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4311175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汇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性质决定着教育性质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利和程度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三、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反作用。(“两再一新”)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一

2、个重要手段四、 简述教育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六、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各种因素。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特殊

3、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实施教育目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全面发展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 教育目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九、 简述学制建立依据(影响教育制度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历史和国外学制影响十、简述教育研究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定研究计划4.搜集与整理材料5.撰写研究报告6.总结与评价十一、简述研究报告一般构成1.研究目2.问题提出3.研究方法和现象4.研究结果与分析5.讨论与建议6.附录微信NT

4、CECN十二、简述课程类型1.按课程设计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按学生选择课程自主性和对学习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按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5.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6.按课程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十三、 简述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基本观点(过程)?1. 学校应努力达成哪些目标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十四、 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

5、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小学以综合课程为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十五、 新课程理念改革“四观”简述现代学生观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 4.学生成长需要人文关怀教师观1.角色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促进者、教育教学研究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2.行为转变: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民主、互动和教学相长;教学上强调课程帮助引导启发;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强调合作简述现代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3.培养问题

6、意识 4.破除智力中心或智育中心观念简述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是人而不是科学十六、 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转移十八、简述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7、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统一(教育性规律)CEC十九、 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基本要求 1.明确学习目,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教师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起到“点”和“拨”作用。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法。 4.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微信NTCECN 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二十、简述班级授课制优缺点 1.优点: (1)有严格制度保证教学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 (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

8、学效率。 (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6)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科学知识。 2.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微 (2)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等培养。 (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 (4)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灵活性与多样化。 二十一、简述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1.备课,它是教学工作骑士环节,是上好课先决条件。 2.上课,它是教学工作中心环节。 3.作业布置与反馈,它是课堂教学延伸。 4.课外辅导,它是上课必要补充。 N5.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重要环节。二十二、简述备课主要内容 1.备教材,即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教科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基础

9、、兴趣和需要等。 3.备教法,即根据教学目与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二十四、简述德育过程一般规律 1.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2.学生在活动交往过程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微信N 4.学生思想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规律二十五、简述贯彻疏导性原则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二十六、简述贯彻德育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二十

10、七、简述贯彻德育中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1.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包括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教育和影响来实现。微信NTCECN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教育前后连贯一致。二十八、简述中小学常用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与其它学科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微信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等 6.班主任工作二十九、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基本要求 1.运用语言说服时应注意:目明确,有针对性;注意学生接受能力;引导总结 2.运用事实说服时应注意:目明确,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三十、简述培养班集体方法 1.确立明确奋斗目标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形成良好班风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N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7.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 三十一、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联系 1.相互访问 2.建立通讯联系3.举行家长会 4.组织家长委员会 5.举办家长学校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