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考核办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313170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培训考核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培训考核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环翠峪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培训考核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对员工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使培训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保证培训任务落实,提高培训工作效果,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若本办法中若干规定与公司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则以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为准.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层管理人员、在职普通员工以及新入职员工。第四条 原则1. 公开公正原则。考核内容 、标准及方法公开,考核结果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2. 量化操作原则.对考核内容项进行评分,考核的结果量化到具体的分值.第五条 考核主体。考核主体即考核者,原则上是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第六条 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即被考核者,按职位层级,

2、划分为三个级别:中层管理人员、在职普通员工、新入职员工.第七条 一级培训,即中层管理人员培训1. 办公室培训部对一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一级培训的效果评估总结。2。 一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无计名方式。3。 一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按培训部要求),学员必须认真总结培训的内容,并且拟订本次培训对以后工作的改进计划,于培训结束两天内按要求提交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至直属领导及培训部备案。4. 培训部对一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进行总结.5。 培训部负责制作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并于次季度首月5日之前完成,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包括一下两点:1) 培训

3、的意见和建议;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前后的表现。第八条 二级培训,即在职员工培训1. 培训部对二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二级培训的效果评估总结。2. 二级培训课程现场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无计名方式。3. 二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按培训部要求),学员必须认真总结培训的内容,并且拟订本次培训对以后工作的改进计划,于培训结束两天内按要求提交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至直属领导及培训部备案.4. 培训部对二级培训中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进行总结。5. 培训部负责制作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并于次季度首月5日之前完成,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包括一下两点:1) 培

4、训的意见和建议; 2) 培训的效果分析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前后的表现。第九条 三级培训,即新员工入职培训1. 新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参照行政手册中新入职员工转正考核流程设计。2. 培训部工作人员负责新学员培训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及整理,以及培训内容的变更与完善.第十条 一级培训效果的考核1. 培训部负责组织培训讲师对参加一级培训的主要课程及主要岗位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2. 现场考核:培训结束后,由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给予现场提问或试卷考试;3. 实战考核:培训结束后由参训者的上级负责人对参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出培训前后的对比。4. 培训部负责对照参加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的学员提交的书面培训总结

5、及工作改进计划,并结合学员直接上级的意见,对学员工作改进的程度进行考核。第十一条 二级培训效果的考核1。 现场考核:授课结束后,由授课老师或培训组织者给与现场提问或试卷 考试;2. 实战考核:培训结束后由参训者的上级负责人对参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出培训前后的对比。3. 培训部负责对照参加公司组织的外训和内训的重点课程的学员提交的书面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并结合学员直接上级的意见,对学员工作改进的程度进行考核。第十二条 三级培训效果的考核新员工入职培训考核参照行政手册中新入职员工转正考核流程设计。第十三条 培训考核其他可参考依据培训考核结果除了依据第十、十一、十二条的考核成绩外,可适时参考以下几

6、个因素:1)培训纪律;2)培训笔记;3)学习态度;4)出勤率。第十四条 考核种类.按考核时间分类,分为日常培训考核、季度培训考核和年度培训考核三种。日常培训考核,一个完整的培训课程进行完毕,进行一次考核.季度培训考核为每个季度进行一次,于次季度首月15日前对本季度内的培训考核进行汇总;年度考核于每年元月日前完成.第十五条 考核权重.根据考核对象对考核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权重。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培训纪律、培训笔记、学习态度、出勤率分别占70%、5、10、10%、5%.在职普通员工培训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因素中现场考核、培训纪律、培训笔记、学习态度、出勤率分别占60%、10、10、1

7、0、10%.第十六条 培训考核中的实战考核部分由授课讲师或培训组织者,结合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的意见,对比培训总结及工作改进计划,对被考核者作出考核。实战考核结果合并日常培训考核结果,体现在季度培训考核成绩中。 第十七条 根据培训考核结果,设优、良、中、差四个档次:86100,为优;7685,为良;61-75,为中,060,为差。 第十八条 考核结果的运用办公室培训部负责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员工培训考核的成绩,是公司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员工教育培训机会、晋升、晋级、调动、辞退、薪资调整及发放年终奖的重要依据。第十九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三次,累计六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三次,年度培训

