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303865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归鹿门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归鹿门歌导学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学科新授课学 授课班级:高二 学生姓名:课题夜归鹿门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背诵诗歌,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过程与方法: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获得审美感受。重点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难点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知识链接孟浩然:湖北襄州襄阳人,是盛唐时期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他写过一首诗说明他有积极用世之心却遭遇失意,即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

2、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白白的。 楫:(j)划船用具,船桨)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孟浩然的诗多

3、描写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在山水田园的景色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如学过的过故人庄,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另一位同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称“王孟”。新课导学1.结合注释标出诗歌中难于理解的字词。昼: 。昏: ,天刚黑的时候。昼已昏: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 。乘舟,开烟树:岩扉: 惟: 幽人:2. 概括各句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志趣。一、二句 写 表达 三、四句 写 表达 五、六句 写 表达 七、八句 写 表达 升级训练(一)寻场景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明确诗歌中所写景或物,两两合作,根据地点的转换看看能把诗歌分为几个场景?(二)入场景展开联想与想象,把两幅画面所牵涉的人或景物及时间联系起来,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两幅场景。(三)比场境1、找出前两联和后两联所描写的两个场景的侧重点。2、除此对比,同学们能找出两个场景内部存在的对比吗?3、认真观察这几组对比可看出,两个场景实际就是两种生活。两种生活环境不同,生活其中的人不同,那么同学们根据你对诗中的个别词句或对孟浩然的了解,概括这两种生活具体指哪两种生活?两种人具体指哪两种人? 达标测试背诵默写全诗。总结反 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