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4303494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忆南通电影制片厂 也许你听说过上海电影制片厂,听说过八一电影制片厂,也听说过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等等。但我想60岁以下的南通人恐怕很少会知道,我们南通也曾经拥有过自己的电影制片厂。 南通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是大跃进时代下的产物。虽说它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多,但是南通老一辈的电影者们用它写下了一篇颇为不凡的故事 白手起家筹办制片厂 1958年,大约春天的时候,毛主席提出钢铁产量要超过英国的口号,英国当时的产量是一千万吨,而毛主席提出的产量是一千零七十万吨。 当时南通响应号召,全市人民炼铁炼钢,城里面年纪大的人大概都知道,当年南通濠河边上都是小高炉,大大小小的

2、居民委员会里都办了工厂,当时南通没有铁矿,但大家的炼铁劲头很足,把文化宫的大铁门砸掉了,用来炼钢;跃龙桥旁边张謇办的铁栏杆也都敲掉,上小高炉;甚至家里的锅子铲子,钉耙锄子也都拿出来了。 同年5月,时任南通市常务副市长的王敏之向全市直属单位做了关于全市各行各业兴办地方工业的动员,当时南通市报记者王明吉和南通电影院经理张自强就参加了这次动员,这两个人在动员会刚结束找到了王市长,说出了自己要办一个电影制片厂的想法。 王市长问:“需要多少投资?”王明吉说:“有五千元就可以了。”王市长又问:“这个厂需要多少人?”王明吉答:“开始的时候三、四个人就可以,以后可以逐步增加。”王市长听后认为投资不大、人数不多

3、,就同意他们去办了。 王明吉和张自强接到批复后便开始积极着手建厂工作。办电影制片厂首先要有设备,两个人拿着文化局的介绍信到了上海,跑了两天却没有什么结果,于是就去找江苏省电影制片厂的人,想让他们带着自己去采购器材。一个南京电影制片厂驻上海的同志接待了他们,问“你们办电影制片厂有多少投资?”王明吉回答:“五千元。”接待他的同志笑笑说:“办电影制片厂需要很大的投资,没有一千万也要八百万,你们五千元也想办厂?”接着又问:“你们这个厂有多少人?”王明吉说:“现在人还不多,只有三四个。”那个同志又是哈哈大笑:“这真是做梦,电影制片厂需要编剧、导演、冲洗、录音、剪辑、美术、音乐三、四个人能办厂吗?我劝你们

4、不要做这个梦了!” 这些话好像一盆冷水,把他们从头浇到脚。王明吉和张自强失落地走在上海的街道上,走累了就伏在大世界那边的栏杆上。夜幕降临,对面的霓虹灯闪烁着“神经衰弱,请吃艾罗补汁”字样,王明吉对张自强开玩笑说:“我们跑了三天,没有买到一点器材,脑神经已经很衰弱了,是否应该买一瓶艾罗补汁吃吃?”回到皋兰路招待所,睡了一觉起来,他们商量说:“既然新的买不到,咱们就买旧的。”于是开始打电话,第一个、第二个电话都回答说没有,第三个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说有,两个人立即坐电车赶了过去,营业员从废旧堆里翻出了一只黑色摄影机,机身是完整的,但缺一个近距离镜头。王明吉想,少一只镜头是容易解决的,只要从莱卡照相机

5、上拆一个下来就可以使用了,一问价钱只要两百五十元,喜出望外的便宜,两个人很快就掏钞票把机子买了下来。 摸索中拍成大搞钢铁 买到了机子之后,王明吉和张自强又凭着介绍信向上海电影技术供应厂借来了一千尺胶片就离沪回通了。有了机器和胶片,二人开始筹划试拍,但是借来的一千尺胶片是多么的珍贵,无论如何舍不得用于试拍,于是去照相材料店买了四卷照相胶卷,将它胶接起来装进摄像机里就开始试拍。王明吉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人民公园里拍了几个镜头,立即去暗房冲洗,晾干以后张自强拿到南通电影院进行试映,但并不理想。随后又试拍了一次,还是失败了。王明吉研究失败的原因,彻夜未睡,最后终于找到答案,照相胶卷感光太快,不适用拍电影

