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429626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提高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力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 曹建新随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学的深化,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老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实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帮助各科老师具备适应现代教化的信息技术实力。在现代社会中,广袤老师要学好现代教化技术的根本理论,要留意驾驭现代教化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需要加强学习教化根底理论学问和专业学问,留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老师综合素养的提高是缔造高质量、高效益教化的迫切要求。老师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需要以老师的学问构造更新和教学的根本素养提高为起点。老师只有努力

2、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化的综合素养。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到达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老师信息技术应用实力,为专业化开展打下根底。首先,加强老师的理论学习,让老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洁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帮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老师队伍建立,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学问、技能与看法;学科教化理论与学科最新开展;教化技术和教化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终,供应展示平台让老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

3、自身素养。踊跃创设气氛,将提高老师信息技术实力。一培训方式上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老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老师到学校进展讲课。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3、进展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老师进展计算机考核,要求老师能娴熟驾驭教学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4、通过老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介绍经验、相互切磋等形式,提高老师运用计算机帮助教学的创新实力。 二培训内容上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实力,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根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娴熟阶段。1、根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运用方法,

4、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根本实力,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运用”的问题;2、开发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工具软件,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决信息技术“能做什么”的问题;3、整合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例探究相结合起来的培训,主要解决信息技术“为什么用”的问题。4、技术娴熟阶段。主要的培训内容是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根本运用方法,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怎么样用好”的问题。三、加强整合教学问题反思,为探究型老师发绽开拓思索之路。教学反思是老师不断更新教化教学方法,驾驭新的教化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经。老师不仅要重视根底理论的学

5、习,更要特别重视驾驭“诊断性”探究方法,重视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和教化教学实践实力的开展,突出对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化经验的分析与反思。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时,留意以下原那么: 1、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开展需求的方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开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运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都应效劳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开展的须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时,应幸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幸免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造就目标或无视学生的体验和开展。同时,作为学科老师

6、,要留意处理好学科本体目标与开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接受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根底上将学生信息素养造就等开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未驾驭本领域或本学科必备根底学问、根本技能时,就舍本逐末地造就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实力,并影响课程根本目标的实现。 2、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假如不接受信息技术就可到达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更佳教学效果时,我们就应当尽量不要刻意地运用信息技术。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当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利用低本钱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到达一样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

7、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留意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开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前沿高端。在学校具有不同层次技术设备时,也应留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结合运用,不能因为购置了新设备就盲目地弃置原有技术设备。3、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老师应留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沟通协作等学习活动,并踊跃探究和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中特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必需要留意幸免利用信息技术进展“机械电灌”,或有了信息技术支持反倒不利于学生开展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