而下来解释理和气。理和气的关系,朱熹在文集答王子合中说:“气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所谓理为主,便是理主宰气,气由理所判约。她将理的全体叫做“太极”。朱熹在大学章句补格物传中明确地划分了结识主体和结识对象。这样在朱熹的理论体系中就没有单独说那个是用理来说的,那个是用气来说的。冯先生把“真际”与“实际”对立起来,而朱熹觉得是互相依赖的,这是她们的不同之除。由此可见,“对实际无所肯定”就是对精神世界的反思。对实际无所肯定,是从抽象思维角度来对实际的事物反思,从中得到对人的启示。我此前论过金岳霖先生,哲学是概念的游戏,这句话。黑格尔在她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觉得中国是没有哲学的,对这个论

5、断,国内哲学界的前辈都批判过。按照西方哲学的原则而言,中国是没有哲学的,由于她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命题的分析,而是对如何做人、过去目前将来人的命运的说法和研究。前些日子,有人问孔子算不算哲学家,我想她觉得孔子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只从论语里是找不出什么的。在我看来,孔子的体系不是没有,而是不太明显,要下工夫好好研究的,并且论语中对哲学、文学、政治、美学等各方面均有论述,不能与西方哲学著作同样,它是个综合体。冯先生对王浩先生说西方解决人生问题的是文学,不是哲学。(追忆冯友兰几点感想与回忆,王浩)这也是西方与中国的不同,中国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人的研究,从整个层面来说,中国哲学就是“人学”。冯先生在总结

6、中说,自己的“新理学”体系无非也是四组命题,也是概念的游戏。她说:“由于金岳霖没有阐明,人们也没有结识到哲学在实际生活中也许发生的功用。就人的实际生活说,哲学中一组组的对于实际无所肯定的概念,看着似乎是无用,但也许是大用。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此前也觉得哲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问研究等方面,而要注重它的功用。无论是老式的儒道释,还是讲今生讲来世,都是说人与社会如何,就会在此后得到如何的成果。金岳霖先生的话也正是中西哲学的一种差别。西方哲学很注重逻辑关系、重要命题。在中国也有出名的“白马非马”说和“墨辩”这样优秀的逻辑思维思想,就是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中也有逻辑思想,但究竟没有形成规模。实际就与这

7、个有关“人”的学说有关。周敦颐教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这里也说了这个道理。做人要做学道的人,做“乐”的人,这个人就是要做一种对人对己“仁”的人。孔子觉得人是有三种的,一种是圣人,一种是庸人,一种是愚人。但无论那种人,她总有自己的思维。我和朋友聊天是说,这个人无论你有多懒,只要一有时间都要想问题,不管是想此前的,还是目前的。对于学习哲学的人,不能只从哲学概念上或学问上来考虑问题,要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至于说有多么深刻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了后用了没有。冯先生在总结中辨别了哲学家和哲学专家的不同,提出“哲学概念,如果身体力行,是会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发生提高作用。这种提高,中国老式哲学叫做受用

8、”。理学家觉得,人是可以感受到圣人的道德风尚的,可以通过她们的言谈举止,也可以通过她们留下来的书籍、语录。魏晋人觉得情移于外,而内心虚灵澄静,才干发现自然之心,甚至是山水给人心灵的触动,这也就是会心。这个与理学家所讲的是同样的。中国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呢?冯先生觉得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前些日子谈儒家的“薪火”问题。儒家的“薪火”是什么,照我的见解,用张载的横渠四句回答最为恰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儒家的“薪火”。冯先生说:“人在发明历史文化的时候,她就为天地立心了。”匡人拘禁了孔子整整五天,弟子们都紧张孔子的安危,孔子却镇定自若,开玩笑的说,周文王死了之后,

9、一切文化遗产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是要灭亡这些文化,那我也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灭亡这一文化,那匡人就不会把我如何。这个“立心”就是为社会有所奉献,照我的理解,不仅仅发明历史文化,而是要对社会对人作奉献。这个奉献并在多少,而是在于你做了没有?老式儒家是讲求做什么了,但对做的如何不太讲究,有句俗话叫人心没尽,人是不会满足自己目前的成就或获得的东西的,她但愿越多越好,而儒家的这种结识正是她们精神境界高的体现。对于“命”各家各派均有论述,如何挣脱世俗所谓的命运,冯先生觉得提高了精神境界,就会以哲学替代宗教。实际无所谓命运,这些都是对自己心理的安慰而已,人均有自己的信奉。我们常说汉族没有自己固定的

10、信奉,这是从派别而言的,此前友人说儒家是儒教,我不承认这样的论断,她们说从功用上来说儒家就是宗教。儒家对于人而言,它是人可以信奉的学说之一,从功用上是可以替代宗教的,目前的多种学说都可以使人自觉信奉,难道都是宗教吗?这四句话简朴的说,它阐明了“人之所觉得人”的因素,儒家倡导的是入世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要造福人世。“立心”与“立命”就是天人合一,“继绝学”与“开太平”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由此两项高度概括了儒家学说,因此我觉得这就是儒家所传的“薪火”。冯先生走的是“无我”的人生道路。她所谓的“我”是指“有私”和“主宰”,所谓“有私”即个我,指为个人名利而计较的心,也就是宋明力学

11、所谓的“人心”;这个“主宰”即自由意志,它不仅涉及道德意志,还涉及超道德意志。换句话说“自同于大全,并不是我的完全消灭,而是我的无限扩大。在此无限扩大中,我即是大全的主宰”。冯先生对张载正蒙太和中的这句话进行反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中有关对立在先的说法应当是“仇必仇而解”,她反对这种结识,觉得是“和”在先,这个统一在先是从逻辑上说的,而不是从时间上说的。事实上矛盾中的对立统一,我觉得犹如,太极中的阴阳,是哪个在先或是哪个占的多,这些是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这个中是阴气多,显阴性。那个是阳气多,显阳性。矛盾中的对立统一也应是这样的。冯先生有这样一种预见:“现代历史是向着仇必和而解,这个方向发的,但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所需要的时间,必须以世纪计算人是最聪颖、最有理性的动物,不会永远走仇必仇究竟那样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哲学的老式和世界哲学的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