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428476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pewdiy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啸之记。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山东农业大学幼儿园 吕秀云 摘要: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出了

2、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培养的内容;同时探索、归纳了幼儿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及在培养幼儿一日常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常规 一日生活 内容 方法、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着重从安全角度探讨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规范化,并将总结出的一日生活常规应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

3、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一)喝水1、早上入园后喝一杯水。2、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接水,然后站在一边喝水。3、特殊幼儿(如感冒的幼儿),多加半杯水。此外,教师应该在不同的季节为幼儿准备不同的水。夏天为幼儿准备凉开水,并告诉幼儿“多喝水,不生病”;冬天为幼儿准备热水,并告诉幼儿“多喝热水不感冒”。教师时刻注意水温和水量,冬天为幼儿提水的原则应该是“少提多提”。 (二)阅读(包括早读、听磁带和自由阅读)1、安静阅读,或与同伴小声交流。2、爱护图书,保持图书画面整洁,看完图书及时放好。(三)早操1、排好队伍逐一进入场地,站到自己的位置上。2、动作大方、优美,跟着老师一起做,并卡好

4、音乐。(四)教育活动 1、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2、大胆回答问题,讲述自己的意见。 3、绘画、书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养成保护视力的好习惯。(五)入厕 1、在教师的组织下有秩序地入厕。 2、学习自己整理衣裤,遇到困难学会向老师和小朋友寻求帮助。 3、大小便后洗干净手。(六)进餐 1、安静进餐,细嚼慢咽。 2、将自己碗中的饭吃干净。 3、饭后洗手、漱口并喝一杯水。 教师应该做到:烫、热的食物远离幼儿,控制幼儿的进餐量,能吃的幼儿适当少吃一点,不能吃的幼儿适当多吃一点。(七)盥洗 1、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的时候知道将衣袖挽起。 2、排好队伍,一个一个洗。 3、及时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

5、。(八)午睡 1、将自己的外套和鞋子放在指定位置。 2、扎辫子的女孩睡前将卡子和头绳放在指定位置或交给老师。 3、伴着优美的音乐或动听故事,安静入睡。 4、睡醒的小朋友轻轻起床,喝一杯水或者入厕。 二、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的方法和途径1、表扬鼓励法幼儿都是喜欢受表扬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发现幼儿对某一常规遵守比较好的时候及时进行表扬,在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同时使良好的生活常规得以强化和巩固。2、环境暗示法在一日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小朋友在和老师讨论如何遵守活动区规则的时候说的都很好,但一旦真正活动起来,有的小朋友就将所有的常规习惯抛在了脑后,于是我们尝试采用了环境暗示的方法,在活动区

6、里张贴一定的标志,如在盥洗室里张贴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和及时关好水龙头的标志;在娃娃家外贴一定数量的脚印,当幼儿看到脚印上放满鞋子时就会自然而然到别的地方去玩。可见,环境暗示法容易让幼儿自觉遵守活动的规则,比起教师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而且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3、生活体验法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对危险后果的预见性,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让幼儿感受不遵守某一常规的后果,从反面来让幼儿知道幼儿这样做不好,这样做危险,从而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生活常规。如:让幼儿体验把脚放到别人的椅子中的后果摔倒;感受自己被别人推的感觉会很疼,很难受,以后自己也不要推别人了。4、判断分析法我们还尝试用数码相机将幼儿生活中好的

7、常规表现和不好的常规表现拍下来,然后放在大屏幕上,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讨论、讲述哪种做法好?哪种做法不好?幼儿非常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和老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有效地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5、行为巩固法幼儿最初了解了一定的生活常规习惯之后,还需要通过游戏和情景表演、比赛等形式加以巩固。如引导幼儿模拟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比一比谁做得最好?并适当奖励,达到巩固行为、建立良好常规的目的。6、榜样激励法幼儿爱模仿,好胜心也很强,当班里的某个小朋友的某种常规习惯特别好的时候就及时地加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那样做或者做得比他好。利用这种树立幼儿间同伴的榜样的“榜样激励”的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帮

