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28492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案-恐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省份:江苏省 学校:镇江新区平昌小学 姓名: 黎翔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新区平昌小学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 3,课时数:24,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多媒体及平时阅读,对恐龙早已有一定的了解,兴趣浓厚,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并且,该年龄段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及大量的直观图片和教师的引导,

2、能够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预习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二、教学课题20、恐龙三、教材分析恐龙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科普性短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习性,流露出作者对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读来兴趣倍增。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恐龙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外姓特点,再讲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然后将恐龙的

3、吃食,最后介绍恐龙是如何人繁衍后代的。第六自然段讲恐龙后来消失了,但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个谜。全文线索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说明方法多样,是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的范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3、借助网络等多种媒体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

4、索恐龙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恐龙的视频,课堂放给同学们看,让学生对于2亿年前恐龙生活的情景有了直观的了解。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恐龙的图片,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四、教学方法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课文重点词语理解能力和本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的录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有关恐龙生活场景录像。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不同种类的恐龙,从感官上取得第一印象,激起极大的学习兴趣,

5、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导入之后,应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从总体上作以把握。3潜心品读,感悟方法。以小组讨论、自由探究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恐龙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英国心理学家布鲁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因此,当老师布置了自学任务时,学生个个精神振奋,积极寻找、思考,以便尽快地解决问题。恐龙千奇百怪的外形学生极感兴趣,但却很抽象。我在这里图文结合,把抽象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眼前一亮,把各种恐龙的模样牢记在心中。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

6、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恐龙(生读)出示恐龙图片http:/ 要重点读)鱼龙:【百度图片】http:/ 恐龙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食物食草、食肉繁殖卵生六、教学反思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在课前预习作业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有的将介绍恐龙的书籍带来了,有的从电脑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打印出来,有的去图书馆里查阅后摘抄下来。课堂上,学生在学习时,早已对课文内容熟记在心,可是在写作方法的学习上,学生第一次接触“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等术语,所以还是要一定的指导,结合补充习题,我完成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方法。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