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4302022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第02集中华先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2集 中华先祖梦想,人类前行的动力。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有着最古老的文明。我们有过辉煌,也曾经历苦难,但是,梦想一直照耀我们前行。今天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我们在铸造新的辉煌。这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梦想的时代,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我们将带您回到远古聆听我们祖先最古老的故事。泥河湾遗址群 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婉蜒延伸,由东向西,横贯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全境,将一片叫做泥河湾的地方切割成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峡谷,这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地方,却是迄今发现的我们远古祖先最北端的活动地点。成顺泉 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 原所

2、长成:在大约二百万年以前,这里是一个大湖,这个湖的面积是九千多平方公里,当时是最大的一个古湖,淡水湖。一系列的考古活动,把泥河湾的名字同中国漫长的石器时代以及人类的起源联系起来。1978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一个叫做小长梁的地方,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这是泥河湾首次发现史前遗物。2001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另一处遗址的发掘中有了意外的收获,在现场,一具远古猛犸象骨骼化石出现在人们面前。成顺泉 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 原所长成:当时,发掘出草原猛犸象的肋骨16条,还有它的门齿。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化石除了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外,一件大象肋骨附近的燧石刮削器引起了专家们的注

3、意。成顺泉 河北省阳原县文物管理所 原所长成:其中有一条大象肋骨,它上面就放着一块刮削器,这个就说明当时人类刮骨吃肉以后,把石器放在大象肋骨上,现在从16条肋骨上看,都有刮削器刮的痕迹。这个发现向我们展现出一幅二百万年前人类餐食大象的生动场景。远古的泥河湾,一只猛犸象步履缓慢地走向沼泽,那里的水源是它身体正需要的,突然,它的前肢陷入泥泞并越陷越深,杀机正在陡然逼近,埋伏在丛林里的古人快速冲向大象,用最原始的石器和木棒给予它致命的一击,大象无力还击,慢慢倒下,那些猎食者用锋利的切割器割下鲜美的象肉,享受自己的午餐。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泥河湾一带出土了众多的打制石器和古动物化石,却没有发现一件百万

4、年以上的古人类化石。我们的祖先在哪里呢?山海经是一部中国先秦重要的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山海经讲述了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一尊天神女娲降生了,她独自一人来到凡界,见景色优美却独少生灵,便照着自己的模样,用黄土捏出一个个小人,后来,她嫌捏弄泥人太费力,就用枝条沾了黄泥乱甩,顿时,贵贱人等应运而生,繁衍生息。这是我们孩提时听到的关于中国人起源的故事,然而,这只是一种虚幻的传说。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一切与传说、神话、考古论证,甚至每一个人的想象混杂一起,成为一个神秘、遥远而又模糊的话题。随着大爆炸,宇宙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太阳的周围,有一颗蔚蓝色的行星,这就是我们的地

5、球,大气层和液态水使得地球成为我们已知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大约在四十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最初的生命,而人类的出现则是数百万年前的事情。禄丰古猿化石遗址 云南省禄丰县刘建荣 云南省禄丰古猿博物馆 馆长刘:这是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石灰坝,这个具体的地方小地名叫庙山坡,这是出土禄丰古猿(化石)的地方。我们的祖先来自于一种数量稀少的古猿,以致今天很难发现他们的遗迹,他们在森林里腾跃飞荡,靠采集植物为生,采摘果实和嫩叶的生活为这些古猿带来了发达灵巧的手指和上肢。禄丰古猿头骨化石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975年开始,考古人员陆续在云南禄丰县的地层内发掘出一具残缺的古猿头骨,若干个颌骨和上百颗牙齿,它们距

6、今约八百万年,这是中国迄今知道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动物,被国际古人类学界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但,他们依然还是栖息在树上的猿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古猿告别树上的生活来到地面,走向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呢?答案众说纷纭。德国著名古植物专家汉斯,从一个独特的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汉斯 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汉斯:在过去的五千万年里,地球上曾发生过很多次大型气候变化事件,大约四千五百万年前,地球经历了最后一次升温事件,导致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炎热,然后开始降温,一直持续,一直持续,然而,在这期间出现一些持续很短的回暖时期,白从中新世以来,我们知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了降温事件,在这段时期,地球上首次在南极出现了冰川

