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431117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启示。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办法。2、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读懂课文,了解科利亚挖着木匣的原因。教学难点:学文明理,懂得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作法。教学准备: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一段内容提问:妈妈和科利亚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根据回答相机板书)二、学习第二段“挖木匣”1、默读课文,圈画有关词句,讨论填写表格。(投影出示表格) 挖的时间人物

2、挖的方法挖的结果差不多四个年头以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的箱子 科利亚第一次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没有挖到他的匣子第二次从家门口起量了五步挖到了自己的匣子2、指点:(1)妈妈为什么能很快挖出箱子?(2)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着里?(根据回答,相机板书)4、重点理解文中两次描写科利亚挖匣子的句子,体会整理用词的准确性,用“果然”、“仍然”说话。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理解句意。(投影出示句子)(1)科利亚从家门口起量了十步,动手挖了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仍然没找到。(科利亚尽力去挖,挖得深、挖的范围大,结果都没有

3、找到匣子。“仍然”说明科利亚无论是朝左边挖还是朝右边挖,都和把坑挖没找到匣子的情况一样。)(2)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匣子。(科利亚想出了找不到木匣的原因,还想出了找到木匣的办法,然后按所想的方法去挖,结果找到了,“果然”说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学习第三段“受到启发”1、指名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三段。思考:科利亚通过动脑筋挖到了匣子,从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2、理解句子: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投影出示句子)1)用陈述的语气说出“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一句的意思。2)想一想、说一说:“周围的一切”在文中指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说说身边类似的事和处理的

4、方法。说话练习用“不光还”这个关联词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总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方法。板书设计5岁量十步情况在变化采9岁量五步取相应的办法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导学案教学案26 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2学习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

5、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二、预习学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三、导学案一、复习导入,教师简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精读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明白道理。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1)教师采用范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木匣里盛着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它小玩意儿。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认识:冰鞋、小斧头、小手锯。了解下一句理解“各式各样”,并练习用“各式各样”说话。(2)教师结合生字学习,指导朗读。全班齐读。(3)教师引

6、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听后评议。注意强调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边做边读读这几个句子。(4)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5)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前:妈妈 埋大箱子 走30步科利亚 埋小匣子 走10步 2学生默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1)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后:妈妈 走30步 挖到大箱子科利亚 走10步 没有挖到小匣子(2)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bbb:/aaaLspjyaaa 原文位置bbb:/aaalspjy

7、aaa/thread-210061-1-1.html),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了解上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并用“果然”练习说句子。3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呢?(1)指名读这一段,读后评议。(2)分男生、女生赛读这一段,读后再评议。(3)随文理解“不光还”。(4)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围的一切在发生变化?(5)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了解上一课时作业或其它课外文章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变化。”(6)再读最后一段,试着背下来。然后把它摘抄到“好词佳句”记录本中,边抄边体会这段

8、话的内容。(关注学生是这一环节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表格、线段图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了解实际、了解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三、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指导复述。四、拓展延伸,理解整理的写作方法。1课件出示填空题:课文记述了_,告诉了我们_。2小练笔: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一件小事,200字左右,并说一说这件事给了你什么启迪?五、布置作业1实践活动: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准备一下,到“口语交际”时与大家交流,四、

9、课堂检测找反义词也许- 仍然- 随便-五、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六、板书设计26 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思路(纠错栏)一、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学习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

10、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整理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三、知识链接:同一类型的故事。四、学习方法指导:理解文中关键词、句,交流讨论。五、自主、合作、探究: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了解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 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5、 从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6、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11、 六、展示提升1、各小组展示收获。2、分组汇报上面问题讨论结果。3、最后一段什么意思?让我们明白了什么?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过关检测1、读拼音,写词语。d gu du b f tu ti ji ( ) ( ) ( ) ( ) fng w y x su bin dng ch(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倍( ) 故 ( ) 匣( ) 陪( ) 敌 ( ) 匠( )3、读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 (1)匣子里有各种好玩的东西 有冰鞋 小斧头 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2)他挖呀 挖呀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 还没有找到匣子 七、课后延伸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阅读猴子奇遇记。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