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31406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原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是一个富强文明而又暴虐短命的王朝,38年的历史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又瞬间灭亡。这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孙权 C刘邦 D杨广 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4京杭大运河是世界

2、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已经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分别是()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5现在官员提拔都提倡通过严格考察、“择优录取”。历史上最早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西方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隋文帝实行分科考试 B隋炀帝实行分科考试 C隋文帝设进士科 D隋炀帝设进士科 7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 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末农民起义 8阅读下

3、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统一中国的标志是什么?“他”开创科举制度的重要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大业三年”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期间?“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3)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科举制在创立之初的影响。 9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统一南北币制

4、 B统一度量衡 C开凿运河 D提倡节俭 10史学家白寿彝指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游兴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这一句话的“新形势”主要是指() A统一与发展的需要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D北方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两句诗中作者的兴奋与感慨,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12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

5、”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13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大运河的开通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朝后主自以为凭借长江天堑和十几万大军,隋军无法“飞渡”,依旧醉生梦死。589年正月初一,隋五十多万大军趁着大雾悄然渡过长江,正月初八一举攻破建康。 材料二:隋文帝在位期间,京城及各地的粮仓,大的可储粮千万石,小的也可储粮几百万石,都储满了谷物。长安、洛阳和太原的国库中,储存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他临终时,天下仓库的积储可供全国五六十年正常使用。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谈谈隋朝实现南北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2)隋朝统一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二反映了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发展状况如何?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二中隋文帝与材料三中“此河”的开凿有何重要联系?(5)你同意“尽道隋亡为此河”吗?为什么?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