6、。第二天王明吉又买了四卷胶卷试拍,在冲洗时调正了显影液的成份,终于成功了。 试拍成功后,王明吉请示中共南通市委第一部影片需要拍摄什么题材。经市委研究,鉴于当时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大搞钢铁的热潮,所以决定把大搞钢铁作为拍摄的第一部新闻纪录片。王明吉和张自强将南通市各行各业大搞钢铁的场面一一拍摄下来,完成了一部分镜头的拍摄,还剩下几百尺胶片拍什么呢?当时,南通市委为了解决矿石的供应,组织了一支钢铁远征军前往镇江下蜀开挖矿石,王明吉觉得这是一个好题材,决定跟随这支钢铁远征军去拍摄。 来到镇江矿区,王明吉听到熟悉的南通话和高亢的劳动号子,一种乡土感情油然而生。看到远征战士站在没腰的水塘里,挥舞着铁锤,水花

7、四溅,他立刻选好地形、扭开机扣,拍下这一场面。有一次,他从山上拍摄完回到驻地,炊事员正将烧好的饭菜送向露天食堂,他忽然很想将战士们在露天吃饭的场景拍下来,可是摄像机里的胶片已经拍摄完了。要装片又没有暗房,他正为这一问题焦虑着,徘徊了几步,看见场心上放着一只水缸,那不是可以做暗房吗? 夏日中午的阳光,把水缸内外晒得不能触手,为了遮光的需要还得在缸口盖上好几条棉被,要在这晒得滚烫的缸内换装胶片能不中暑吗,所以大家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但是王明吉一意孤行,跳进了缸里,并覆盖上三条棉被。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在缸的旁边有两个年轻的护士守着,她们隔着棉被仔细听着缸里面的动静,并不断地喊着:“王明吉!王明吉!”

8、半个多小时之后,王明吉终于从缸里出来了,他脸色惨白,呼吸急促,同志们忙用冷毛巾浸润他的头部,给他喝清凉的开水,吃防暑药物,并用扇子为他扇风。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鱼得水似地松了一口气,一阵热烈的掌声响彻在露天食堂。 历时不久,大搞钢铁拍成了,随后送到上海电影科教电影制片厂进行后期加工,那里的人听说了王明吉和张自强白手起家办厂的艰辛故事,非常感动,认为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从什么都没有到拍摄完成一部电影,简直就是奇迹。上海的同行们为了增加这部电影的艺术气氛,还专门请了上海电影乐团的歌唱演员将远征军歌录在了这部电影里。 1958年8月26日,南通电影院举行大搞钢铁首发式,并在文化宫电影院同时放映,张

9、灯结彩、灯笼高挂。电影上映以后,在南通城取得了剧烈的反响,每天大约有两万多人去看。 周恩来高度赞赏 在当时,钢铁有多少产量都要向有关部门报喜,其他一些相关工业也一样。大搞钢铁拍摄成功以后,王明吉和张自强一道上了北京去报喜。上报有关领导以后,接到通知,在9月19日上午九点,参加在中南海政协礼堂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者会议。 开会当天,全国的电影制片厂都派代表过来了,9点准时开会,只见时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陈荒煤在主席台上说了一句话:“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工作者来到北京,我们今天开会的内容就是请你们看一部电影,看哪一部电影呢?是由南通电影制片厂拍的一部电影!” 当时全场的人都傻了,县市级的地方还有电影

