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4310298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篇).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江阴市东方女子医院_年_月目录1、放射防护管理_机构2、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3、放射科主任职责4、放射科医师职责5、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6、医用诊断_射线放射防护管理制度7、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8、剂量监测规章制度9、放射事故处理、应急处置规章制度江阴市东方女子医院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1)放射防护管理_机构江阴市东方女子医院成立放射防护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如下:主任:沙匡_副主任医师成员:宋传营放射科主任主治医师(2)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负责对全院放射防护工作的监督与检

2、查。并经常检查各种制度、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二、_实施放射防_规,经常_有关人员学习。三、_放射防护知识的宣传,并对有关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教育。四、会同上级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调整和处理放射事故,并对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五、负责本院放射人员的健康体检。(3)放射科主任职责1、在院级领导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并_和实施本科工作计划,实行对常规_线统一领导和管理,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诊断。4、定期主持_阅片,实施科主任领导下的常规_线读片制度,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症的诊

3、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投照质量。5、经常和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6、学习、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承担教学培训任务,搞好下级医师的培训工作。7、_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防护情况和设备使用与保养情况。严防差错事故,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8、制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及参加学术活动、外出进修制度。9、_本科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4)放射科医师职责1、在医院放射科主任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2、负责_线诊断和技术操作工作,按时完成

4、诊断报告。3、负责本科的机器_、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4、掌握_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会,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5)放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一、全体放射人员应自觉遵守防护规定,尽量缩短时间,增加距离,使用屏蔽,避免不必要的照射,降低照射剂量。二、操作开机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铅帽、铅围裙、铅眼镜、铅手套等,照射时铅房门必须关闭。三、在机房门口醒目处装挂电离辐射标志牌,并经常检查联锁装置功能是否正常,加强对机房外非有关人员防护管理工作。四、积极开展放射防护剂量监测工作

5、,包括个人剂量监测和工作环境监测,并针对监测结果分析原因,及时改进防护措施。五、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不得佩带金属饰品,如耳环、戒指、项链等。六、尽量减少透视下的骨插管、骨折整复、示教、取异物等次数与时间,必要时采用点射,尽量减少暴光时间,控制个人受照剂量。七、禁止滥用放射线,对孕妇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婴儿、儿童尽量避免使用。八、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使放射部门建筑物的防护设施符合规定要求。新建筑物一定要按规定设计、施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6)医用诊断_射线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一、放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放射卫生法规、标准,接受定期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监测和防护知识培训,持放射工作人员证上岗。二、放射

6、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业务技术,提高放射防护意识,工作时必须采取时间、距离防护措施,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掌握_线检查适应症,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三、放射工作人员在透视前必须做好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和小视野”进行工作。四、_线摄影时,工作人员须根据使用的不同管电压更换附件加滤板,并在铅室等防护设施内暴光。五、_线检查中,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当受检查者确需他人扶携时,除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外,还要对受检者的非透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六、严格控制孕妇及婴幼儿的检查适应症。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孕妇的下腹部检查。七、放射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_线机、工

7、作指示灯等设备,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机房内严禁堆放与诊断无关的杂物。八、有专(兼)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要建立健全射线装置使用、维护、监督监测等档案。(7)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一、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检,不适合者不得参加。二、根据省防疫站及有关部门要求,每年_放射人员进行体检,并将检查情况记入个人健康档案。三、建立放射人员健康档案。四、放射保健休息期间,不得接触放射线。五、放射人员每季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必要时可做全面体检,以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六、不适合做放射工作的人员,如_岁以下、孕妇或其它情况可酌情调换工作,或者根据情况给以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等处理。七、放射人员的劳保

8、措施,按国家劳保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现行规定执行。八、及时送事故受射人员到医疗卫生防护单位进行剂量测定,视受照剂量和损伤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记入本人保健档案。(8)剂量监测规章制度一、凡在我院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按要求参加个人剂量监测。二、监测仪须戴在(工作服)左胸前,严禁随意打开、不戴。三、工作结束后,不允许将剂量仪放置工作间,应远离工作场所,放置办公室。四、不允许将剂量仪放置工作台进行大剂量长时间照射,也不允许工作时不佩带剂量仪,一经发现,从严处理。四、保管好个人剂量仪,损坏、丢失剂量仪赔偿损失_元。(9)放射事故处理、应急处理规章制度放射设备在诊断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

9、密切观察源运行状态,并注意红、黄、绿灯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机。一旦发现放射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所有工作人员、患者、陪侍人员均须迅速、全部撤离现场,并在安全地带设立警戒人员,以防其他人误入。二、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及专业维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事故严重者要向卫生、公安、环保部门报告。三、在排除故障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按规定穿戴防护衣帽、手套,加强个人防护。四、排除故障后经严格测试,确保源到位,并调到国际标准后,方可解除警戒,交付使用。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二)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1

10、、放射科_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_线辐射防护工作。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_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4、放射科各_线检查室、治疗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

11、登记室、_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_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_周至_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_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放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

12、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三)1.认真贯彻、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检查室及操作室必须严格、定期接受国家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4.检查前确认检查室防护门已完全关闭并反锁。5.使用各种成像参数,以减少曝光量。6.受到辐射的医务人员,除登记其姓名、受照射日期及照射次数以及使用的放射诊断技术外,应定期查血至正常为止;必要时应暂时脱离射线环境。7.一般情况下,患者性腺及射线敏感器官屏蔽。_室内除放置必要的配套设备外,不得放置任何其它杂物。9.放射工作人员须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接受个人剂量监测、

13、防护知识培训及法规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做到“个人剂量档案、健康档案、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档案”三档齐全。放射防护规章制度电子版(四)为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确保辐射安全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制度:1、放射科_线辐射防护工作由放射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_线辐射防护工作。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_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3、放射诊断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

14、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4、放射科各_线检查室、治疗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查防护用品。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_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_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_周至_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_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放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设备。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查体,医院应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