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428211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窥初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矛盾性用词孙承先鲁迅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情感而著称,而其深邃的思想情感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的,其中矛盾性用词就是一大特点,值得我们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开头交待百草园时这样写道 :“连那最末次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里“似乎”“确凿”是对矛盾性用词,由于最末次相见都隔了七八年了,那少年时代游乐其中的百草园距今更为久远了,记忆的模糊更是情理之中。用“似乎”一词对百草园里的情况作出判断,更符合客观实际。后面作者用“确凿”加以不可置辩的肯定,其实这是作者的主观臆断,用以否定前面较为客观的判

2、断,从而达到强调主观的目的,突出百草园只有野草,他并不是个风景秀丽的园子,这样,后文“但”一转,就水到渠成的突出了它“那时是我的乐园”,表达了“我”对白草原的喜爱之情。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又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回忆了他少年时的保姆阿长,表达作者对下层劳动妇女的深深敬意。文中写长妈妈给他讲述“长毛”的故事后,这样写道:“从此,对于他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句中“似乎”是作者站在成人的角度(写作时)理性客观的表达自己对长妈妈的情感态度,语气不十分肯定。“实在”是作者从当时孩子的角度做出的肯定性判断。从文中看,长妈妈没读过书,嘴又多,爱唠叨,说她“深不可测”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实在”

3、一词 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它却很好的表达出少年时作者听了 “长毛”故事后,对长妈妈产生的敬意之情。孔乙己是鲁迅的一篇批判封建教育的小说。小说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结束全文,带有浓郁的悲剧性。纵观全文,孔乙己虽读过书,但没有进学,连“半个秀才有也没捞到”,更没有职业,始以给别人抄书为生,后终因好逸恶劳,走上偷窃之路,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那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社会环境中,孔乙己在穷困潦倒中走向死亡应是必然。但文中“我”没有耳闻或目睹到孔乙己的死,用“大约”来推断孔乙己的人生结局更符合故事客观实际。然而,作者却又用“的确”加以充分肯定,这显然是作者想用不恰当的主观判断性词语,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表现出作者对封建教育的无情鞭挞之情。上述三处矛盾性用词均出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综上分析,我们不难从中发现鲁迅矛盾用词规律:前一个诸如“似乎”、“大约”的用词都是切合实际或语境的客观性用词,带有不确定性,偏于理性;后一个类似“实在”、“确凿”、“的确”的用词都是不符合语境或实际的主观性用词,带有肯定性,偏于感性。作者将主客观性词语叠用,产生二律悖反效应,让主观来否定客观,也即用客观来强化主观,从而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个词语,其语意表达均为客观性表达,甚或至于用词不当,将大大的消弱文章情感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