10、制片厂?全国都没有这样的地方,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好像有大人物来了,很多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到会场门口去迎接,只见一辆黑色轿车开到了会场门外,车子一停驾驶员马上从车上下来要开门,但是那个人没要他开门,自己就走下来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是真了不起,我是第一次见到他,还记得他穿的银灰色卡其布的中山装,穿的鞋子是北京鞋,细细一看呢,北京鞋的后跟都已经烂掉了,袜子是白的,上面有好多补丁。”今年八十五岁高龄的张自强老先生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是历历在目。 周总理进入会场,中宣部、文化部的一众领导都站了起来,全场鼓掌。周总理平易近人,对大家笑笑摆摆手让大家坐下。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20多岁的年

11、轻女服务员,手上托着一个白色的瓷盘,上面放着茶杯,请周总理到最前排中间座位落坐。周总理拿了一个茶杯就往靠边的一个凳子上一坐,没有坐到最中间的位置,大家再次鼓掌。周总理坐下以后,就开始放映大搞钢铁。 放电影的时候周总理一言不发,看得聚精会神,电影一放映完,周总理站起来就问:“新闻电影制片厂有没有来人?”问完之后站起来两个人,自报家门,一个是厂长一个是书记,周总理很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要很好地向地方上学习,要有政治敏感性。”就坐了下来,那两位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领导还像木头一样站在那里不敢动。周总理继续说:“这个电影制片厂是白手起家,勤俭办厂,是全国唯一一个地市级的电影制片厂,搞新闻也好,搞电影

12、也好,都要有新闻、政治敏感性,在座的都来自党的宣传阵地,你们都要向南通电影制片厂学习,做好宣传工作。”讲了很简单的几句话之后,周总理说:“南通的同志来来来,我问问。”张自强和王明吉坐在后面,这时候都毕恭毕敬地站起来了,周总理问:“天生港电厂现在怎么样?”张自强说:“正在运行,很好。”周总理笑笑又问:“启东的棉花怎么样?”王明吉回答他:“粮棉今年大丰收!”周总理又笑着说好,接下来他对陈荒煤说了一句“应该奖励”就走了。 回到招待所,当时和王明吉、张自强住在一起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制片厂,有西安的、有长春的、有浙江的等等,现在他们都认识这两个人了,一个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同志就对王明吉说:“今天周

13、总理发了脾气啊!新闻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估计要三天睡不了好觉了!” 第二天,西安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各送来一台崭新的摄像机。第三天,电影局陈局长颁给王明吉大搞钢铁电影在全国发行的许可证,把它作为全国十部向国庆献礼的重点影片。同时还发了12000元的版权费,那是一张支票,全国通用,可以在各地的中国人民银行提钱,并落实了电影底片供应计划,每个月要用多少胶片都可以上报,不限量。随后,两个人像在做着梦一般,高高兴兴地回南通了。 可以说从北京回来后,之前步履艰辛的南通电影制片厂日子开始好过起来。市委市政府拨了40亩土地给他们,并将环城东路文化馆附近的一座楼房给南通电影制片厂办公。成立了两个摄制组,厂里

14、的设备也渐渐齐全,同步录音机、洗印机、接片机、倒片机、木制冲洗机等等,还招录了许多专业人才,可谓粮草充沛,兵马强壮。在受到周总理的关怀和鼓励后的一年里,南通电影制片厂又先后拍摄了刘洪当兵等八部影片和节制闸工地等四部资料片,出片效率相当高。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59年,在南通电影制片厂成立一年多并步入正轨之际,江苏省委省政府下达决议:南通电影制片厂撤销,合并至南京电影制片厂,所有设备人员调南京。王明吉、张自强等人听了这个消息,都很生气,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当初我们困难的时候,省里面没有一点支持,如今我们初具规模欣欣向荣之际,你们却来接收并购,能不让人愤怒伤心吗?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留在南通,只是让几个新招的年轻人带着所有设备走了。 至此,南通电影制片厂的历史戛然而止。 南通电影制片厂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但是今天的我们必须要向当年的老一辈南通电影的先驱者们致敬,是他们用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精神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在南通的电影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