8、考核成绩为优者,其年度绩效考核成绩可以列为一级。第二十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两次,累计四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两次,年度培训考核成绩为良、中者,领导予以谈话帮助,其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不得列为一级、二级。第二十一条 日常培训考核连续两次,累计四次;季度培训考核累计两次,年度培训考核成绩为差者,领导予以谈话帮助,扣发当年年终奖,并于次年上半年不得晋升、晋级、调动、提升工资。第二十二条 考核主体应严格遵守考核规定,本着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对员工的考核结果,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办公室培训部.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附:季度培训反馈表、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

9、卷、培训需求调查表表一 季度培训效果反馈表员工个人填写部分姓名部门填表日期编号培训调查内容优良中差劣1会务组织,整体安排2会场环境,休息环境,膳食状况3培训师素质情况4课程内容清晰明确状况5传达的思想和观念有效性6培训师所提要求或传递观念的吸引力和说服力7培训过程中笑声不断,高潮迭起8培训的内容对你的吸引9经常用故事及案例来表达思想及观念10内容或例子生活化11故事的情节有详细说明(5W)12用情绪带动课堂13培训师声音及语调生动14肢体动作具有影响力15培训师有亲和力16培训过程中与听众间的互动(举手、发问、肢体带动)17对所提问的问题能给予充分满意的答复18培训师对于问题回答得准确性(离题

10、否)19课堂教学轻松性,教师气氛20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程度21课程整体安排的合理性22授课速度适合你的理解23培训师布置的作业实用性如何24课堂讨论的状况25课堂讲授视觉化(通过幻灯等帮助理解)如何26编写的教材实用性及效果27教学辅助设备28会场空间(是否便于做课间运动与联系)29课程的费用与效果在你的心中的性价比如何30培训师的整体表现评价总体评价备注你对培训内容,培训老师及培训方式有何意见和建议?你最感兴趣,对你帮助最大的培训内容是什么?你如何把它用到工作中去?接下来,你最希望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你是否有其他建议?培训部人员填写部分编号季度培训考核内容优良中差劣1现场考核2培训纪律3培训

11、笔记4学习态度5出勤6实战考核受训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前后的对比(受训人员直接上级填写)对比受训人员提交的培训总结与工作改进计划,评价受训人员本季度工作改进的程度。备注表二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培训已成为各企业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及员工素质的保障性措施,员工的培训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并表现出对培训的强烈需求。本问卷旨在了解本员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需求情况,员工可以根据所在岗位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自我发展计划及企业发展对自身素质提升的要求等填写本问卷。(1)基本信息姓名性别部门目前岗位出生年月岗位工作年限专业学历 (2)你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必须接受哪些

12、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A计算机文字操作(办公自动化);B演讲能力;C公文写作能力;D日常工作礼仪;E互联网操作;F沟通能力;G开会技能;H人际关系能力必须熟练掌握的项目: 能运用但不需熟练掌握的项目: 目前已熟练掌握的项目: (3)你认为所需要接受的专业理论方面的培训A企业管理理论;B市场营销;C财务管理;D人力资源管理;E生产管理;F采购及物流管理;G品质管理;H企业行政后勤管理;I企划经营管理需要系统掌握的理论: 需要了解的理论: 目前已系统掌握的理论: (4)你认为需要接受的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A如何阅读财务报表;B有效预算管理;C目标管理;D时间管理;E领导艺术;F全面质量管理;G团队建设能力;H人员招聘面试及考核能力;I工作创新能力;J工作计划的制定与目标分解;K企业人力资源规划;L成本效益分析与控制实务;M企业有效经营管理;N市场经营技巧与策略;O区域管理;P有效品质管理;Q有效生产管理;R采购管理需要系统掌握的技巧:需要了解的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