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4285831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下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下面就是WT罐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指导思想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组织学生以中考精典为蓝本进行中考复习备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生分析ApAp本人所教九年级两个教学班,其中九(1105)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九(1106)班大多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21%,学习发展生占27%。总体情况分析ApAp: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ApAp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三、教材分析ApAp人教版九

3、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金属资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

4、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教学难度不大,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任务、措施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ApAp问题的能力。2、每位教学要按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做好“教学六认

5、真工作”,本学期要注重教学反思的书写。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特别是要处理要落实好中考精典的教学任务。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操作考试学生顺利过关。5、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并做好跟踪检查,培优工作。五、教学进度表20_20_学年度九年级第二学期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6、,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课标”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教学措施第一、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

7、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1、备课标。(1)实验教学的任务;(2)实验教学的目的;(3)实验教学的要求;(4)实验教学规定的内容。2、备教材。(1)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2)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4、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AP、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1)演示实验:a、掌握实验原理。b、熟悉实验仪器。c、选择实验方法。

8、d、设计实验程序e、实验效果的试做。(2)学生实验:a、制定学生实验计划。b、实验环境的准备。c、实验器材的准备d、指导学生准备。6编写教案。第二、仔细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前进行指导、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第三、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