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31099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29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生理学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名词解释中心静脉压【答案】答: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412cmH2O。【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中心静脉压【点拨】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1)中心静脉压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一个指标,反映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是临床上输血和输液常用观察指标。如中心静脉压偏低,常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超过16cmH2O,或有进行性升高趋势时,提示血容量过多或伴有心功能的减弱,则应停止输液进行观察。2. 名词解释内呼吸【答案】答:内呼吸是指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

2、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外呼吸-分类【点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3个环节: 外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即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3. 名词解释应激反应【答案】答:应激反应是指当机体遭受各种伤害性刺激时,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机

3、体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防御性反应。【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肾上腺内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点拨】应激反应是以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加强为主,使血液中ACTH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以增加人体对伤害性刺激耐受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应急反应是指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时,机体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加,即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被动员起来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因此,机体的“应急”和“应激”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实际上,引起“应急反应”的各种刺激也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两种反应同时发生,共同提高机体抵御伤害性刺激的能力。4. 多选题

4、发热的生理机制是( )问题1选项A.调定点升高B.冷敏神经元兴奋C.热敏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散热中枢兴奋E.产热中枢抑制【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体温-体温调节【解析】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调定点上移,则出现发热。在发热初期,由于实际体温仍位于37C,低于升高的调定点,此时冷敏神经元活动明显增强,热敏神经元活动受到抑制,通过加强产热和减少散热,引起畏寒、寒战、皮肤血管收缩等反应,使实际体温逐渐上升,直至达到新的调定点39C为止。此时产热和散热反应在新的调定点达到平衡,即出现调节性体温升高。故本题选ABC。【点拨】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的工作原理。

5、下丘脑前部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正常调定点为37C。5. 单选题下列激素中,由腺垂体分泌的是( )问题1选项A.催产素B.肾上腺素C.血管升压素D.促甲状腺激素【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腺垂体激素【解析】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生长激素、催乳素及垂体促激素(腺垂体分泌TSH、ACTH、FSH及LH四种促激素)。故本题选D。【点拨】催产素、血管升压素属于神经垂体激素。肾上腺髓质组织中含有嗜铬细胞,可分泌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它们均属于儿茶酚胺类化合物。6. 单选题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下列哪种形式

6、进行的( )问题1选项A.H2CO3B.CO2C.HCO3D.H【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解析】原尿中的HCO3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入血,其中8090的HCO3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本题选B。【点拨】近端小管在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HCO3-约80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血液中的HCO3-以 NaHCO3的形式存在,当滤入肾小囊后,解离为Na+和HCO3-。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通过Na+-H+交换分泌H+。进入小管液的H+与HCO3-结合为H2CO3,又很快解离成CO2和水,这一

7、反应由上皮细胞顶端膜上的碳酸酶催化。CO2很快以单纯扩的方式进人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2和水又在碳酸的催下形成H2CO3,后者又很快解离成H+和HCO3-。H+通过顶端膜中的Na+-H+逆向转运进入小管液,再次与HCO3-结合形成H2CO3。细胞内大部分HCO3-与其他离子以同向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间液;小部分则通过Cl-HCO3-交换的方式进细胞间液。可见,近端小管重吸收HCO3-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7. 名词解释激素【答案】答: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能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内分泌-概述-内分泌和激素【点拨】激素作用的

8、一般特征: 相对特异性作用; 信使作用; 高效作用; 相互作用。8. 问答题下列情况下尿量如何变化?为什么?(1)大量饮水。(2)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ml。【答案】答:(1)短时间内大量饮清水后可引起尿量增多。大量饮水后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甚至停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这种一次性饮用大 量清水,反射性地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减少而引起尿量明显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2)25葡萄糖为高渗溶液,可以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ml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近端小管不能完全重吸收葡萄糖,使小管液溶质浓度升

9、高,小管液渗透压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使尿量增多。【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体液调节9. 单选题时间肺活量在第1秒末应为( )问题1选项A.55%B.76%C.83%D.90%【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活量【解析】正常人第1、2、3秒末的时间肺活量分别为83%、96%、99%,其中第1秒时间肺活量最有意义。故本题选C。【点拨】一次最大深吸气后,用力尽快呼出气体,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气体量,并计算其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称为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动态的指标,既可反映一次通气量大小

10、,又可反映气道通气阻力情况,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应用价值最大,在临床上鉴别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哮喘等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变小;而在肺纤维化等限制性肺疾病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基本正常。10. 问答题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答案】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搏出量:搏出量增加时,主要引起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轻度升高,脉压加大。(2)心率: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加快,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轻度升高,脉压减小。(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以影响舒张压为主。外周阻力加大,舒张压明显升高,收缩压轻度升高,脉压减小。(4)大动脉管壁

11、的弹性贮器作用:大动脉的弹性扩张和回缩具有缓冲血压的作用。老年人大动脉管壁弹性减小,缓冲血压的功能液弱,导致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结果使脉压明显增大。(5)循环血量的变化:循环血量不变,血管容积增加时,引起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脏搏出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血液循环-血管生理-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1. 名词解释基础代谢【答案】答: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点拨】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空腹(禁食1214h)、环境温度在2025、无精神紧

12、张的状态称为基础状态。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BMR)。12. 多选题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 )问题1选项A.肺通气B.肺换气C.外呼吸D.组织换气E.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A;B;C;D;E【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呼吸-肺通气-呼吸的全过程【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3个环节:(1)外呼吸:即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即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以及组织细胞内氧化代谢的过程。故本题选ABCDE。【点拨】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生理意

13、义:(1)维持机体内环境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2)有助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3)呼吸系统的功能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紧密连接。13. 名词解释牵涉痛【答案】答: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远隔体表部位产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痛觉-内脏痛与牵涉痛【点拨】牵涉痛发生的常见部位: 心肌缺血时,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疼痛; 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部疼痛; 患阑尾炎时,发病初期常出现脐周或上腹部疼痛; 患胃溃疡或胰腺炎时,可出现左上腹和肩胛间疼痛; 患肾或输尿管结石时,可引起腹股沟区疼

14、痛。14. 问答题何谓阈电位?其上移及下移对兴奋性有什么影响?【答案】答:(1)阈电位指刚刚能够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也称为燃点。 (2)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差值呈反变关系,即差值愈大,细胞的兴奋性愈低;差值愈小,细胞的兴奋性愈高。即阈电位上移时,阈电位与静息电位间差距加大,兴奋性降低;下移时,阈电位与静息电位间差距减小,兴奋性升高。【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动作电位15. 单选题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水平接近于( )问题1选项A.钠离子平衡电位B.钾离子平衡电位C.钠离子与钾离子平衡电位之和D.钠离子与钾离子平衡电位之差【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的生物电活动-静息电位【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神经细胞静息电位水平接近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故本题选B。【点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最大,K受浓度差的驱动向细胞外扩散,此时细胞膜外侧带正电荷,细胞膜内侧带负电荷,膜两侧出现了电位差,这种由于K外流形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会阻止带正电荷的K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