8、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此外,教师自身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的良好的榜样作用也会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幼儿有礼貌,教师首先待人诚恳,说话文雅;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教师就要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7、家园合作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着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所以作为老师要了解幼儿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一致性教育,才能巩固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因此,我们经常利用家园联系册、电话、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常规教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常规教育的连续性、一

9、致性等,使家长们普遍重视孩子在家中的常规教育。8、故事引导法听故事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教师可以把一日生活常规要求渗透到故事中,让幼儿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通过故事小猪边变净了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通过故事爱学习的小山羊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9、幼儿参与法允许幼儿参与本班一日常规的制定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例如:午睡前要叠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

10、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所以说,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另外,也可以鼓励幼儿参与班级的各种标志的设计,在班级的各个区角、活动室、盥洗室、午休室、喝水间等地方张贴幼儿自己设计的标志,这样幼儿在活动的时候就会更加乐意遵守相应的常规要求,有助于一日生活常规的巩固。三、在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规培养还要贵在坚持,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教师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千万不能坚持了一段时间认为没有多大效果就放弃了,只要开始可,就应该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样才会成功。2、班上老师的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

11、班上的老师对于本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同时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一致。如果这个老师要求严,那个老师不怎么管,不仅不能培养幼儿的好习惯,还容易形成幼儿的双面性格,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培养幼儿常规时还应该注重教师之间的配合,比如一人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另一位教师就在后面配班,这样看到幼儿有什么问题时能及时的去阻止。幼儿盥洗入厕时一人在教室里组织活动,一人去厕所,在两人的共同配合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就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3、要求明确,正面教育。在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的时候,应该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切忌使用太多的“不”字,如:小朋友不能这样、不能那

12、样等。在我们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中就没有出现一个“不”字。 另外,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总之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一、师生互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关键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首先我们老师对幼儿进行各项常规的培养,如洗手、进餐、喝水等。由于幼儿年龄小

13、,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在日常活动中,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我们利用情景教学的办法教幼儿怎样洗手、怎样进餐。如在培养幼儿洗手的习惯时,我们教给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最后去找自己的手巾擦干手。孩子们通过学习,很快学会了洗手和进餐的要求。如在喝水方面,我们为幼儿设计了“你喝水了吗?”小专栏,鼓励孩子们多喝水,每喝一杯水后在自己小格子里放一朵小花,并且每天都要进行评比,看谁喝水喝的多。通过这些活动, 幼儿大都能主动去喝水。 又如,有些幼儿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在帮助幼儿克服吸吮手指的习惯时,我们用游戏的方式告

14、诉幼儿吸吮手指造成的不良后果,教育幼儿保护手指,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而不是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习惯,以免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二、通过游戏和同伴们的交往,促进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提高。“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新纲要的实施原则,我们通过区域角的“生活区”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帮助娃娃穿脱衣服,将衣裤穿戴整齐,帮助娃娃折叠衣物,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齐。 在幼儿园里,最频繁的莫过于同伴们的交往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生活卫生习惯较差的幼儿融入到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幼儿之中,利用同伴们的相互影响,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例如,

15、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班内选出了做的最好的小朋友当值日生,每天检查幼儿的生活卫生情况,对做的好的幼儿给予奖励,如亲亲小脸蛋、奖励红五星等,让更多的有进步的小朋友当值日生,这样在全班幼儿中创设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生活卫生能力的提高。三、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个社会,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家庭中的各种影响孩子往往不加取舍地接受。家长的思想和行为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整洁优美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为我们经过了专业性训练,具有较丰富的教育水平和保育知识,比家长更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因此,家长应积极主动与托幼园取得联系,紧密配合幼儿教师、保育员,共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使教育目的,教育步调达到一致。积极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家园联系活动,如家园联系开放日,可使家长了解园里的一日常规,家长学校可使家长通过听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与家长个别交谈向家长宣传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