7、的时期,今天,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任何雨林的迹象。数百万年前,随着气候的变化,食物逐渐短缺,古猿开始从树上来到了地面,它们不得不经常搬动石块寻找食物,或者用棍棒挖掘野生植物的块根充饥,在这些劳动中,古猿的四肢逐渐产生分化,前肢逐渐从支撑身体的作用中解脱出来,分化成手,后肢则单独承担起支撑身躯的作用,分化成脚。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 院士吴:人的两个腿走路跟恐龙,跟鹅这个是不一样的,它们的身体不是直的,我们人的身体是直的,这个叫直立两条腿行走,那么这样一直立起来呢,头骨就在上头了,不像其他的动物都在前头,那么,所以他的脊柱,我们不是有脊梁骨吗?这个脊柱形成四个弯曲,这样的话呢,他就把脊枉赋予弹性,所以人

8、跑、跳的时候,不会把这个脑子给震坏了。直立行走,打开了人类创造文明的源泉,我们的工具、武器、建筑、音乐、绘画以及后来形成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直立行走之上的。高星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中心 主住高:直立行走呢,它使人的双手解放出来,可以来制作和使用工具,然后可以来携带东西,当然还可以进行一些这个撕打呀、这个防护呀,所以对手的解放,应该说是使人类制作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加强,还有其他的一些行为能力,实际上都与我们手有关系,另外就是说你站立起来了,你的视野可以更广,看得会更远。当大地上出现了这些直起腰杆,昂头行走的祖先时,奇迹也随之发生,直立,使我们的祖先扩大了视野,他们可以发现更远的猎食目标,也能更

9、加迅速发现远处的危险,而随着直立行走,他们的身体结构也逐渐改变,腿变得更加修长,这些都让我们祖先的生存能力得以大大提高,劳动促进了古猿四肢的分化,直立行走的猿人出现了。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 院士吴:人类进化分的阶段呢,这个有个历史过程,比如说最早的时候,在上世纪中叶的时候,那么分三个阶段,一个是猿人(直立人),古人(智人),新人(现代人)三个阶段,后来以后南方古猿也被纳入到人的范围里头以后,这里前头又加一个阶段,所以等于四个阶段。元谋人遗址 云南省元谋县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的大那乌村,1965年,地质工作者在这里进行调查时,意外地发现两枚牙齿化石,一颗是左上内侧门齿,另一颗是右上内侧门齿,对

10、于这两颗牙齿,人们如获至宝,凭着经验他们判断这很有可结隐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关于我们祖先的重大发现。元谋人牙齿化石(复制品) 云南省元谋人博物馆姜础 云南元谋人博物馆 原馆长姜:后来晚上他们拿镜子照照,非常激动,可能就是人的,或者是古猿的,就特别包装了,不跟其他的动物化石放在一起了,就打着包装,后来就带回北京了。这两颗化石被紧急运往北京,著名古人类化石家胡承志先生,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比,元谋人牙齿跟猿类有明显的差别,而跟北京猿人的牙齿标本相当接近,而在那两颗牙齿出土位置不远处,更多的惊喜出现了,这里先后出土了七件石器,人工打制痕迹十分清楚,而使用石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证据,那么

11、,元谋人究竟生活在什么时期呢?吉学平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吉:元谋人的年代曾经有过争议,但是,这个年代的测定和地质背景的研究是元谋人遗址所做的最详细的工作之一,全国投入了非常多的力量。专家们根据牙齿化石的出土层位伴生动物化石的研究,测出元谋人的生活时代是早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人类化石,学者将其命名为元谋直立人。高星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中心 主任高:直立人呢,顾名思义他是能够直立行走的,这是因为在最开始发现这种化石的时候,就发现他能够进行直立行走这种性状,所以把他作为最早阶段的人,所以叫做直立人,相对于更早期的南方古猿和能人,他的脑量是增加的,

