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429065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全能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岁寒三友)(材料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1结合材料一,可以知道“古人称岁寒三友,即_、_、_也”。在霜雪之时,此三者没有枯落,是因为“_,_”(填写原文语句)。2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二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

2、落的。B.天气冷了,就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凋落。C.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落的。2. 阅读理解。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他却“_”,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否则,

3、只能让别人取笑。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3. 文言文阅读。陈际泰勤读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注)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子

4、”。经生:研读经书的书生。1解释加点字词。(1)遂通其义_(2)则携至田所_(3)其为文,敏甚_(4)无若际泰者_2翻译下列句子。(1)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通。译文:_(2)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译文:_3本文强调了“勤”的重要性,请写出两个关于“動”的名句。_4. 阅读短文。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_

5、(2)何不炳烛乎?_(3)臣闻之_(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B.如日出之阳C.驱之别院D.学而时习之3翻译句子。(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4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数:计算B.

6、一日曝书画曝暴露C.今乃掉尾而斗掉:摇动D.处士笑而然之然之:认为他说得对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有一牧童见之锤子期听之B.常以自随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C.处士笑而然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句子的理解。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_6.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

7、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_(2)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3)而身为宋国笑 为:_(4)冀复得兔 冀: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1)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而身为宋国笑。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5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

8、,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经年:一年左右 土寇:土匪 角:战斗 洫:沟渠 甫:刚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自谓可将十万(_)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_)人几为鱼(_)2翻译下面的句子: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_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释鹬(y):鸟

9、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长,趾间无璞,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钳(qin):用东西夹住。1文中的“不雨”应解释为_;“雨”本为名词,但在本文中它作_用。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不出”。这个字的读音是_。3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禽”的意思是_。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相舍:_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蚌方出曝。_(2)渔者得而并禽之。_6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缩写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9. 古文阅读。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

10、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 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注释(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御:车夫。间:缝隙。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策驷马_甚自得也_其妻请去_夫自抑损_晏子怪而问之_晏子荐以为大夫_御以实对_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晏子是齐国的国相,文中表现他是一个志得意满的人。(_)“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句中的“窥”音ku,意思是缝隙。(_)车夫在听了妻子的话后,仍无所改变。(_)车夫之妻埋怨丈夫给身高不足六尺的晏子赶车太丢人。(_)文中“大夫”为春秋战国时的官名,并非现在的医生。(_)3

11、翻译下面的句子。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译文:_既而归,其妻请去。译文:_4本文记叙了晏子车夫的转变过程,表现了车夫的_品质,从侧面烘托晏子的_和_的高尚品格。5你认为谁最值得你学习?请说明理由。_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孤:_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或:_ 沃:_食不给给:_乃至被谗受贬谗:_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