12、大脑开始更加发达,大脑发达也表明他的智慧开始更加的发达。二百万年以来,地球上至少已经历过四到五次冰期、间冰期的交替,每次冰期的数万年中,无边无际的永久性冰雪,从南北极推进到温带甚至亚热带,仅留下赤道附近的狭窄生存空间,海水退去,绿野变荒漠,气候寒冷干燥,大量物种灭绝,我们祖先的幸存者被迫在饥寒交迫中长途迁徙,寻求新的生存乐土。云贵高原上,元谋人寻找着食物,他们没有猎豹的速度,也没有狮子的力量,更没有野狼有力的下颚,但是,他们拥有灵巧的双手,速度惊人的长腿,以及他们手中的长矛和石器。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 院士吴:人类也没有像有些猛兽那样,尖牙利齿,所以他凭什么他能够活得下去,那么所以可能主要就靠用

13、两个手,他能够利用自然界的东西来帮他的忙,这样他能够活下去,他可以用尖的石头块去挖块根这一类吃,他可以拿石头打动物等等。狩猎改善了他们的体质,为了能够猎食成功,他们的双腿必须能够快速和长途奔跑,而在与体型较大的动物搏斗时,他们必须能够灵敏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这些需求会刺激和引导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和增长,并最终使人类变成了地球上最强悍的动物。迄今为止,在中国的长江、淮河和华北地区,多处发现了距今二百万年前后的直立人化石或石器,证明我们的祖先在一两百万年前就已经劳动、生息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了。1929年12月2日,北京西郊的周口店龙骨山上,寒冷的北风似乎吹得更加猛烈,在12米深的洞穴里劳动了一天

14、的考古工作者准备收工,这时,在洞底秉烛发掘的工地负责人裴文中突然兴奋地大叫起来,“头盖骨”,驰名中外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就这样被发现了。吴新智 中国科学院 院士吴:这是个复原的头骨,就是说真正发现的时候,就是上头这一块,这里有那么一小块,这里有那么一小块,都是零零碎碎的,他的头骨你比如说,这个前头有一个眉脊,这跟我们不一样的,他这个头顶呢,比较低的,像现代的人呢头顶就比较高的,那么他的后头有个沟,很深的,现在我们这里没有这个沟,他这个地方是比较收缩的,现代人他就没有那么收缩,这块儿是敞开的。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很厚,大约是现代人的一倍,但是他们的头盖骨下半部宽大,顶部收缩,而现代人则恰恰相反,下

15、半部窄小,上部宽大,所以,北京猿人的脑子并不算大,只有现代人的一半,但是,北京猿人的肢骨却和现代人的极为接近,已经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结构,从这一点说,北京猿人完全可以像现代人一样行走,甚至奔跑。经过测算,考古人员得出北京猿人的身高,男性平均为156厘米,女性是144厘米。在出土头骨的洞穴里,散布着大量的碎石片,它们就是原始人生前制造和使用的工具。高星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中心 主任高:自从二百六十万年之前,应该是更早的阶段,就出现了石器以后,人类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演化的过程中,这个工具实际上技术是日臻成熟的,越来越复杂,工具的类型越来越多,原来的工具呢,一般是一器多用的,有一件,比如一块石头可能什么都来干,到后来就是被加工出各种的尖的、韧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工具一样,分门别类的,一种专门化的一个过程。区别与动物的简单使用现成工具,我们的祖先开始自主地发明创造,已经腾出双手的他们,制造武器这一举动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物种比人类对使用武器和工具更加情有独钟,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是我们掌控世界的关键所在。在周口店,考古人员在山洞里还发现了北京猿人留下的大批鹿骨,它们都已破碎并明显被焚烧过。北京猿人遗址 北京市周口店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考古人员还有一个巨大的发现,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